策賢良問五道·第三道

《策賢良問五道·第三道》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者:顏師古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策賢良問五道·第三道
問:潔已以進,陳諸往冊,平康正直,彰乎前訓,修身勵操,俱曰可稱。攝職當官,何者尤切?必能兼善,其利溥哉,互有所長,宜甄先後。今既舉茲二事,欲委共康,廣扇清風,大矯流俗,施行條教,可用率下,使人懷水玉之心,家有素絲之節。軌物昭范,佇觀表儀。若在姬周,號稱多士,嬴氏居位,亦有賢人。誰修廉潔之道?孰當正直之舉?爰及雨漢魏晉已來,歷載遐長,廉直眾矣。其間尤異,凡有幾人?必須具列姓名,分條事跡。無或非當,意狀殊違,先古有言,惟德作乂。既充廉潔之選,又應正直之科,誠宜追蹤曩人,尚想同志,並驅前烈。誠可比肩。仰企高山,誰者弗逮。當仁不讓,寧假撝謙。近取諸身,豈或涯分。無而為有,是則非廉,虛美雷同,又乖正直。兼茲學植,理必該通,原始要終,當盡宏博。

作者簡介

顏師古(581—645),宇籀,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顏之推的孫子,唐代經學家。他一生博覽群書,尤其擅長文字訓詁、聲韻、校勘學。唐初他曾任朝散大夫、中書舍人、中書侍郎、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職。630年,他奉唐太宗的詔命,著手進行五經版本的統一和整理,撰成《五經定本》,並於633年頒行天下。637年,他又奉詔編撰《五禮》。著有《急就章注》《漢書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