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

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於2010年2月5日在慕尼黑召開,共四項議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
  • 活動類別:會議
  • 活動地點:慕尼黑
  • 活動次數:46屆
會議簡介,與會人員,會議歷史,會議作用,

會議簡介

2010年2月5日,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主席沃爾夫岡·伊申格爾在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莊園酒店舉行的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開幕式上致辭。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將討論四項議題:關於能源安全和運輸通道安全問題;關於氣候變化問題;關於核不擴散和核裁軍問題;關於北約新戰略包括阿富汗問題。

與會人員

來自全球大約50個國家的300多位政府首腦、國防部長、外長和高級安全官員出席會議。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首次出席這一全球高規格的安全政策論壇,並將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在題為《變化中的中國與世界》的主旨演講中,楊外長就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來取得的成就、中國面臨的困難、中國的國際責任、以及朝鮮半島核問題、阿富汗問題、伊朗核問題、氣候變化問題和中歐關係等詳細闡述了中方的立場和觀點。
伊朗外交部長穆塔基在發言伊朗外交部長穆塔基在發言
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是全球高規格的安全政策論壇,是各國高級防務官員和專家就國際重大安全問題闡述立場、交換意見的重要平台。楊潔篪外長是首位參加這一會議的中國外交部長,他的出席為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帶來了不少新意,吸引了各方的關注。

會議歷史

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原名世界防務大會,由德國人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在1962年創辦。創辦初期,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是西方政治、軍事界的一個自由論壇。論壇主辦方邀請一些國家的部長、議員、武裝部隊高級代表和媒體代表參加,重點討論歐洲與美國關係中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這一論壇在發展過程中得到各方的支持,影響力逐步擴大,級別也逐步提高。除1991年和1997年外,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每年在慕尼黑舉行一次。

會議作用

隨著時代發展和國際形勢變化,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關注的重點不再僅僅局限於跨大西洋關係,而是更多地關注全球安全問題,其中包括打擊恐怖主義、防止核擴散、維護地區穩定等。1995年,第32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首次邀請俄羅斯代表與會,並首次提出北約東擴原則。1999年,第35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擴大了與會人員的範圍首次向中東歐國家和商界代表開放。在這屆會議上,亞太地區的發展與和平成為重要議題之一。中國首次派代表參加會議。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梅兆榮受時任中國總理朱鎔基的委託在會上發言,闡述了中國在國際安全政策方面的立場。
隨著會議議題的不斷擴展,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已成為全球高規格的安全政策論壇,是各國高級防務問題官員及專家就國際重大安全問題闡述立場、交換意見的重要平台,不同主張和觀點在這裡激烈交鋒。在2007年2月舉行的第43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抨擊美國外交政策,稱美在全球濫用武力。在2009年2月舉行的第45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美國副總統拜登描述了新上台的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調,包括稱美將“重啟”美俄關係。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展,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在10年來逐漸演變為全球性質的安全政策研討會,隨著中東歐和亞洲國家的代表加盟,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也被稱為國際安全政策領域的“達沃斯論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