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五年計畫

第四個五年計畫

第四個五年計畫,簡稱”四五計畫“。1970年開始進行編制。並由1971年開始實施至1975年結束。1973年,中共中央兩次修改“四五”計畫的高指標,逐步調整了以戰備為中心的戰略,開始強調經濟效益,注意沿海和“三線”地區並重,大規模的“三線”建設進入收尾階段。經過1975年鄧小平主持的整頓工作,“四五”計畫得到了基本完成。

五年計畫,是中國國民經濟計畫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畫。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四個五年計畫
  • 外文名:The fourth Five-Year Plan
  • 實施日期:1971年-1975年
  • 簡    稱:四五計畫
實施背景,制定實施,取得成就,計畫影響,

實施背景

“四五”計畫實施於20世紀70年代的前半期。這一時期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與“三五”計畫實施時期都有一定的變化。
國際上,美蘇冷戰格局發生變化,美國由於深陷越戰泥潭,在冷戰中處於守勢,而蘇聯則迅速擴展其軍事力量,處於攻勢。在這種國際新形勢下,中國開始調整外交策略,加快了與美國接觸。1972年尼克森訪華標誌著中美關係發生轉折,中國與資本主義陣營的敵對狀態大為緩解。同時中蘇關係在70年代初期也有一定緩解,在“帝、修、反”陰影下的戰爭危險開始出現和平轉機,中國的戰備活動走向緩和。
但是,在國內,“文化大革命”繼續進行,政治鬥爭嚴重影響經濟建設,正常的經濟秩序被打亂。

制定實施

“四五”計畫於1970年開始進行編制。1970年2月15日至3月21日,全國計畫會議召開。會議重點討論了1970年計畫和第四個五年計畫綱要(草案)。但“四五”計畫開始執行後,遭到了林彪江青兩股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1973年7月1日,國家計委根據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對“四五”計畫提出的意見,擬訂了《第四個五年計畫綱要(修正草案)》。
“四五”計畫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建設大三線強大的戰略後方;加速農業機械化的進程;狠抓鋼鐵、軍工、基礎工業和交通運輸的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從四五計畫的任務可以看出,由於受到文革中左傾思想的影響,“四五”計畫開始時表現出以“戰備”為中心,高指標、高速度、急躁冒進的特點,引起了經濟的波動與社會的不穩定。隨後通過修正才勉強基本完成計畫。

取得成就

“四五”計畫實施期間國民經濟增速減緩,“四五”時期的經濟成長率為5.9%,比“三五”時期下降了1個百分點。1970年,工農業總產值為4467億元,完成計畫數的101%;工業總產值3124億元,完成計畫數的98%;農業總產值1343億元,完成計畫數的109%。經修改後的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指標基本完成。1975年,糧食產量5690億斤,棉花產量4762萬擔,鐵路貨運量8.9億噸。如按原計畫草案這些指標根本無法完成,而按修改後的指標,完成計畫值分別為103%,95%和80%。原煤產量為4.82億噸,基本建設投資額1680億元,均比原計畫草案超額完成,分別為計畫值的135%與116%。

計畫影響

“四五”計畫的編制給我們留下的教訓,一是制定計畫必須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充分的科學論證、調查研究;二是制定計畫必須儘量符合經濟規律和生產力水平,不能單純從人的主觀願望和熱情出發。兩個計畫編制中,始終強調“抓革命,促生產”,用精神力量來作為完成指標的依據,這本身就是嚴重違背客觀規律。更何況,“文化大革命”中那種“抓革命”的“熱情”不但不是“促生產”的動力,反而是經濟發展的破壞力。
儘管存在著計畫編制不合理、國民經濟結構失調、經濟效益低下等重大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應當看到,在當時的困難條件下,“四五”計畫畢竟得到了完成。建成了一大批骨幹企業、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國家經濟總量比以往有較大增加,而沒有出現“大躍進”後嚴重倒退的三年經濟困難局面。而且,“三五”、“四五”計畫是中國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的重要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