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竹瀝湯(第二大竹瀝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第二大竹瀝湯,主治腳氣。中風口噤不能言,四肢緩縱,偏痹攣急,風經五臟,恍惚恚怒無常,手足不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大竹瀝湯
  • 來源:《千金》卷七
  • 主治:腳氣
  • 用法用量:上㕮咀。以竹瀝煮取4升。
基本信息,各家論述,

基本信息

【藥物組成】竹瀝1斗4升,獨活2兩,芍藥2兩,防風2兩,茵芋2兩,甘草2兩,白朮2兩,葛根2兩,細辛2兩,黃芩2兩,芎藭2兩,桂心1兩,防己1兩,人參1兩,石膏1兩,麻黃1兩,生薑3兩,茯苓3兩,烏頭1枚。
【處方來源】《千金》卷七。
【用法用量】上㕮咀。以竹瀝煮取4升。分6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其第二方乃以烏頭代附子,生薑代乾薑;蓋烏頭辛烈,祛風之力迅於附子,生薑性暴,開痰之功速於乾薑,即二味之變通;又於《古今錄驗》續命方中採取人參、石膏、芎藭三味,以人參助麻黃、烏頭,力開痹著;石膏佐黃芩、竹瀝、滌除旺氣;越婢全方,但少大棗一味;並采小續命中芍藥佐芎藭入血搜風,復采《金匱》防己茯苓湯中茯苓,佐桂心逐濕安中土;《千金》防已湯全在其中,但不用苦酒煎服;更采倉公當歸湯中獨活,專祛下部風濕;且參茵芋一味,專通關節拘攣,性味雖劣,《外台》、《千金》恆用之,惜乎近世藥肆罕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