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知識管理

第二代知識管理是對第一代知識管理的補充與完善,是一種更重平衡、學習和自適應、可持續發展的動態、新型知識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代知識管理
  • 外文名:Second gener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第二代知識管理理論的具體內容
  • 1.知識生命周期理論
第一代知識管理的實踐都是建立在知識已存在的前提基礎上的,通過獲取和編碼已有知識,並在合適的時間內將其提供給合適的人,以體現知識管理的目的和價值。因此,第一代知識管理主要是關注知識的整合,而不是知識的生產。第二代知識管理則認為知識是在人類社會系統中產生的,通過個體間的、共享的途徑來獲取,並把組織層面的這種知識共享過程稱為“知識生命周期”。
  • 2.知識管理與知識處理
知識處理包括知識生產和知識整合。知識生命周期中的知識處理,首先是從個人和組織學習開始的,相應地,個人和組織也在知識處理過程中開始了自己的知識生命周期運動。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的知識生命周期是嵌套在組織的知識生命周期中的。
  • 3.知識管理中的供與求
第一代知識管理過於重視技術的作用,所採用的一些技術手段也是服務於其對已存在的知識的管理的假設前提基礎上,對一些已有知識進行提供、使用,它的活動範圍僅僅相當於知識生命周期中的知識整合層面,是一種“供給”形式的知識管理。第二代知識管理是從完全不同的視角來審視問題,它把著眼點放在了知識的“需求”方面,即不再僅僅把重點放在知識編碼與共享之後的後繼流程中,更重要的是從知識生產的源頭開始著手,更加關心如何提高組織吸收新知識的能力。
知識倉庫(containers of knowledge)具體有兩種:一種是承載隱性知識的個人和組織,另一種是顯性知識的載體,如文檔、書籍、計算機系統等。在知識生命周期中,知識倉庫里的知識可以通過知識表達或知識要求得以體現。
第二代知識管理與第一代知識管理的最顯著區別在於前者建立起了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learning)的關係。
  • 7.開放式組織
開放式組織(openent erprise)主要強調的是建立知識生命周期的首要標準是開放性。不僅要保持知識要求標準化(knowledge claim formulation)的開放性,還要保持知識要求評估各程式(knowledge claim evaluation sub-processes of the KLC)的開放性。所以,這種開放性不是指管理制度權威性方面的,而是指其管理中的點點滴滴,如公司中的員工股東和其他利益群體。他們不僅可以獲知管理層所控制的各種知識,而且還可以獲知組織知識生產的各個知識處理過程。
  • 8.社會創新資本
在每一個公司里,除了存在賬面資產及市場資產外,還有一個無形的資產:智力資本。關於智力資本的評估一直以來都難以有效實施。這在馬克·麥可羅伊看來,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這些評估指標都缺乏對知識生命周期的考慮,也就是說,它們忽視了公司生產和整合知識的能力這方面的價值評估。而公司的知識生產和整合能力正體現了公司創新的社會能力,是一種社會創新資本(Social innovation capital)。
由於第一代知識管理是基於有用知識業已存在這樣的前提假設,既然不存在著知識的社會處理過程,也就不會把這部分資本統計在內,所以第一代知識管理考察的是知識的成果價值。第二代知識管理把知識生產與知識整合置於社會系統進行考察,對知識資產的評估綜合衡量了組織的知識生產能力,所以,對知識生命周期過程的經濟效益的補充無疑更加強了智力資本評估的科學性,也證明了第二代知識管理理論的全面性和適用性。
  • 9.自組織和複雜性理論
第二代知識管理引入了複雜自適應性理論,進一步拓寬了組織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領域。複雜自適應性理論是第二代知識管理許多創造性觀點的來源。知識在個體層次上產生,然後上升到組織整體層次,成為共享的組織知識
按照CAS理論,在複雜自適應系統的內部存在著一個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是系統適應外界變化的依據。當系統受到外界的種種刺激,系統就會到知識體系中通過調用相關的知識對各種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這種反應行動對系統內外部所產生的影響會迅速地反饋給系統,而系統會對這種反饋信息做出一定魄篩選和判斷,並將一部分反饋信息作為新的知識來充實更新原有的知識體系,作為以後的行動依據。複雜自適應系統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接受刺激一做出反應一收到反饋一對反饋進行判斷篩選一更新知識體系一再次接受刺激”的循環中不斷創新發展的。第二代知識管理認為,組織的方向是圍繞著新知識的生產、整合和利用的自組織系統(self organization),知識生命周期正是這種組織行為的模式。
第二代知識管理認為,知識處理不僅是一個社會過程,而且也是一個自組織過程。換句話說,組織的個體有圍繞著新知識的生產、整合和利用進行自組織的新趨勢。同樣地,組織層面也有此趨勢。個人通過知識獲取,進入群或社區模式,進而提出知識要求,再到知識要求的部分生效,再通過一系列手段整合進組織等。這一系列的過程體現了知識生命周期的自適應過程。
可持續發展創新管理(sustainane innovation)的成功,首先,要區分決策制定(deeision-making)和知識制定(knowledge-making)。其次,要了解知識處理系統的自組織本質,其形式就猶如知識生命周期的社會循環過程一樣。最後,要採用一些跟學習相關的做法以支撐、增強知識生命周期能力。總之,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深深植根於第二代知識管理的組織學習和複雜性理論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