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英荷戰爭

第三次英荷戰爭

第三次英荷戰爭(英語:Third Anglo-Dutch War;荷蘭語:Derd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實際上也是荷法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英荷海上爭奪的最後階段。

戰爭使得歐洲的許多國家捲入其間。荷蘭是法國在歐洲建立霸權的障礙之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早就圖謀瓜分荷蘭,並將現今屬於比利時的荷蘭領土作為法國的“天然邊界”,以鞏固法國大陸霸權的地位。英國方面也對上次戰爭的失敗心有不甘,希望捲土重來。於是,在法王路易十四的賄賂下,英王查理二世同意了共抗荷蘭的提議。

1670年6月,兩國簽訂了《多佛密約》。該條約規定:查理二世有在英國恢復天主教,並與法國共同對荷蘭作戰的義務;路易十四有出兵鎮壓英國可能發生的“騷亂”的義務。

1672年法國對荷蘭宣戰,英國退出了與荷蘭瑞典組成的三國同盟,援助法國對荷作戰。據說路易十四為此給了英王40萬鎊的賄賂。

1672年3月,英國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然襲擊了一支荷蘭的商船隊,於是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了。

但是荷蘭海軍上將魯伊特於四次海戰均獲得勝利,查理被迫停戰。

威廉三世先與西班牙、奧地利、普魯士等結盟,迫使法國撤兵,收回失土;再派人到英國向議員重金遊說並製造反法輿論,激化英國市民對天主教法國的恐懼與仇恨,使得英國國會逐漸反對與法國結盟,不願繼續撥款給查理二世,迫使查理中止英法聯盟並與荷蘭議和,英國得到荷蘭部分的殖民地,但必須給予荷蘭20萬英鎊的補償,兩國於1674年正式結束第三次英荷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第三次英荷戰爭
  • 地點英吉利海峽北海
  • 時間:1672–1674
  • 參戰方:荷蘭、丹麥 VS 法國、英國、明斯特主教、科隆主教
  • 結果:荷蘭勝利;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簽定威斯敏斯特和約,恢復戰前狀態
  • 參戰方兵力:荷蘭 120艘軍艦
    法國、英國 150艘軍艦
  • 主要指揮官:德·奈特、約克公爵
戰爭簡介,主要海戰,結果及影響,

戰爭簡介

第三次英荷戰爭
查理二世第二次英荷戰爭輸給荷蘭之後,憤恨不平,渴望復仇。但是國會中多數議員不是陷入厭戰主義,就是寧願與荷蘭維持和平,使查理難以獲得伐荷所需的資金來源。因為查理執意向荷蘭報仇,1670年他簽署多佛秘密條約(secret treaty of Dover),與表弟法王路易十四結盟(查理的母親本是法國公主,乃路易十四的姑姑)。路易十四提議法國與英國合攻荷蘭並瓜分之,並由法國給予查理資金援助,條件是查理必須在情況允許的時候改信天主教,並讓英國人民從新教回到天主教。查理知道英國人民改信天主教的可能性極度微弱,但他仍然秘密答允了路易十四。1672年,法王先向荷蘭宣戰,英王接著在未經國會同意下,就直接向荷蘭宣戰,第三次英荷戰爭開打。
法國陸軍於1672年入侵荷蘭(法荷戰爭:1672-1678),很快就占領60%以上的荷蘭領土,造成荷蘭的大震盪與政變,形成荷蘭所謂的“災難年”(Rampjaar)。荷蘭人的愛國能量爆發,以決堤阻止法軍占領阿姆斯特丹,並臨危授命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為聯省執政,拯救國難;英國同時在1672年進攻荷蘭,但是荷蘭海軍上將魯伊特於四次海戰均獲得勝利,查理被迫停戰。威廉三世先與西班牙、奧地利、普魯士等結盟,迫使法國撤兵,收回失土;再派人到英國向議員重金遊說並製造反法輿論,激化英國市民對天主教法國的恐懼與仇恨,使得英國國會逐漸反對與法國結盟,不願繼續撥款給查理二世,迫使查理中止英法聯盟並與荷蘭議和,英國得到荷蘭部分的殖民地,但必須給予荷蘭20萬英鎊的補償,兩國於1674年正式結束第三次英荷戰爭。
第二、三次英荷戰爭的結果,是法國在其中漁翁得利,獲得了大片土地與商貿利益;國力直線上升而超越荷蘭,成為歐洲最強的霸權。英國的反法情緒因此在1673年後高漲,促成1689年後的“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1689-1815年)。

主要海戰

海峽之戰
1672年3月,英國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對荷蘭商船隊發動的襲擊。
英國海軍擁有12艘戰列艦以及6艘小型戰艦,荷蘭僅有5艘戰艦為72艘商船(按:其中有24艘是武裝商船)護航。荷蘭艦隊司令哈恩堅決與優勢英國艦隊周旋,終於抵擋住了英國艦隊的攻擊。在被擊沉1艘、被俘虜3艘商船的情況下,大多數荷蘭商船還是安全抵達了目的地。
索爾灣海戰
6月7日,德·奈特指揮荷蘭艦隊(大約130艘戰艦,其中大型戰艦為61艘,4500門炮和2.1萬名水兵)偷襲泊於英國東南部索爾灣的英法聯合艦隊。當時港內泊有聯合艦隊的各類船隻大約150多艘,其中有45艘英國戰艦和26艘法國戰艦,其餘的多為小型船隻、運輸船隻或是後勤補給船隻等,估計有5100門火炮以及3.3萬人。
荷蘭艦隊搶得先機,不但事先在港外布置了封鎖線,更在戰初利用漲潮放出縱火船,造成聯合艦隊陷入混亂。 在荷蘭艦隊的炮擊之下,英國艦隊指揮官約克公爵憑藉其出色的軍事手腕,很快控制住了形勢。英艦在一時的混亂之後,迅速編成隊形出港迎戰。而法國艦隊則不願意消耗己身的實力,只居片隅遠射作勢,觀英荷雙方近距離炮戰虎鬥。戰略十分激烈,自中午至暮後。英國損失了4艘戰艦、2500多人;荷蘭則損失了2艘戰艦、2000多人。據說英國後衛艦隊指揮官桑德威治與荷蘭後衛指揮官范根特中將均在戰鬥伊始即告陣亡,但總體來說,此役就戰術層面而言,雙方各無重大建樹。
然而,這次海戰所帶來的戰略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荷蘭先發制人的進攻不但粉碎了英國對荷蘭本土入侵的計畫,也使得普魯士打算從陸地侵入荷蘭的企圖落空。
此役之後,荷蘭艦隊依舊貫徹自己先前的戰略思想、戰術方針。而英法方面則蠢蠢欲動:1672年7月,英法聯軍因為陸上作戰不利,遂打算利用聯合艦隊運送了一支強大的登入部隊企圖強行登入荷蘭西北部的戰略要衝特塞爾島,以便建立前沿基地,進攻荷蘭本土。但由於有德·奈特艦隊的側翼牽制,計畫宣告破產。
1672年8月,威廉三世在此存亡之秋,擔任了荷蘭國家元首。他積極展開外交活動,終於在1673年的春天爭取到了奧地利和西班牙的支持。但幾乎同一時間,普魯士則同法國簽定了盟約。戰爭的規模得到了擴大。
庫內維爾海戰
1673年6月7日,英法艦隊再次集結了艦隊輸送陸軍,打算登入荷蘭本土。德·奈特率由89艘軍艦,其中有52艘戰列艦組成的荷蘭艦隊迎戰。英法聯軍大致擁有127艘各類船隻,其中包括54艘英國戰列艦和27艘法國戰列艦。英法聯軍數量占優,但登入計畫未能立時實現。雙方在各自損失了一些小型船隻之後,撤離戰場。
第二次庫內維爾海戰
在第1次庫內維爾海戰後,僅僅過了七天,雙方艦隊又一次展開了交鋒。但這一次進攻是荷蘭方面主動發起的:德·奈特趁著風向突變,荷蘭艦隊占了上風,殺入聯軍陣內,迫使英法艦隊倉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入計畫遂不了了之。
特塞爾海戰
1673年8月,英法艦隊又一次糾集勢力,企圖登入特塞爾島。約2萬陸軍集結在英國,第一梯隊1萬人登艦,在魯珀特親王的率領下駛往荷蘭。這一次聯合艦隊準備充分,不但坐擁120艘艦船(其中主力艦90艘、縱火船30艘)(按:一說92艘戰列艦、28艘縱火船、23艘輔助船),將聯合艦隊分編為三個分隊:魯珀特親王指揮之下的中央分艦隊;德埃斯特雷指揮之下的法國先頭艦隊;斯普拉格指揮之下的後衛分艦隊,更仔細研究了德·奈特的戰術,並制定了相應的對策。
第三次英荷戰爭
荷蘭艦隊事先得報,德·奈特亦將麾下艦隊分編為三個分隊:他本人指揮之下的中央分艦隊;班克特指揮之下的先驅艦隊;小特羅普指揮之下的後衛分艦隊。但荷蘭方面僅擁有75艘主力艦和30縱火船(按:一說75艘戰列艦、15艘巡航艦、18艘偵察通信艦、22艘縱火船),實力對比上明顯弱於英法聯合艦隊。
21日夜間,德·奈特指揮艦隊利用風向成功插入敵方艦隊與海岸之間的縫隙。拂曉時分,主動向英法聯軍發動進攻。於是雙方三個分艦隊非常有趣地捉隊廝殺,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應酬。儘管英法聯軍兵力占了優勢,但荷蘭水兵士氣高昂,雙方戰鬥可謂空前激烈。德·奈特與英將拉帕爾3次更換旗艦,仍英勇作戰。
但首先打破僵局的卻是雙方的前衛分隊:法國分艦隊的水兵訓練很差,作戰消極,而且有一旦部分軍艦受創後便忙於修理,不再參加戰鬥的陋習。指揮官德埃斯特雷本意圖以數量上的優勢包圍班克特分隊,但結果班克特突破了艦隊的戰列線,使得法國分艦隊全面陷入了混亂。或許是考慮到為了保存實力,法國分艦隊就此退出了戰鬥。
於是班克特在留下部分船隻監視法國人的情況下,率領餘下戰力前往援助德·奈特率領的中央分艦隊。原本英國的魯珀特親王打算將適於淺海作戰的荷蘭艦隊向西引向深海,但此時後衛艦隊交戰的激烈程度引起了雙方中央分艦隊的注意:英國分艦隊指揮官斯普拉格在兩次轉換旗艦之後殉職。魯珀特親王與德·奈特雙雙率領麾下分艦隊趕來支援己方的後衛艦隊,而班克特指揮的荷蘭前衛艦隊也加入了戰鬥。
這場海戰一直持續到了晚上7點,夜幕降臨之後英方認為登入作戰無望,遂退出了戰鬥。此役雙方都未有戰艦被擊沉,但嚴重受創的船隻不計其數。(一說英軍損失9艘軍艦。)英法聯軍損失了2000多人,荷蘭方面傷亡了1000多人。此役後,荷蘭消除了海上威脅,取得了制海權,大批東印度公司護航船安全返回。
戰後,魯珀特親王聲稱:“法國艦隊對這次失敗應負全責。”而英國歷史學家坎·貝爾曾高度評價了荷蘭在這場海戰中的成功:“荷蘭,因其艦隊司令精明強幹,使他們在這次戰鬥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使完全被封鎖的港口重新開放並戰勝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敵人放棄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結果及影響

特塞爾之戰結束了荷蘭和英國為控制海洋所進行的一系列曠日持久的戰爭。顯示了荷蘭海軍擁有最高的效率,它的最能增添光彩的人物德·奈特達到了鼎盛時期。儘管德·奈特那時已66歲高齡,但他從未失去軍人的氣魄,其進攻的猛烈程度不亞於八年之前的戰鬥,而他的判斷力因經歷了上一次戰爭顯然已越發成熟,因為與以前相比,他有更明確的軍事計畫,和更敏銳的軍事洞察力。在州長德威特為首的政府領導下,荷蘭海軍的紀律不斷加強,而且士氣旺盛,這些都應主要歸於完全贊同他的領導統帥德·奈特。德·奈特全身心地投入到兩個海上強國之間的最後的較量,利用他手中的一支精良的受過鍛鍊的,但在數量上處於劣勢的部隊所取得的榮耀去挽救他的祖國。完成這項任務不是單憑勇敢,而是依靠勇敢、深謀遠慮和技術嫻熟三者結合。
條約簽署地址條約簽署地址
特塞爾海戰之後9天,1673年8月30日以荷蘭為一方,西班牙、洛林和德意志皇帝為一方組成了正式聯盟;並且趕走了法國駐維也納的大使。幾乎與此同時路易十四向荷蘭提出了相當適度的條件,但是北部七省因為有了新的同盟國站在他們一邊,並且有了曾給予他們有利支援的海洋為其堅強的後盾,便以更強硬的態度反對路易十四。在英國,人民和議會的呼聲越來越高;新教徒的反感和對法國的宿怨,正如國家對國王的不信任一樣與日俱增。儘管查理本人對共和政體的仇恨絲毫未減,可是他不得不讓步。路易看到了正在聚集的暴風驟雨,按照蒂雷納的忠告,決心從荷蘭撤兵,離開危險的前沿陣地,並企圖一面與西班牙、奧地利王室和德意志繼續進行戰爭,一面則與荷蘭單獨媾和。這樣就使路易恢復了黎塞留的政策,並且保全了荷蘭。1674年2月19日,英國和北部七省聯合體簽訂了和平條約。
由於《航海法》在英國與殖民地和波羅的海之間的貿易排除了荷蘭人的勢力,到1689年,這些海域的英國船隻增加了3倍。英國海員數量同樣的速度增長,為戰爭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戰略資源,並且終結了荷蘭人在航海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不過荷蘭海軍的逐漸削弱主要是1671年以後與法國之間跨不隔日持久的陸戰所致(參見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的進攻逼得荷蘭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軍事強國,並開始尋求盟友,其中主要是英國。為了得到英國的支持,荷蘭不得不在商業上做出讓步。因此,儘管英國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戰爭中吃了敗仗,但最終還是利用這個戰略機遇得到了好處。在下一個世紀裡荷蘭的海洋經濟依然很強大,但再也不能重振雄風,回到1673年挑戰英法聯軍的輝煌歲月了。保護主義的立法、占優勢的戰略地位以及軍事力量的轉移等,都使得英國能夠削弱荷蘭商業的壟斷地位,為自身海上強權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戰爭的後4年,由於英國退出了戰爭,一直保持中立,從而使這場戰爭自然而然地失去了海戰的性質。法國國王認為他的海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實力上,都不能單獨與荷蘭海軍抗衡,於是也將其海軍撤出海洋,而把他的海洋計畫只局限在地中海,派一支或二支武裝私掠船遠征至西印度群島。北部七省由於解除了來自海上的威脅,除在一段很短的時間裡,曾熱衷於進攻法國海軍外,也縮減了它的艦隊。戰爭逐漸變成了陸戰,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其它歐洲國家參戰。德意志諸邦逐漸與奧地利共命運,1674年5月28日議會對法宣戰。這一代法國人沒有很好的完成其國家所奉行的政策,因為奧地利已在德意志確立了霸權統治,荷蘭也不曾被摧毀。在波羅的海,丹麥看到瑞典逐漸倒向法國之後,匆忙與德意志帝國合作,派出了15000人的軍隊。在德意志諸邦中只有巴伐利亞漢諾瓦符騰堡仍然忠實地與法國保持同盟。這樣就使陸戰吸引了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戰爭的主戰場自然也就越過了法國東部邊界,推向萊茵河,位於西屬尼德蘭境內。然而,當此戰役正在激烈進行時,由於丹麥和瑞典成為交戰雙方,而使戰爭出現一次海上作戰活動。對這次海上作戰,除提到荷蘭曾派出一個分艦隊,在特龍普領導下,與丹麥艦隊會合組成聯合艦隊,於1676年戰勝了瑞典,並捕獲其10艘戰艦外,其它細節毋庸贅言。顯而易見,荷蘭的海上優勢極大地削弱了作為路易十四同盟國的瑞典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