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

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

《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是201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詠。本書理論結合實際,圖文並茂地向讀者全面介紹了美國非營利機構的理念與業態,並加以分析評述。

基本介紹

  • 書名: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
  • 作者:盧詠
  • ISBN:9787509721193
  • 定價:49.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4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評論,

內容簡介

《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作者在美國非營利機構有長期的工作經驗,特將這些獨特而寶貴的經驗分享給中國的讀者。她對此類非營利機構的運作情況有著切實的了解,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制定過程及其關鍵人物圈也十分熟悉。《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基於大量的背景研究和第一手的採訪資料,以生動形象、清新平實的文筆,記錄下作者在美學習和工作生涯的親身經歷。

作者簡介

盧詠,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國際新聞學士.耶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自2。06年任美國百人會研究部主任。曾任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國項目經理和《卡內基中國透視》月刊的首任主編。

圖書目錄

引言不為利潤,但求價值
第一部分美國非營利部門概述
第一章定義“第三部門”
一什麼是非營利部門?
二為何需要非營利部門?
三美國非營利部門全景:規模、範圍與組成
第二章對手還是夥伴:與政府和商業的關係
一政府對非營利部門的扶持與監管
二非營利部門對政府的補充、輔助與抗衡
三非營利部門與商業的關係
第三章“第三部門”的歷史形成
一美國早期的慈善活動(1601-1860年)
二公益事業的制度化(1861。1930年)
三“第三部門”的崛起(1931-2001年)
第四章新世紀的挑戰與趨勢
一總體發展前景
二主要挑戰
三運作管理趨勢
第二部分非營利機構的運作與管理
第五章宗旨第一
一一切從宗旨出發
二以戰略性眼光確立宗旨
三非營利部門的領導者
四規劃
第六章制度與人
一基本制度
二董事會
三員工與志願者
第七章從宗旨到戰略:創新、行銷與籌款
一創新戰略
二行銷戰略
三籌款戰略
第八章可持續發展
一財政的可持續性
二業績的可持續性
三領導力的可持續性
第三部分推動民間外交的非營利機構
後記
英文概要
主要英文文獻資料

評論

1830年,法國政治思想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來到建國不久的美國考察時,對這片新大陸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的名著《論美國的民主》中,他激情洋溢地肯定了美國人多種多樣的民間組織。180多年過去了,托克維爾所描述的那種私營的、由民間力量組成的非營利部門(第三部門)在當下依然是美國生活最為鮮明的特徵之一。
旅美青年學者盧詠在美國多個非政府組織工作累計近十年,作為這個領域的親身體驗者和研究者,她在《第三力量:美國非營利機構與民間外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感言:非營利部門是美國社會價值的“守護者”,“維護公民社會空間的自由,表達人的個性、思想和創造力……同時,非營利機構通過與商業公司在某些領域(如醫療、教育和研究)的直接競爭,也在相當程度上刺激了商業部門提高效率,提升信用”。
《第三力量》所關注的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濟貧扶困的慈善組織,更包括廣義上的社會公益事業,從工會、行業協會到俱樂部,從環保組織、婦聯到各種公民倡議性團體,非營利部門囊括了政府和商業公司之外的所有機構形式。事實上,非營利機構自20世紀80年代隨改革開放大潮傳入中國以來,亦已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特別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不少非營利機構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社會為何需要或離不開非營利機構?盧詠援引流行於學術界的美國經濟學家伯頓·韋斯伯德等學者的觀點說,人們如果都希望別人出錢,自己免費“搭便車”,公共物品便無法提供。所以,公共物品的供給無法通過市場體系,由個別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交易來提供,這就是“市場失靈”。一般來說,政府干預,即政府通過一定的強制手段提供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市場失靈”的後果。但是,由於人們對公共物品的需求在質和量上的不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並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韋斯伯德等學者發現,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時,傾向於滿足中位選民的偏好。所以,一些人對公共物品的過度需要,以及另一些人的特殊需要,就無法得到滿足,這就是“政府失靈”。同樣是關注“政府失靈”———“美國的民主生效了,我想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美國的政府不被允許做太多的事情,政府所面對的問題可以靠普通人的能力解決……其次,政府之外存在著獨立的機構和獨立的人。”美國政治評論家沃特·李普曼的說法也生動驗證了第三部門在美國社會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的、永恆不變的原因。
美國人需要充滿活力的非營利部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這是保證他們個人自由和社會多元化的基本機制。換言之,非營利機構的作用是“拾遺補缺”,即填充了政府和市場的缺位之處,勾連起美國社區和公民社會,成為社會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呈現出了盧詠所謂的“第三力量”。
當然,這一力量並不以政府強權和市場私權為基礎,而是獨立地組織社會資源,致力於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它具有公共權威,充滿公益精神,並且運作專業化。用投資家喬治·索羅斯的話來說,“作為一個商業市場的參與者,我們受市場價值的導向,追求私利;而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受公德的導向,追求公益。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本質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將自己的這兩種角色區分開來。”索羅斯家產百億美元,1979年~2011年,他陸續將半數以上的資產捐獻給世界各地的公益事業,創建了名為“開放社會”的基金會。或許,他早已體會到了非營利機構對自我人性表達的意義所在———人性還有另外一面,不可能用商業原則來對待生活的所有方面:如果說市場的競爭原則符合人性追逐利益的自然本能的話,那么非營利的互惠原則符合了人性中希望維繫公共關係的社會習得的本性。
顯然,非營利部門與政府和商業部門共生共存,一起滿足各種社會需要的同時,體現了現代社會中人性的完整性。那么,是什麼使得非營利部門能夠動員大量資源,去完成政府和市場不宜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呢?盧詠研究發現,這歸根結底源自於人類的慈善之心和志願精神———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或者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慈善之心和志願精神都是彼此相通的,“非營利部門運作的驅動力是人的非物質需求的最大化”———這正是人類區別於動物本能的習得性能力。
在《第三力量》中,盧詠雖在探討美國非營利機構,但時時不忘關注“現實中國”的非營利機構。從早年不時見諸報端的“希望工程”、自然災害“救災”捐款流向不明,部分作家和明星不道德的“詐捐”,到2011年紅十字會的“萬元工作餐”,中國的非營利機構顯然還有漫長的求索征程。盧詠為此提出的洞見是:必須提高專業化水平,“非營利機構不僅要借鑑商業公司的一些最佳管理方法,還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摸索出屬於第三部門的管理方式。非營利機構也要建立組織內的自律,提高內部治理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