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操縱

符號操縱是信息加工系統的範式。符號操縱範式將知識看成獲得信息的結構,以致能理解觀念。

1968年Minski和S. Papert出版了題為《感知器》的著作,這是符號操縱範式取代網路範式的標誌。對於符號操縱範式,Newel和Simon提出了迄今最為完整的說明。他們認為,無論是有生命的(人)或是人工的(計算機)信息加工系統都是符號操縱式的。符號就是模式,如語言、標記、記號等等。它具有雙重屬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還具有物理的或形式上的特徵,可以標誌信息加工的操作。信息加工系統也就是物理符號系統,這一系統把人類所具有的觀念、能力以及腦內加工的過程,看作是物理符號及其運作的事件,將人機進行類比,使符號變成可以客觀描述和研究的具體過程。符號操縱範式的指導性隱喻和核心工具是數字計算機,它採納的是機能的或軟體層面的類比描述,認為信息加工系統就是對符號的接收、編碼、存貯、提取和傳遞的全部過程。
符號操縱範式將知識看作是獲得信息的結構,獲得再認或建構符號的模式,以致能理解觀念,表現出會推理,會解決問題,會使用和理解語言這樣一些一般能力的過程。這種探討知識的方法,為人們用相當詳細規定的信息結構來分析學業課程中的觀念與程式提供了基礎,這種探討的方法也為具有認知傾向的教育心理學家們及關心課程和學科領域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們,提供了行為主義教育心理學家遠非能做到的更加緊密的接觸。
觀念的發展和推理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發展心理學的熱門研究課題,這些研究已對隨著兒童的成長而帶來的一般能力與理解能力的變化特徵作出深入描述。而信息加工理論也為考察一些諸如處理信息的一般策略,以及象元認知過程這樣的一般的能力,提供了某些途徑。信息加工及建構主義心理學家在討論學生的學習動機時經常強調許多學習顯然可以在無需外部誘因的情況下發生,如人們學習自己的母語時。因此,他們把注意力放在了培養學生對觀念及概念本身的興趣上。
畢竟符號信息加工範式不能解釋認知問題的全部,更難以把握情緒、需要、動機、能力和性格等心理現象,撇開人的社會的和生命的特徵而進行人-機類比是有其局限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