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籙派道教

符籙派道教長於齋醮法事,唐時為最盛。主要的符籙教派有上清靈寶神霄清微等。靈寶派約形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以專門傳播《靈寶經》而得名。靈寶派注重祈禱請神、禮拜齋醮等法事進行"教化勸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符籙派道教
  • 別名:符水道教
  • 代表派別:上清、靈寶、神霄、清微
  • 特點:齋醮法事
  • 教派聖地:三茅觀
符籙派道教,符籙派道教聖地三茅觀,

符籙派道教

陶弘景《真誥》記載,靈寶派據茅山舉行送竟、齋戒等法事活動,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雲集,車有數百乘,人將四五千,道俗男女,狀如都市之眾。看人惟共登山作《靈寶》唱贊,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閣皂山萬壽崇真宮第46代宗師楊伯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靈寶派的分支"東華派"創立於兩宋之際,創始人為道士寧全真講究齋醮和內丹相結合。
神霄派創始人為北宋末江西南豐道士王文卿。徽宗時,林靈素藉助皇帝的力量推廣"神霄雷法",使它風行一時。此後它傳承不絕,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種據說能夠召雷喚雨的符籙法術。該派認為道士作法必須以內丹修煉作為根基,"內煉成丹,外用成法",主張融合內丹與符籙。
元初,江西隱士劉玉以南昌為活動中心,再開淨明道宗。新淨明道自稱"淨明忠孝道",宣揚三教歸一的宗教學說。
符籙派道教長於齋醮法事,唐時為最盛。主要的符籙教派有上清、靈寶、正一、神霄、清微等。
靈寶派約形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以專門傳播《靈寶經》而得名。靈寶派注重祈禱請神、禮拜齋醮等法事進行"教化勸善"。據陶弘景《真誥》記載,靈寶派據茅山舉行送竟、齋戒等法事活動,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雲集,車有數百乘,人將四五千,道俗男女,狀如都市之眾。看人惟共登山作《靈寶》唱贊,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閣皂山萬壽崇真宮第46代宗師楊伯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靈寶派的分支"東華派"創立於兩宋之際,創始人為道士寧全真講究齋醮和內丹相結合。
神霄派創始人為北宋末江西南豐道士王文卿。徽宗時,林靈素藉助皇帝的力量推廣"神霄雷法",使它風行一時。此後它傳承不絕,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種據說能夠召雷喚雨的符籙法術。該派認為道士作法必須以內丹修煉作為根基,"內煉成丹,外用成法",主張融合內丹與符籙。
清微派的創始人是唐末廣西零陵人祖舒。經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響漸大。南宋理宗時,第10代宗師黃舜申以擅長清微雷法聞名京城,皇兄趙孟端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清微雷法。
元初,江西隱士劉玉以南昌為活動中心,再開淨明道宗。新淨明道自稱"淨明忠孝道",宣揚三教歸一的宗教學說。
這些較大的符籙派系以外,宋元時期還有不少符籙小派。各派之間相互融合吸收,區別越來越小,到後來終於全部匯入道家。符籙派
簡介
符籙派又稱符水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後的靈寶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屬於符籙派。該派宋元時順應新潮流對舊的教理教義進行了革新,並產生出神霄、清微、淨明等新的符籙道派,使符籙方術有了新的發展。元以降,符籙派統一於正一道。符籙派用符籙祈禳,以消災卻禍、治病除瘟、濟生度死等為職事,與中國民間生活習俗聯繫較密切。不明內情的人,以為該派由古代的巫鬼道發展而來,其實,符籙派道教創建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殺鬼生人”,制伏妖邪巫鬼作亂,驅邪扶正,避免人類免遭邪物所害的。證據見《正統道藏》太平部《陸先生道門科略》 :“......人鬼錯亂,六天故氣稱官上號,搆合百精及五傷之鬼、敗軍死將、亂軍死兵,男稱將軍,女稱夫人,導從鬼兵,軍行師止,游放天地,行威擅福,責人廟舍,求人饗祠,擾亂人民,宰殺叄牲,費用萬計,傾財竭產,不蒙其祐,反受其患,枉死橫夭,不可稱數。太上患其若此,故授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檢示萬民逆順、禍福、功過,令知好惡。置二十四治、叄十六靖廬,內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萬通,誅符伐廟,殺鬼生人,蕩滌宇宙,明正叄五,周天匝地,不得復有淫邪之鬼。”顯然,巫鬼教與道教之間,就如同罪犯與警察的關係。
因此,對於不了解道教、不信鬼神的普通人士來說,這類事情是難以想像的,於是,在不了解內情情況下,只是表面上看見道士在與鬼邪打交道,就將道士也打成鬼邪,這如同警察抓罪犯,對於不了解警察職責的人來說,只看見警察整天與罪犯打交道,誤以為警察也是罪犯是同樣的道理。

符籙派道教聖地三茅觀

三茅觀位於杭州吳山風景區的南面,是符籙派道教的著名的聖地,三茅是指秦漢時得道成仙的茅氏三兄弟,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後世稱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大茅君茅盈是南方道教的創立人,三茅觀原名三茅堂,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因東都舊名賜額“三茅寧壽觀”,殿名太元,內奉徽宗御畫茅君像。宋時此觀極為顯赫,近志則增以吳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劍、七寶數珠、軒轅鏡為觀中七寶,故此山都以七寶山為名。舊時觀後築“七十二”瑤台,遍植桃花,春時郊祭,時有“瑤台萬玉”之稱,為當時“吳山八景”之一。元朝時三茅觀毀於兵火,明初重建。明朝時,三茅觀還辦過學堂,于謙就在這裡讀書。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石灰吟》,是明朝名臣于謙小時候在吳山三茅觀讀書時寫的。——抗戰時三茅觀為日軍拆毀,水池、小橋、巨石構建仍存。遺址南側岩壁上的近十方摩崖石刻均已漫漶,僅存一方明萬曆時重刻的紹興年間賜額寧壽觀的尚書省牒文。牒文為:牒奉敕宣賜寧壽觀,牒到準敕,故牒。紹興二十年。尚書省奉赦賜題臨安府七寶山三茅堂,太師尚書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押),參知政事余(押)。簽書樞院事參知政事巫(押),紹興二十年天牒。經考古發掘,三茅觀遺址上保留較為完整的圍牆牆址,園路和建築格局,作為遺址保護,已向遊人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