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牒

符牒

1.符移關牒等公文的統稱。2.官符和度牒。官府給予僧道的證明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符牒
  • 拼音:fú dié
  • 注音:ㄈㄨˊ ㄉㄧㄝ ˊ
  • 意思:符移關牒等公文的統稱;
詞語,詞語分開解釋,相關詞語,

詞語

【詞目】符牒
【拼音】fú dié
【注音】ㄈㄨˊ ㄉㄧㄝ ˊ
【詞語解釋】
  1. 符移關牒等公文的統稱。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擇官》:“比聞公等,聽受辭訟,日有數百,此則讀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賢哉?” 宋 葉適 《宋鄒卿墓志銘》:“翁一生姓名不懸符牒,足趾不履官府。”
  2. 官符度牒。官府給予僧道的證明檔案。 宋 蘇軾 《趙清獻公神道碑》:“劍州民李孝忠集眾二百餘人,私造符牒,度人為僧。” 清 顧炎武 《五台山記》:“縉為宰相,給中書符牒,令台山僧數十人分行郡縣,聚徒講說以求貨利,於是此山名聞外夷。”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符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標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徵兆:符瑞。符應(yìng )(指天降“符瑞”,與人事相應)。
姓。
筆畫數:11;
部首:竹;
詳細解釋:符
【名】
(形聲。從竹,付聲。從“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本義: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
符信〖tally〗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說文》。按,有銅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後乃以符代之。
門關用符節。——《周禮·掌節》。注:“如今官中諸官詔符也。”
若合符節。——《孟子
封皇帝璽符節。——《漢書·高帝紀》
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符璽(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寶郎(古官名。即“符璽郎”,掌管皇帝八寶及國家的符節);符契(符券契約一類文書的統稱);符傳(古代符信之一。用於出入門關)
徵兆〖omen〗
守爾天符。——《答賓戲》。注:“相命也。”
以風符應合於天地。——《史記·孝武本紀
天之所與必先賜以符瑞。——《漢書·劉輔傳》
又如:符兆(徵兆);符應(天降祥瑞的徵兆和人事相應);符表(顯露的徵兆);符瑞(吉祥的徵兆)
符籙,舊時道士用來驅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書〖incantations〗
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薦僧道的,總不見效。——《紅樓夢》
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殼(道家的符錄。亦比喻《金剛經》);符書(符籙)
蓋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種〖document〗。如:符書(官府文書);符敕(敕命文書)
謂向下屬發出命令或通知〖order;notice〗。如:符文(敕命文書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題簽);符帖(簡帖)
票證;單據〖ticket〗。如:符驗(憑據;證件)
一種預言未來的神秘文書〖spell〗。如:符命(上天預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運(猶符命);符歷(記錄符命的曆書)
契約〖contract〗。如:符兒(借契;字據)
符號〖symbol〗。如:音符;休止符
通“莩”。莩甲。草木種子外皮〖husk〗
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史記·律書》
【動】
符合;相同〖accordwith〗
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史記·貨殖列傳·序》
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協(符合;相同);符會(符合);符應(符合);符驗(證驗,符合應驗)
基本解釋:牒
dié
文書,證件:通牒。度牒。尺牒。
筆畫數:13;
部首:片;
詳細解釋:牒
dié
【名】
(會意。從片,葉(yè)聲。古時木片也常用作書寫材料,故從“片”。本義:簡札)
同本義。古代書寫用的木片或竹片〖writingslip〗
版,札也。——《說文》。按,小簡曰牒,大簡曰冊。薄者曰牒,厚者曰牘。
受牒而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截以為牒。——《漢書·路溫舒傳》
王牒石記。——左思吳都賦
又如:金牒;玉牒
特指譜籍〖recordsoffamilypedigree〗
余讀牒記。——《史記·三代世表》。索隱:“記系謚之書,以牒為之。”
又如:譜牒;家牒
通常由官方頒發的證明某事的檔案〖officialdocument〗
昨夜軍牒來,電兵萬五千。——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
如:通牒;牒文(公文;文書);牒旨(命令);牒署(辦理;管理)
書籍,簿冊〖bookandnoetbook〗
壯誌異時(將來)開史牒。——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其高第者上名牒。——《後漢書·質帝紀》
訟辭,狀子〖certificate〗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