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姍姍

符姍姍

符姍姍系湖南懷化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舞蹈教育專業;1995年、2001年曾先後兩次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舞蹈表教專業、舞蹈編導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創作與理論研究;社會兼職:教育部高等院校“音樂舞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家評審;無錫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姓名:符姍姍
  • 性別:女
  • 職稱:教授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
  • 單位:江南大學人文學院
教育科研,研究領域,主要論著,科研項目,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成果獎勵,

教育科研

研究領域

舞蹈創作與理論研究、湘西民間舞研究、吳地樂舞研究

主要論著

  1. 《吳地樂舞傳統文化價值探究》201301在《湖南大學學報》上發表(CSSCI)
  2. 《探析侗族打擊節奏伴奏的舞蹈形式及表現特徵》200812在《音樂探索》上發表(CSSCI)
  3. 《探源湘西歌舞花燈的表現特徵》200812 在《交響》上發表(CSSCI)
  4. 《侗族“竹筒舞”的節奏形式及藝術特色》200711在《舞蹈》上發表(專業核心期刊)
  5. 《懷化侗族歌舞鑼登藝術形式初探》200903在《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發表(專業核心)
  6. 《研究型教學在舞蹈<劇目分析>課中的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200901在《舞蹈》發表(專業核心期刊)

科研項目

1.201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吳地樂舞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價值的研究》獲立項;
2.2013年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重點規劃課題《“國培計畫”國小音樂學科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研究》獲立項;
3.2012年主持江蘇省政府、教育廳組織實施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拓展項目獲立項;江南大學《春之交響》晚會走進南京大學。
4.2011年主持江南大學教育教改重點項目《綜合性大學舞蹈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獲立項;
5.2007年主持(第二人)教育部項目《重點專業師資培養培訓方案、項目課程開發---民眾文化藝術》獲立項;
6.2008年主持(第二人)江蘇省文化廳項目《江蘇民間舞蹈的繼承與發展研究---以海安花鼓為例》獲立項;
開設課程

本科課程

《舞蹈劇目分析》;《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學法》;《藝術實踐課》

研究生課程

《舞蹈創作與表演分析》;《舞蹈課程與教學》;《文藝節目策劃》

成果獎勵

1、2009年,原創舞蹈作品《羌山紅》,在全國第八屆舞蹈大賽中,獲政府“文華獎”。
2、2013年,原創劇目《大運河》在第九屆“荷花獎”古典舞大賽,獲“舞蹈作品銅獎”;
3、2011年,江蘇省文化廳舉行四年一屆的“音樂舞蹈節”比賽,原創舞蹈《古運河之戀》獲優秀創作獎、優秀表演獎(此獎是創作、表演的最高獎)。
4、2010年10月,受廣州16屆亞運會組委會邀請,參加了廣州亞運會閉幕式的表演,團隊獲得了亞組委頒發的“突出貢獻紀念獎”。
5、2011年7月,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團隊受邀參加西藏自治區主辦的大型主題專場獻禮晚會《幸福路上60年》,獲江蘇省文化廳頒發的“突出貢獻紀念”獎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