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磚石牙雕

竹木磚石牙雕

竹木磚石牙雕是一門古老的傳統雕刻藝術,以竹木磚石牙為材料製作工藝品,最常用的手法是雕刻。竹、木、磚、石、牙是最為常見、常用的工藝品製作材料。在中國這些材料的套用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也留下了許多精美的古文物,形成了嘉定派,金陵派兩大重要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木磚石牙雕
  • 含義:古老的傳統雕刻藝術
  • 手法:雕刻
  • 材料:竹、木、磚、石、牙
竹雕竹刻,木雕,磚雕,石雕,牙雕,

竹雕竹刻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的國家之一。竹子外表油潤,色澤近琥珀,具有渾厚堅韌的特性,而且在中國廣大的地域都有栽種,因此用來製作日常用具十分合適。可能是保存的相對困難吧,我們現今能夠看到的明以前傳世的竹刻器物甚少。明中葉以後至清代是中國手工業大發展的時代,此時竹刻名家輩出,使竹刻藝術從實用轉變成為供人們鑑賞收藏的藝術品,也是傳世作品最多的兩個時代。明代竹刻藝術多集中在嘉定(今上海喜定縣)、金陵(今南京市)兩地,分為嘉定派、金陵派。嘉定朱松鄰祖孫三代的深刻法(指浮雕和圓雕),金陵李耀、濮仲謙的淺刻法,清初張希黃的留青刻法,均為竹刻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三朱擅用深刻作浮雕和圓雕的手法。浮雕又分淺浮雕和高浮雕兩種,它與透雕均屬竹刻中的陽文刻法,可使器物增加立體效果。刻竹方法為鏟去較多竹地,使文飾凸起於上,並能分出層次,高浮雕可分五六層,使器物有圓渾之感,三朱竹刻用刀如運筆,生動有力,人物及動物神態自然。明代竹刻金陵派創始人濮仲謙,刻法與嘉寶派不同,不事精雕細琢,只就其天然形態,稍加鑿磨,時人稱之“大璞不斫”。其作品大都略施刀刻即生自然之趣,使器物古雅可愛。金陵派的主要技法為淺刻,即竹刻中的陰文刻法。這種刻法不僅有線也有面,刻出的景物可再現書畫的筆情墨趣。清中期竹刻工藝出現了留青刻法,也稱“貼簧”、“文竹”、“竹簧”,經煮、曬、壓,膠合或鑲嵌在木胎及竹胎器物上,然後磨光,再在上面雕刻書畫紋飾,由於簧色潔淨無瑕,嫩簧嬌潤,宛如象牙。使用這種技法的人物以張希黃為代表。進入清代以後,嘉定派第一名手吳之璠繼承了明代中葉以後的竹雕工藝傳統技法,他創造的以淺浮雕突出題材,留空四周作背景的雕法取北魏浮雕工藝,刻畫人物生動。以封錫爵、封錫祿為代表的練水竹刻世家,累代相傳多至五六代以上。封錫祿工圓雕,擅竹根人物。雍乾之間,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可推周顥。他對書畫有一定造詣,擅以陰文刻山水、人物、樹石,將南京畫法運用到刻竹藝術上,用刀痕再顯筆墨意趣,刀法秀麗挺勁,對清後期竹刻藝術影響較大。竹刻至乾隆時期為鼎盛期。嘉道以後,就以貼簧取而代之,地區也不僅限嘉定、金陵兩地而擴大到東南諸省,以浙江省為主。

木雕

明代木雕臉譜木雕是以各種木材及樹根為材進行雕刻,是傳統雕刻工藝中的重要門類。木雕的歷史最為悠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就有木雕魚出土,是中國木雕史上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戰國大墓出土的木雕鎮墓獸,湖北雲夢漢墓中出土的彩雕木俑均為中國早期木雕作品。其實歷朝歷代都應有大量的木雕製品,可能是因為保存的困難,現今我們很難看到超過千年的木雕作品傳世。兩宋以降木雕作品較為多見,這時大都採用組織細密的木材為載體進行雕刻如黃楊木、檀香木等。元明時由於海外貿易的急速發展,木材的種類有所增加,許多由海外進口的硬質木材,使木雕工藝得以長足發展。此時主要用料有紫檀木、烏木、紅木、雞翅木、沉香木、楠木等,最常用的則為紫檀與黃楊木。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主要產於南洋群島及我國廣西、湖南、湖北等地,屬常綠亞喬木,生長很慢,經數百年才成材。紫檀木新材色紅,老材色紫,一般呈犀牛角色,鬃眼細密、木質堅重。由於紫檀木色調深沉,紋理織細浮動、變化無窮,所制器物大多採用光素,顯得大方穩重。若雕花過多,反掩蓋木質本身紋理與色彩。紫檀木的利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專供欣賞的,以怡情悅目、陶冶心性為目的而製作的雕刻品,直到明清才形成規模,主要集中在廣州及蘇州、揚州、南京、北京等地。江南紫檀木雕的水平很高,據記載,明代曾出現過一位紫檀木雕刻家孫雪居,其傳世作品極罕見,僅見一紫檀杯鐫有其款字,作工渾厚圓潤。明代紫檀雕刻品主要有筆筒、方盒、屜盒等傳世,作工樸素渾厚,刀法遒勁流暢。清代紫檀木雕在明代基礎上又有長足的進展,品種不斷增多,產地仍以廣州、蘇州等地為主。廣州是紫檀雕刻重鎮,以大型雕刻取勝,往往使用整料,不做拼接,題材以山水為主,構圖繁茂飽滿,刀法剛健豪放,畫面深邃幽遠,作工精緻潤潔,氣勢宏偉壯闊。蘇州受四王吳惲諸家影響,刀法細膩,追求畫意,意境幽深,風格典雅,古色古香,代表江南地區的清麗風格。揚州木雕題材廣泛,山水、花卉、鳥獸、博古應有盡有,刀工流暢勁利,畫面明朗清新,具有江北特色。黃楊木為黃楊科植物,生長期很長,無大料,有“千年矮”之稱。黃楊木木質細膩,無鬃眼,色彩艷麗呈牙黃色,多用來雕刻供案頭欣賞的文玩及人物、鳥獸、瓜果等物。現存傳世黃楊木雕刻品多為清代所刻,竹刻高手吳之璠等亦擅黃楊木雕。
明代木雕臉譜明代木雕臉譜

磚雕

磚雕是在磚上雕刻出各種圖案,用於建築裝飾。是中國傳統建築特有的一種裝飾工藝,與木雕、石雕合稱為建築三雕。中國的磚雕由東周的瓦當、空心磚以及漢朝的畫像磚發展而來,漢代畫像磚是墓室預製構件的大型空心磚,它是在濕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種圖像。北宋時形成磚雕,成為墓室壁面的裝飾品。在河南、山西、甘肅等地發掘的北宋墓室,三面牆壁均以磚雕貼砌而成。墓室內的磚雕數量、質量以及所選用的題材,都取決於墓室主人的社會地位。常見的題材有墓室主人夫婦對坐、男僕托盤、侍女執壺等,再現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磚雕的內容更加豐富,技藝也有所提高。建於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馬董玘堅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積上,磚雕布滿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結構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門、隔扇等,以及屏風、几凳、花卉、鳥禽、人物、演戲場面等圖案,其中站立在戲台口的生、旦、淨、末、醜等演員運用圓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磚雕的代表作品。元代,墓室磚雕逐漸衰落。至明代,磚雕由墓室磚雕發展為建築裝飾磚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宮城東西兩側的磚雕八字牆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圖案,安徽鳳陽明代中都城址內須彌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雲彩、龍等磚雕圖案;同時,安徽、江蘇等地的民間磚雕也有了發展。清代,北京紫禁城宮廷內牆面夾柱的通氣孔也都使用磚雕,鏤雕花鳥圖案,牢固而美觀,且利於空氣流通。慈禧太后陵寢隆恩殿及其東西配殿的牆面也用磚雕貼砌而成,有的貼金,輝煌耀目。建於同治年間(1862~1874)太平天國將領李世賢的浙江金華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磚上雕刻龍、鳳、仙鶴等圖案,風格剛勁粗壯。清代民間磚雕除江蘇、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廣東、北京等地有了很大的發展,它們大多作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廳堂、大門、照壁、祠堂、戲台、山牆等建築的裝飾,雕刻精巧,有的陪襯以灰泥雕塑或鑲嵌瓷片,爭奇鬥勝,富貴華麗。清代後期,磚雕趨向繁縟細巧,具有繪畫的藝術趣味。

石雕

中國石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的石雕藝術日趨成熟,出現許多傑出的石雕藝術品。1950 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商朝的虎紋石磬,刻石磬上虎造型優美,刀法純熟洗鍊,線條流暢自然。秦漢至唐代是石雕藝術的高峰階段,從秦漢的純樸粗獷到精緻完美的唐代石雕藝術,誕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頂禮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壯威武的秦陵兵馬桶、精緻完美的菩薩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駿、出神入化的趙州橋浮雕雙龍獻珠…均聞名世界,被譽為人類歷史寶庫中的明珠。
青田石雕《醉春》吳松林作青田石雕《醉春》吳松林作

牙雕

牙雕是以動物的牙為材料雕刻的工藝品,其技法與竹、木雕刻大體相同,器物造形也以筆筒、臂擱、鎮尺、筆架、屏風等為多。我國牙雕歷史源遠流長。原始社會時,人們就懂得利用骨、角、牙製成雕刻品,1959年在山東寧陽縣大汶口遺址出土“迴旋紋透雕象牙梳”是大汶口時期工藝品的精品。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發掘的獸面紋嵌松石象牙杯,可證實我國早在商代就有了負責象牙雕的專業奴隸,技藝已達很高水平。唐宋時期象牙製品已達較精美的程度,如現藏上海博物館的鳥獸花卉紋鏤牙尺,作者以纖巧的細刻,即淺雕手法刻繪尺面達到虛實分明、疏密相當,所刻花紋、鳥獸充滿生機,富有活力,動靜相合,精妙美觀。明清時期,隨著竹、木雕刻藝術的高度發展,以象牙為材料的牙雕工藝也相應普遍發展起來。由於與南亞、非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象牙原料也隨之引進中國,以北京、揚州、廣州為中心,我國各具特色的牙雕傳統工藝得以發展。中國清代時期的象牙雕刻,作品種類繁多,小自扇骨、香熏、花插、筆筒,大至花卉盆景、山水人物、巨型龍舟、連幅圍屏等。當時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並沒有嚴格的分工,許多工藝家對加工各種質地的材料得心應手,明代的鮑天成、濮仲謙,清代的尤通、尚均等,都是這樣的多面手,所以明清牙雕更易於吸收他種雕刻技法的長處。
清牙雕花絲宮扇清牙雕花絲宮扇
清代的象牙雕刻有江南與廣東兩大流派。江南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如封錫祿、封錫璋、封始岐、封如鎬、施天璋等,都在造辦處“牙作”當差。還有朱栻、顧繼臣、葉鼎新、陸署明、李裔廣、張丙文也是江南的象牙雕刻名匠。嘉定派竹刻藝人所雕牙器,與他們所制竹木逸品同樣奇峭清新、氣韻生動。廣東派的牙雕匠師有陳祖章、屠魁勝、陳觀泉、司徒勝、董兆、李爵祿、楊有慶、楊秀等人。廣東派象牙雕刻以纖細精美為特徵,故宮博物院所藏象牙燈、象牙席,據載都是廣東製品。象牙燈的構件除精雕細刻成小網眼,燈上並有茜色象牙圖案裝飾。象牙席是先用特製工具做出象牙絲,然後編織而成。從這兩件典型廣東象牙制器來看,可以知道故宮博物院所藏象牙鏤空花籃、象牙鏤雕萬年青香囊、象牙鏤雕大吉葫蘆式花熏、象牙絲編織紈扇一類器物都應屬於廣東派的作品。清代的象牙雕刻和其他工藝美術作品的發展一樣,在雍正、乾隆時期發展到了高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