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超(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童超(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童超(1925—2005.3.24),天津人,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他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的藝術形象,如《茶館》中的龐太監,《駱駝祥子》中的二強子,《名優之死》中的劉振聲等;其樸實、深沉而又逼真細膩的表演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超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25
  • 逝世日期:2005.3.24
  • 職業: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人物介紹,個人生平,戲劇人生,人物評價,代表作品,代表作品《名優之死》,

人物介紹

個人生平

童超(1925—2005.3.24),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原名朱桐超,1925年出生於天津一個大宅門裡。
受祖父的影響,幼年的童超就對戲曲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痴迷,只要一有空,就泡在戲園子裡,但凡京劇界和曲藝界的名家名段,他都如數家珍,9歲時便能把京劇《法門寺》和《擊鼓罵曹》唱得字正腔圓。幼年的薰陶為他日後走上藝術道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童超
1943年,童超考入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他的藝術才華在大學校園中得到了充分施展;1947年畢業後,在藍天野的介紹下,童超參加了地下黨領導的祖國劇團,成為了一名正式演員,童超的藝名就是從那時起的,後來,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他老超;後在華北大學文工團二團當演員;建國後,在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工作,從事表演。
1952年,童超加入新組建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開始了他新的藝術生涯;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童超塑造了《茶館》中的龐太監、《駱駝祥子》中的二強子、《名優之死》中的劉振聲、《日出》中的王福升、《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蔡文姬》中的左賢王、《膽劍篇》中的吳王夫差、《武則天》中的駱賓王等一個個個性鮮明、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他樸實、深沉、逼真而又細膩的表演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人說:“電影中有趙丹,話劇里有童超。”
童超一生最大的願望是:我就算死,也要死在舞台上
他於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曾擔任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人藝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北京人藝1992年推出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術家叢書”,第一輯便是《童超》。

戲劇人生

童超在將近50年的演藝生涯中,出學過50多部戲劇,塑造了50多個個性鮮明卻又彼此不同的角色,如《蔡文姬》中的左賢王、《茶館》中的龐太監。(民國時期的資料不全,有待補充)
電影《茶館》劇照(飾演龐太監)電影《茶館》劇照(飾演龐太監)
1925年,童超出生在天津一家大戶,本名朱桐超,童超是其藝名。受其祖父的影響,幼年時便對中國的傳統戲劇(戲曲)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痴迷。當然,除了痴迷,在童超的身上,還具有著一種異乎於尋常的天賦,面對這種天賦,他的祖父可能是出於培養的想法,便經常帶著他去泡戲園子。9歲時,童超已經能唱《擊鼓罵曹》和《法門寺》中的大段唱腔,為此,祖父很是得意。
五四運動後,新劇興起,童超也開始接觸到這種新的藝術。不過,他這一輩人經過了中國戲曲的洗禮,表演中吸取了東方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可以說,有著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至於童超這個藝名的由來,有一個資料里提到,其參加的祖國劇團是由地下黨領導的藝術團體,這個藝名就是來自於那個時候,且一直沿用至今。
1952年,童超加入了新組建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957年,正值中國話劇運動50年,童超憑藉著其在《名優之死》中的演出而轟動整個世界,其塑造的劉振聲,也成為一個永恆的經典。陳坪(著名導演)在文章里回憶到:“《名優之死》看了6遍,全是衝著童超。”據北京人藝的老檔案中說,這部戲在公演結束後,編劇田漢先生激動的跑上台與童超緊緊握手,隨後便寫了一首七律贈予童超:曾為梨園寫不平,管弦繁處鬼人爭。高車忽報來楊大,醇酒真堪哭振聲。敵我不分妍亦醜,薰蕕難辨死猶生。只緣風雨雞鳴苦,終得東方燦爛明
1958年,童超又先後在《烈火紅心》中扮演了許國清,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了楊子榮,並被推選為全國群英會的代表(他是話劇界的惟一一名代表) 至此,童超在藝術上達到了顛峰。
話劇《茶館》第三幕 客串 說書人話劇《茶館》第三幕 客串 說書人
1957年至1966年,是童超表演藝術的黃金時期,其表演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在這十年間,其參加了20多部戲劇的演出。塑造了如《名優之死》的劉振聲、《茶館》中的龐太監、《蔡文姬》的左賢王、《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駱駝祥子》中的二強子、《武則天》中的駱賓王、《日出》中的王福生等21個舞台形象。其塑造的角色反差之大、傳神之深令人瞠目。確實,你很難想像,誰能演完了左賢王再去演龐太監,然後再演個二強子,而且,還都萬分傳神!但童超就能!
角色與角色之間可有極大的反差,但同時,兩個角色之間又絕不會有任何共通的痕跡,可謂是出神入化。即是說,當他在演一個角色的時候,你絕對看不出他曾經都演了些什麼,你頂多以為這個人只能演這個角色。趙丹的表演,也有如此的特點。當然,對此,有種理論認為這是這一輩演員吸取了中國傳統戲劇表演的精華所致,但實際如何,可能是天賦所致吧。反正在文革之前,童超一直是北京人藝的台柱。
1966年,文革開始,北京人藝解體,童超的演藝生涯便被迫中止。文革走過了十年,他的藝術生命也就一直停頓了十年。
文革結束後,童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表演之中,但1979年,童超意外中風。雖然沒多久,他迅速的康復,並參加了《駱駝祥子》、《名優之死》和《茶館》的復排,但最後皆因身體原因,最終未能登台。只是隨《茶館》劇組出國進行了幾場演出,不過最終還是告別了舞台,也因此,他那個“死在舞台上”的願望也成為終是無法實現了,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大遺憾。
其後,他斷斷續續的參加了《高山下的花環》、《鄭板橋》、《末代皇帝》等影視劇的拍攝;直到1987年,童超第四次發作腦血栓,半身不遂的現象加重,甚至因栓塞部位壓迫語言神經,連說話都含混不清。“作為話劇演員,他說不出話來了。”朱盼盼(童超的女兒)說:“這是爸爸的第二個遺憾。”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扮演 雷軍長 1985年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扮演 雷軍長 1985年
自此,童超徹底告別了舞台,也逐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曾經看過他的觀眾、他的朋友,還有那些只是從零星資料和傳說里看到過他或聽到過他的熱愛戲劇的年輕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懷念著這位藝術巨匠。當然,這懷念他的行列里,還有他心愛的藝術。
北京人藝1992年推出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術家叢書”,其中的第一輯便是《童超》。
2005年3月24日凌晨,這位曾經立誓要“死在舞台上”的表演大師終在家中病逝。他的家人保持了最大限度的沉默,以至於鄭榕等跟他一起工作了近30年的老朋友都不得而知;這是童超的遺願:不開追悼會,也不搞遺體告別儀式。童超覺得:“不要打擾我的老朋友了,他們年紀都大了,經不起傷心。”
在《茶館》中扮演常四爺的鄭榕先生聞訊後一聲嘆息,“童超的遺憾也是我們的遺憾啊。”

人物評價

(有待補充)
演藝圈裡有句行話叫“不瘋魔不成活”,童超就是這樣的演員……他見了戲,不要命。——胡絜青老舍的夫人)
一出《名優之死》轟動世界,無論內行、外行、國內、國外,看過的人都說好,他扮演的劉振聲是一個經典!——鄭榕
童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他氣質好嗓音好,最突出的是他在表演時永遠充滿著激情。——牛響鈴

代表作品

話劇作品
話劇名稱話劇名稱
鄒福遠
副官(飾)
鄒福遠(飾)
王和卿(飾)
龐太監(飾)
龐太監(飾)
夫差(飾)
張樂仁(飾)
二強子(飾)
非這樣生活不可
司台格爾(飾)
陳金泉(飾)
二強子(飾)
華子良(飾)
海玉(飾)
石萬達(飾)
王連生(飾)
駱賓王(飾)
金承衛(飾)
王福生(飾)
劉振聲(飾)
鳳水東風
郭慶林(飾)
左賢王(飾)
劉振聲(飾)
何昌荃(飾)
左賢王(飾)
洪斌(飾)
慶奎(飾)
烈火紅心
許國清(飾)
同志,你走錯了路(演員一隊)
吳志克(飾)
楊子榮(飾)
魯貴(飾)
雲泉戰歌
王春茂(飾)
老耿頭(飾)
執筆
像他那樣生活
改編
(有待補充)
《茶館》(飾龐太監)
名優之死》(飾劉振聲)
《蔡文姬》(飾左賢王
《日出》(飾王福生)
《智取威虎山》(飾楊子榮)
《武則天》(飾駱賓王)
《駱駝祥子》(飾二強子)
高山下的花環》(飾雷軍長)
末代皇帝》(飾恭親王奕昕)

代表作品《名優之死》

編劇:田漢
導演:夏淳
設計:陳永祥方堃林
主要演員:童超、金昭、劉華、于是之、秦在平、金雅琴、張福駢、平原
首演時間:1957年8月10日
首演地點:首都劇場
復排時間:1962年2月17日、1979年5月10日
演出地點:首都劇場
劇情梗概
民國初,名優劉振聲病體支離,債務纏身。但他以滿腔心血培養後進;其女弟子劉鳳仙天稟聰穎,技藝臻精,業已成名;不料,鳳仙涉世太淺,虛榮心重,竟為惡霸楊大爺所誘。
劉振聲既傷心又氣憤,苦勸鳳仙悔悟,並挺身而出揭露楊大爺險惡用心;楊糾集狐朋狗黨凌辱劉振聲,劉悲憤交集,猝死於舞台之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晨報》、《新文京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