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嶺

童嶺

童嶺(TONG Ling),1981年3月生,江蘇鎮江人。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2003)、文學碩士(2006)、文學博士(2009)。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文學部留學(2007.4~2008.8)。

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域外漢籍研究所研究員、南京大學高研院兼職研究員。國家第二批“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並擔任“早期中國史研究會(EMCH)”會員、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客座副研究員、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

2017年10月,榮獲首屆“普隱人文學術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嶺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1年3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發表論文數目:64篇(截至2019年7月) 
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學術書籍,單篇論文,翻譯論文,整理文獻,圖書評論,集體著作,所授課程,研究課題,獲獎情況,代表作品,

研究方向

六朝隋唐時代的學術、思想與文學(Medieval Chinese Academic,Thought and literature);中國中古經學史(The Classics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古代東亞史(Ancient East Asian History);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文化史專題(The Culture of Sixteen Kingdoms Period and Northern Dynasty AD304~589);域外漢籍研究(Oversea Chinese Classics);舊鈔本研究(Study on the Old Manuscripts);《文選》學(Study ofWen xuan)等等。

研究成果

學術書籍

1、《唐代傳奇小說論》(小南一郎著、童嶺譯、伊藤令子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2、《皇帝·單于·士人:中古中國與周邊世界》(童嶺主編,孫英剛、王安泰、小尾孝夫副主編),中西書局,2014年10月版。
3、《炎鳳朔龍記——大唐帝國與東亞的中世》,商務印書館,2014年7月版。
4、《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附:南監本<南齊書>荻生徂徠批識輯考)》,中華書局,2013年版。
5、《注石門文字禪》(宋·釋惠洪著,日本·釋廓門貫徹注,張伯偉、郭醒、童嶺、卞東波點校),中華書局,2012年版。
6、《六朝通鑑博議》“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宋·李燾著,胡阿祥、童嶺點校),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單篇論文

【後加★號者,代表已收錄作者學術專著中】
1、《“五牛旗建”與“赤牛奮靷”——文本視域下南匈奴漢趙時代的預言與讖緯》,文載《文學遺產》,2016年第6期。
2、《隋唐天台宗“外典”與義疏學之關係——<弘決外典鈔>引<孝經述議>校讀札記》,文載《國學研究》第三十七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版。
3、《京都毘沙門堂藏蕭子良<篆隸文體>舊鈔本考——兼論南齊建康皇室學問的構成》,文載張伯偉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13輯,中華書局,2016年5月版。
4、《在南朝故都讀北朝舊籍——十六國北朝文學史、文化史之新思考》,文載《復旦學報》,2016年第一期。
5、《從<楚辭>到唐傳奇:矛盾之上,產生偉大作品——小南一郎先生訪談錄》,文載《中華讀書報》,2015年12月16日第9版。
6、《十六國霸史文獻的新發現與新考證》,文載高麗大學《漢字漢文研究》第十號,2015年8月刊。
7、《汲古書院和刻<晉書·載記>序論及漢趙部校證——五胡十六國霸史基礎文獻研究之一》,文載劉玉才、潘建國主編《日本古鈔本與五山版漢籍研究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8、《消亡前夜的“讖緯”》,文載《讀書》2015年第一期。
9、《“五朝遺緒”與“大夏龍雀”——唐及先唐“文學”研究趨勢之姑妄言》,文載《求是學刊》2014年第五期,《鈔本時代的經典研讀與存在的問題(筆談)》專輯。
10、《六朝訪古》,文載程章燦編《南雍隨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11、《侯景之亂至隋唐之際<文選>學傳承推論》,文載《國學研究》第三十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版。
12、《經學與中國文獻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徐興無、童嶺合作),文載《中國經學》第12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版。
13、《蘭陵王·破陣樂·花郎道——隋唐樂舞與新羅、日本的交流》,文載《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第九卷第一期,2014年版。
14、《<晉書·慕容儁載記>記石虎所得玉版文》,文載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14年第五期。★
15、《八代史籍校勘學發微——以荻生徂徠批校<南齊書>“衍”、“脫”、“訛”、“倒”為例》,文載台灣EMCH編《早期中國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2013年12月刊。
16、《六朝舊鈔本<禮記子本疏義>研究史略——兼論“講疏”、“義疏”之別》,文載《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十五輯,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
17、《鳴謙室諸集未收文六種敘錄》,文載《古文獻研究集刊》第七輯,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
18、《晉初禮制與司馬氏帝室——<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碑>勝義蠡測》,文載《學術月刊》,2013年10月號。
19、《隸古定本、不絕若線——唐鈔本“偽<古文尚書>”九條、神田二種考銓》,文載張伯偉主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九輯,中華書局,2013年版。
20、《“海西好”,抑或“東人姝”?——從<訄書原刻手寫底本>論拉克伯里“西來說”之推演》,文載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1、《東亞中古文化景觀:百濟》,文載彭林等主編《禮樂》創刊號,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22、《唐摹王羲之<喪亂帖>及其他——六朝文學、文化與“國風暗黑時代”散策》,文載《文史知識》2013年第4期。
23、《南監本<南齊書>荻生徂徠批校識語輯考(卷一至卷二十)》,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八輯,2013年版。★
24、《虎賁考——六朝禮制史與思想史之一面相》,文載《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八輯,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此文修訂版載:苗懷明編,《南京大學文學院百年院慶論文選集(下)》,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5、《唐鈔本<翰苑>殘卷考正》,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五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
26、《從“我是誰”到“我認為我是誰”——公元四世紀初五胡十六國史之發端》,文載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12年第五期。
27、《南齊詩“謝靈運體”及“傅鹹、應璩體”辨析》,文載《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28、《<百家詩話抄>溯源小考(附:李鈺抄<隨園詩話>逐條鉤識錄)》,文載《中國文論的經典與文體: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三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9、《唐代東亞文學史文體意識接受初探——以<文選>與<經國集> “賦”類為例》,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三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版。(此文後由韓國延世大學崔花譯為韓語:《唐代東亞文學史에서文體意識수용에대한初探——<文選>과<經國集>의賦를例로》,刊載於《淵民學志》第十六輯,淵民學會編,2011年8月刊)
30、《隋唐時代“中層學問世界”研究序說——以京都大學影印舊鈔本<文選集注>為中心》,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此文後被《文學遺產》“網路版”2012年第3期全文轉載)
31、《六朝時期“東亞文明圈”民族關係研究的另一種視角》,文載《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1年第4期。
32、《“鈔”、“寫”有別論——六朝書籍文化史識小錄一種》,文載台灣漢學研究中心編,《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刊。
33、《“漢委奴國王”、“親魏倭王”古印兩種甄微——印綬制度中所見漢魏時代之東亞關係》,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七輯,中華書局,2011年版。
34、《草創期的日藏漢籍舊鈔本研究——以狩野直喜、羅振玉等五人為例》,文載澳門大學編《南國人文學刊》,2011年第1期。
35、《安史之亂與海東地域的文化認同——以渤海、新羅等史料為例》,文載Journal of Korean Culture, Vol.16(高麗大學《韓國文化期刊》第16期), 2011.2. (此文中文版載莫礪鋒編《程千帆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
36、《扶桑留珎:日藏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佚存初考》(附錄兩種),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二期,中華書局,2011年1月版。
37、《舊鈔本古類書<秘府略>殘卷中所見<東觀漢記>佚文輯考》,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三輯,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38、《漢譯印度古蛇怪“那伽”(Naga)肊考》,文載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Volume 2,Issue 2(《中西文化交流學報》第2卷第2期),December,2010.
39、《六朝後期江南義疏體<易>學譾論——以日藏漢籍舊鈔本<講周易疏論家義記>殘卷為中心》,文載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二分,2010年6月刊。
40、《鈴木虎雄手批笹川種郎<支那文學史>籀讀札記》,文載台灣《書目季刊》第43卷第4期,學生書局,2010年版。
41、《六朝時代古類書<琱玉集>殘卷考》,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六輯,中華書局,2010年版。
42、《六朝風格不堪看:南社詩魁陳去病先生》(童嶺、徐家福合作),文載《南雍驪珠:中央大學名師傳略再續》,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3、《舊鈔本<文選集注>諸注考——以其中所載陸機<答賈長淵>為例》,文載《中國詩學》第十四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
44、《釋曹植<七哀>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句》,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2期。
45、《隋唐時代東亞文明圈五期說芻議》,文載《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七輯,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46、《公元九世紀前漢籍東傳叢考》,文載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編,《日本學研究》第19輯,學苑出版社,2009年版。
47、《五言之制,獨秀眾品——蕭子顯之“文章”義及其論五言詩之流變》,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8輯,2009年。★
48、《那珂通世、林泰輔與清末民初的中國學界》,文載《文史知識》2009年第5期。
49、《漢唐經學傳統與日本京都學派戲曲研究芻議》,文載《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此文後被《文學遺產》“網路版”2010年第4期全文轉載)
50、《上海圖書館藏<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龍講錄兩種>簡述》,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3輯,2005年。★
51、《獨向深山深處行——胡小石先生學術生平述論》,文載《民國南京學術人物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2、《<文選平點>翼證一則》,文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53、《試析錢基博錢锺書父子文學觀之異同——以<哀江南賦>的研究為例》,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2輯,2004年。
54、《今人少識吳保初》,文載《讀書》2004年第10期。
55、《讀<黃侃日記>隨札》,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2期。(此文增訂後被收錄於張暉編《量守廬學記續編》,三聯書店,2006年版)

翻譯論文

1、《古代遊牧民族侵入農耕國家的原因——以匈奴史為例的考察》(內田吟風著、童嶺譯、余太山審校),文載《西域研究》,2016年第四期。
2、《隋劉炫<孝經述議>復原研究解題》(林秀一著、童嶺譯),文載劉玉才、水上雅晴主編《經典與校勘論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東洋學的系譜·狩野直喜篇》(江上波夫編、狩野直禎撰、童嶺譯),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3年第4期。
4、《近代以來日本的十三經註疏校勘記研究》(野間文史著、童嶺譯),文載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11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5、《論語研究史》(宮崎市定著、童嶺譯),文載劉玉才主編《從鈔本到刻本——中日<論語>文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6、《皇侃<論語義疏>及其日本刻本對清朝經學的影響》(藤冢鄰著、童嶺譯),出處同上。
7、《漢代邊境關所考——圍繞玉門關所在地》(冨谷至著、童嶺譯、石潭審校),文載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一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8、《魏晉經書解釋所顯示之方向》(加賀榮治著、童嶺譯),文載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9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9、《<文選>絮語——吉備大臣入唐繪詞的關聯》(神田喜一郎著、童嶺譯),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10、《東洋學的系譜·市村瓚次郎篇》(江上波夫編,中嶋敏撰,童嶺譯),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6期。11、《東洋學的系譜·那珂通世篇》(江上波夫編,田中正美撰,童嶺譯),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6期。12、《中國學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漢籍研究》(靜永健著,童嶺譯),文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4月27日第七版。13、《日本書志學研究史》(長澤規矩也著、童嶺譯),文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五輯,中華書局,2009年版。14、《郭象<莊子>注對六朝文學思想與文學理論的影響》(Richard John Lynn林理彰著,童嶺譯),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8輯,2009年。★

整理文獻

1、《徐復先生所記<黃季剛先生論史箚記>》,文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2、《釋史》(橋川時雄撰、童嶺整理),文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唐鈔本文選殘篇跋(附錄一種)》(狩野直喜著、童嶺整理),文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四輯,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國學術之升降及今後之趨向(天人損益說)》(金松岑講演、王謇等記錄、童嶺整理),文載《新國學》第八卷,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12月版。
5、《五經正義撰定答問疏證》(鈴木虎雄著、童嶺疏證),文載《藝衡》第2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
6、《經學概論講義》(王國維著、童嶺整理),出處同上。
7、《唐前中國文學概要》(林山腴著,童嶺整理),文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8輯,2009年。★
8、《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龍>講錄兩種》(章太炎講演、朱希祖等記錄、童嶺點校),文載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編,《歷史文獻》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此整理稿後由徐復先生作序,轉載於《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圖書評論

1、《書評:永田知之著<唐代の文學理論:“復古”と“創新”>》,文載《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2、短評:狄宇宙Nicola Di Cosmo《古代中國與其強鄰:東亞歷史上遊牧力量的興起》、野間文史《五經正義研究論考:義疏學から五經正義へ》,文載《文匯報·文匯學人》,2015年9月25日第6版。
3、短評:李天飛《西遊記校注》、陸揚等編《早期中國中古文獻導讀》(Early Medieval China:A Sourcebook),文載《文匯報·文匯學人》,2015年6月12日第4版。
4、《大唐為誰而戰:<炎鳳朔龍記——大唐帝國與東亞的中世>緣起》,文載《博覽群書》,2014年第10期。★
5、《簡介郭永吉<六朝家庭經學教育與博學風氣研究>》,文載《中國經學》第12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6、《最後的雙子座:書<文論十箋>、<文論講疏>後》,文載《古典文學知識》2012年第6期。
7、《漢簡研究中的“北辰一刀流”——讀冨谷至教授簡牘學新作札記》,文載《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
8、《京都訪“小書”錄——讀西嶋定生等氏著作五種提要》,文載《書品》2010年第6期。
9、《巴黎的憂鬱與被遺忘的中國古典經學》,文載《書品》2010年第2期。
10、《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評<士與中國文化>》(童嶺、趙婷合作),文載《博覽群書》2009年第4期。
11、《介紹鈴木虎雄<駢文史序說>新版》,文載《書品》2008年第5期。
12、《厚積薄發 體大思精——略論<詩詞蒙語>》(周先林、童嶺合作),文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13、《中國天生就是我的戀人——讀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學記>》,文載《博覽群書》2005年第6期。(此文後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漢學家資源庫”吉川幸次郎條列為參考文獻)

集體著作

1、《南京大學文學院百年史稿·胡小石先生傳略/羅根澤先生傳略》(均與周勛初先生合撰),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中華大典·文學理論分典》(參與編寫工作),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
3、《文藝學擷英》(與張伯偉教授合撰《論語》、《孟子》、《詩品》三種),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朝鮮時代書目叢刊》(參與“索引”的編纂工作),中華書局,2004年版。

所授課程

1、中國文化概論(留學生班)
2、《文選》研究(本科生選修課)
3、中國古代文學史【先秦至唐】(本科生核心課)
4、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文化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5、中國中古經學與佚籍(碩士生選修課)

研究課題

1、“五胡十六國霸史基礎文獻考證及研究”,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5CZW018),進行中。
2、“域外漢籍與六朝隋唐文學綜合研究”,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0CZW037),已結項,鑑定為“優秀”(證書號:20141421)。

獲獎情況

2017年,憑藉《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榮獲首屆“普隱人文學術獎”。
2016年,入選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2015年,入選中組部第二批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2015年,《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獲得南京大學“青年教師人文科研原創獎”。
2013年,獲得“中國銀行獎教金”。
2011年,博士學位論文獲“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
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獲“南京大學2010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同年11月獲“2010年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日藏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綜合研究》獲南京大學文學院第十屆優秀學位論文獎。
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蕭子顯及其文學批評研究》獲“南京大學中文系第七屆優秀學位論文獎”。
2003年,本科畢業論文《休鮑論初探》獲南京大學中文系優秀畢業論文(此文現刊載於《南京大學文學院本科學生論文選集(1999-2007)》,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001年,《锺嶸<詩品>陸機條札記》獲“南京大學第七屆學生學術科技節一等獎”,同時獲“南京大學第四屆基礎學科論壇二等獎”。

代表作品

《六朝後期江南義疏體<易>學譾論——以日藏漢籍舊鈔本<講周易疏論家義記>殘卷為中心》,文載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二分,2010年6月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