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頸——如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突破瓶頸(魚樵所著書籍))

突破瓶頸——如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魚樵所著書籍)

突破瓶頸(魚樵所著書籍)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沒有突破不了的瓶頸,只有自我設限的人生。《突破瓶頸——如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一書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突破瓶頸——如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 作者:魚樵
  • ISBN:978-7-5596-2285-3
  • 類別:成功勵志
  • 頁數:240
  • 定價:45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8.7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試讀,

作者簡介

魚樵,青年作家,悅讀特邀作者。已出版《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世上沒有灰姑娘》《不必去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姑娘》等多部圖書。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作者從高手身上汲取有利於自己成長的方面,她的解析,幫助更多人突破迷茫,追求事業上更大的發展,少走彎路,學會高手的借勢突破瓶頸之道。

目錄

賦性篇:如何利用和改造賦性,成為自身優勢
馬云:如何學會鼓動力,驅動下屬和團隊
馬化騰:內向者應該怎樣逆襲
丁磊:文藝青年該怎樣獲得財富自由
史蒂夫·賈伯斯:強迫症如何成大事
埃隆·馬斯克:如何練就創造力
J.K.羅琳:如何對得起你吃過的苦
選擇篇:在關鍵節點,如何做出高明的增量選擇
史玉柱:如何才能低谷反彈
傑夫·貝佐斯:怎樣在兩難中做出選擇
褚時健:無堅不摧的背後
特朗普: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網紅
哈蘭德·大衛·桑德斯:屢遭失敗怎么辦
拉里·佩奇:技術宅的天堂在哪裡
品牌篇:如何建立和擴大自己或公司的品牌影響力
周鴻禕:正確的懟人方法是什麼
雷軍:怎樣讓工作效果超出預期
陳道明:演技是怎樣煉成的
沃倫·巴菲特:精準判斷力如何養成
沈南鵬:如何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團隊篇:如何驅動自己的團隊
俞敏洪:如何讓團隊人才頻出
曹國偉:怎樣做好職業經理人
周星馳:容易自卑,才華如何施展
董明珠:獲得快速晉升的訣竅
劉強東:如何白手起家
比爾·蓋茨:學不會格局,怎能成大事

試讀

馬云:如何學會鼓動力,驅動下屬和團隊
在講馬雲之前,我們先來講講賈伯斯,因為這兩人給公司起名的時候,有很多共通之處。
比如說,“蘋果”這個名稱是怎樣來的?大家都知道,沃茲尼亞克是賈伯斯的合伙人,兩人在車庫一起創業。給公司起名字的時候,賈伯斯和沃茲起了分歧。沃茲是技術出身,所以起的名字都跟機械有關,一聽就是程式設計師起的,很是乏味無聊。
賈伯斯一個閃念,說要不就叫蘋果,沃茲一愣,認為科技類公司叫個水果名太莫名其妙。賈伯斯告訴他兩個理由,他問沃茲有多少人知道“Apple”這個東西,沃茲說“都知道啊,每個人天天都能看見”。賈伯斯一拍大腿,說,你看,這名字多有民眾基礎啊,親切又好記。
另外,當時美國的電話亭里會有一個厚厚的電話本,各個機構和公司的電話都會印在上面,公司的排序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來的,“A”打頭的公司肯定排在最前面。賈伯斯就說,你看,多好的廣告位啊。“Apple”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看到這兒,你有沒有想起另外一個人?這人在中國也是個傳奇,是誰呢?馬雲。
馬雲起“阿里巴巴”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知道是跟賈伯斯一樣天賦異稟,還是借鑑了賈伯斯的創意。起名的時候,他逢人就問,你聽到阿里巴巴會想到什麼?所有人都告訴他:“芝麻開門”。對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在中國這么深入人心,誰會不知道啊。“阿里巴巴在世界幾乎所有語言中的發音都是‘a-li-ba-ba’,也就是說全世界的商人都會毫無困難地接受我們網站的名字。”
第二點呢,又跟賈伯斯撞一起了,阿里巴巴的首字母也是“a”,在中文裡,按照拼音排序也是排在第一位,挺討巧。
從一開始就想到全世界的民眾基礎,考慮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首字母的問題,再考慮“芝麻開門”這句開山大門的咒語,能看出來,馬雲的野心是不小的。
這么一個野心四溢的人,從名字“阿里巴巴”到口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都充滿了鼓動力。那么,作為網際網路最會吹牛和鼓動人心的大佬,他的鼓動招術是怎樣煉成的呢?
馬雲鼓動人心的第一個招術就是:製造代入感,引起共同話題。
馬雲的助理陳偉寫過一本書,裡面提到馬雲特別喜歡臆想,有一回和英語班的同學們喝茶,馬雲就說起自己的夢想:他們在現代城杭州招搖過市,其他人都是西裝革履,而他一身白色綢衣,一副墨鏡,頭髮鋥亮,蒼蠅停上去都會摔斷腿那種。邊上兩個女保鏢,他左手一伸,一個保鏢遞上大餅,他咬上兩口然後扔回去;右手一伸,一個保鏢遞上雪茄,他抽上幾口,在女保鏢手上擰滅雪茄,青煙冒氣,女保鏢面不改色。
英語班的人聽完都驚呆了。
創業的時候,馬雲又開始暢想,比如他會想像帶著團隊去巴黎過年,並給每個人都買了一套別墅和一輛法拉利。
當初“十八羅漢”創業最艱難的時候,馬雲還組織大家一起“做夢”。有一年年底,沒有年終獎卻要加班。馬雲就把大家組織起來開會,說:“如果你們每個人都有500萬年終獎,你們想怎么花?“大家七嘴八舌地暢想起來,興奮地暢想了一個小時。馬雲突然打斷說:“好,大家說的這些一定都會實現的,現在就先幹活吧。”有人竟然回答說:“別呀,讓我再說一會兒吧,我才花了300萬。”
你看,馬雲非常了解對方需要什麼,段位更高的地方在於,他還能夠營造一個充滿幻想的氛圍,滿足每個人的臆想,喚發他們的激情。
我的段位就沒那么高了,但是也可以用上些皮毛。
有段時間我去高校做演講,最早編輯希望我像之前簽售一樣,講自己的個人經歷。但由於我沒有暴得大名,講了幾次個人經歷,反響都不是特別好。後來我就轉換策略,學會了馬雲的這招:製造代入感。
講課的時候,我先拋出這樣一個問題:畢業5年後你想過上怎樣的生活?根據大家的回答,我再告訴他們:從現在起,你該怎樣去做,才能過上那樣一種生活。
從學生的角度去講後,我的演講獲得了很棒的回饋。互動環節,前排的人一個接一個提問,話筒都傳不到後排去。
製造代入感,要旨就是,把自己想成他,從對方角度考慮他需要什麼。
馬雲的第二招,就是充分利用情緒的力量。馬雲和很多企業老闆一樣,在帶領團隊初期,也遇到過團隊想要解散的時刻,那么馬雲是如何讓員工們消除抱怨重振士氣的呢?
2000年,馬雲團隊的十幾個創始人就背著馬雲聚餐,席間開始傾吐滿腹牢騷和委屈,一直傾訴到深夜。團隊里有個大哥叫樓文勝,他挺有氣魄,提議說:“光說沒用,咱們應該把這些話都寫出來送給馬雲,然後拍拍屁股就走。”
馬雲收到這篇類似造反的檄文後,立刻把18個人召集到一起,說:“既然你們有那么多牢騷和委屈,那你們今天就別回去了,把這些都說出來,想哭就哭,不說完不能走!”於是那天,從晚上9點到凌晨5點,很多人就在現場爭吵,情緒激動,痛哭失聲。哭了這么一晚上,哭累了,心裡的疙瘩也都消解了,工作也就重回正軌。
無論你是一個班幹部,還是想要成為某個團隊的管理者,哪怕是個群主,都要有這種調動情緒的能力。咪蒙和papi醬靠的就是這招,一個吐槽“賤人”,一個吐槽身邊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兩人都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我中學時的某任語文老師,就是由於聲音高亢段子頻出,加上一個招牌露牙齦的搞笑動作,使得全班同學在上他的課時格外認真、踴躍度也極高。
馬雲的第三招,是不僅能講故事,還能活成故事,是出奇制勝的“貼標籤”行為。
1982年,馬雲18歲,面臨他的第一次高考。馬雲數學成績不好,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報考北京大學。
但那年高考成績出來後,馬雲的數學成績確實破了紀錄——只考了1分。
復讀那年,經過艱苦努力,馬雲的數學成績終於實現了1800%的迅猛增長——19分。
數學考1分竟然敢報北大,當初在旁人眼裡恐怕也是神經病吧,但你不得不說,這個故事現在講起來,居然鍍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另外,馬雲能把“金庸迷弟”這個標籤做到無人不知也是厲害。
馬雲有一次拜見金庸後回到杭州,在龍井山上喝茶時突發奇想:要不就在西湖邊辦場生日會,請幾個朋友過來輕鬆下,再找來金庸,給大夥書上籤名,做成IT界的“把酒論英雄”。於是,2000年9月10日,馬雲舉辦了第一場“西湖論劍”,金庸主持,張朝陽、丁磊等大佬也都來了。
馬雲“西湖論劍”的名氣越來越大,到第五屆,前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來了,雅虎楊致遠來了;到第六屆,施瓦辛格、時任eBay的CEO(執行長)約翰·多納霍也來了。
不得不說,能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商業基因,納入商業體系,是個足夠聰明的“標籤化”舉動。這就好比于謙的“抽菸喝酒燙頭”,王石的“爬珠穆朗瑪峰玩帆船”,張朝陽的“登山瑜伽跑步”。
眾所周知,阿里的入職員工都有花名,這些花名基本來自於武俠小說,比如馬雲叫作“風清揚”。而辦公區取名也是武俠風格,比如光明頂、桃花島、達摩院、聚賢莊、俠客島等。
杭州電視台曾經拍攝過一個街頭情景測試。一天晚上,杭州一路口井蓋被一夥大漢撬起來偷走,經過的人多半不予理會。這時一個小伙騎車路過,看了一會兒然後走開,又折返回來,大喊一聲:“你們給我放下!”電視台的人等了一晚上,終於找到一個見義勇為的。那是1993年左右,馬大俠騎著一“28鐵驢”,甚是威武。
馬雲的傳奇故事可謂數不勝數,比如在美國曾遭持槍綁架,脫逃後去賭,贏了600美金回到國內;還有他與孫正義在廁所拿下融資的事,後來被證明融資是馬雲和孫正義幾輪談判後才慎重敲定的。但這些故事是馬雲自己吹牛散播的,還是被輿論扭曲了事實,誰也不得而知。
這就類似明星對自己形象的包裝和維護,普通人需要這種能力嗎?是需要的。個人品牌化的時代,每個人的收入、資源、圈層甚至受人尊敬的程度,都與個人品牌息息相關。
我大學時的一個輔導員,因為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就辭了工作專心讀書去了。臨走之前,他在各班的群里發了一篇文章,談了談大學四年帶我們的感受。按理說,這樣的文章應該寫得娓娓動人、飽含深情。但他不,由於我們學校是在天津,他的標題寫的是“天津的風真大”。
這個題目讓同學記了好多年,逢人就說這個老師的奇葩故事,老師的名字就這么被傳播開了。
但你仔細想,一個考上中科院博士的人,難道起不了高大上的題目嗎?當然不,他是為了讓自己的個人特徵更明顯,直白點說,是希望學生們都能記住他。
我們來看馬雲的最後一招,就是利用周邊的一切做放大鏡之效。
在網上搜尋,大概能出現多少條馬雲的經典語錄?這些經典語錄又有幾條是馬雲說的呢?但無論語錄是正版還是盜版,馬雲“教父”“導師”的地位也已經確立。這些語錄背後有沒有阿里公關們的推動呢?我想恐怕是有的。
分析馬雲的演講和報導,你能發現馬雲不僅能將故事“傳奇化”,還能將自己“神化”。馬雲說:“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後面還跟著一句:“要拿著顯微鏡才能找到。”類似這樣的言論多如牛毛。
這種被慣稱為吹牛的行為,讓馬雲走上了神壇,在媒體和輿論的追捧下,成了最遙不可及的網際網路大佬。
在一些重要戰役當中,馬雲放大事件的能力也格外凸顯。比如在淘寶和eBay之戰中,eBay占據90%的市場份額,硬生生被馬雲用輿論攻心,敗於淘寶。那馬雲是怎么做的呢?“人小夢想大”,他將淘寶直接對標強大的eBay,把自己定義為eBay的唯一競爭者。還反客為主,稱“淘寶給eBay的最後通牒”。
淘寶最有趣的一點是,它在eBay的辦公樓對面樹立起自己的廣告牌,放狠話說:“鯊魚在長江里是打不過鱷魚的。”
如果你擁有一個特點或優勢,想要讓它具備鼓動力,讓更多人關注和喜歡,這在如今實現起來並不難。比如你是一個寫情感文很棒的寫手,你就可以在微博、微信公眾號、豆瓣、知乎、今日頭條、簡書等各個平台同步傳送一篇稿件,利用社交媒體做放大之效。另外,如果有機會,可以在媒體和公眾輿論發生時,戰略上保持理智,戰術上如對外言論,可以適當誇大,給自己爭取認同和時間。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馬雲鼓動人心的四種招術:
第一,製造代入感,想像對方需要什麼。
第二,充分利用情緒的力量,營造發泄的出口。
第三,學會講故事,也要把自己活成故事,這裡要注意個人品牌化的重要性。
第四,懂得利用周邊的一切去放大事件,比如輿論、公關、社交媒體等。
學會這四點,你就能夠成為一個鼓動力高手,對於你的個人演講、帶團隊或是你的個人發展都會有很大幫助。但是切記一點,鼓動之餘,要真正踏實做事。
要知道,大部分人的行動止步於口頭,但馬雲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僅畫了個好看的餅,而且,還踏踏實實地和面去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