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鼻

穿鼻

穿鼻指用繩索或環貫穿鼻中隔 ,又比喻操縱控制、任人擺布,還指一種那個發音方法。

穿鼻之戰是鴉片戰爭爆發前夕的一場中英戰鬥,因戰於穿鼻洋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穿鼻
  • 拼音:  chuān bí
  • 解釋:.比喻操縱,控制,任人擺布
  • 出處:《莊子·秋水》
穿鼻,穿鼻之戰,

穿鼻

注釋:
1.用繩索或環貫穿鼻中隔。
2.比喻操縱,控制,任人擺布。《南史·張宏策傳》:“徐孝嗣才非柱石,聽人穿鼻。”語似本《莊子·秋水》:“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
3.一種發音方法。發音時﹐口腔里形成阻礙的部分完全閉塞﹐軟齶下垂﹐使氣流從鼻腔流出。

穿鼻之戰

道光十九年(1839年11月3日)英艦在穿鼻洋(廣州虎門口)進行挑釁,清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抗擊。傷英艦一艘。英軍敗退,落海數十人。
虎門銷煙後,廣東沿海一帶軍情緊張,英軍不時前來侵擾。
1838年(道光十九年),英國海軍印度防區司令馬他侖少將率艦侵華。水師提督關天培聞訊後,立即加強虎門保衛力量。7月28日,虎門炮台發炮攔阻英船‘孟買’號,查訊馬他侖是否在船上。馬他侖立即調軍艦三艘至虎門口,關天培以書面答覆炮擊‘孟買’號事件與他無關係後,英艦退回。這次事件使關天培認識到虎門防衛力量尚不足夠。在林則徐鄧延楨支持下,關天培主持架設了橫檔至武山的欄江鐵鏈兩道;又在武山上的威遠炮台和鎮遠炮台之間新建一座炮洞68個、配炮60位的大炮台──靖遠炮台。其建築之堅固與火力之充沛,為各炮台之最。此外,關天培還購進洋炮200多尊,並嚴格訓練水師兵勇、改革編制,將大鵬營改為協,拔副將駐紮那裡,與香山協相應。又戶有一批米船、紅單船、拖風船,利用有利地形與軍民在海上和陸上緊密協作,切實做到嚴陣以待,以迎擊來犯之敵。林則徐對關天培這些整頓防務的努力,予以高度評價,稱讚他:‘殫精竭慮,寢食以之。’
由於關天培在廣東沿海的嚴密布防,使英國在這個時期的挑釁與襲擊未能得逞。1839年9月4日,義律率兵船兩艘、貨船三艘到九龍山口岸以索食為名,突發炮火,進行挑釁,遭到大鵬營參將賴恩爵率領的水師猛烈反擊,狼狽逃跑。
虎門銷煙既有力地打擊了鴉片走私,又推動了願意進行正常貿易的外國商人與中國政府合作。1839年,英國商船‘薩克遜’號船長當朗同意林則徐提出的要求,只進行正常貿易,不販賣鴉片,並表示願意同中國簽訂協約,進行合法的買賣。林則徐立即批准當朗到廣州做生意。義律聞訊又氣又急。11月2日,他下令英艦‘窩拉夷’號和‘海拉新’號駛進中國南海的穿鼻洋面。
1839年11月3日英艦兩艘在穿鼻洋(廣州虎門口外)挑釁,炮擊已經向林則徐具結的英國商船,阻止其駛向廣州,強令其折返。時值清水師提督關天培率師船正在穿鼻洋面巡邏。英艦“窩拉疑”號率先突然向師船開炮。關天培率軍英勇抗擊,雙方在海面擊戰約兩小時,關天培所在的指揮艦首先擊中“窩拉疑”號,接著將其“頭鼻”打斷。與此同時,清水師提標左營游擊麥廷章積極協同,隨後擊中該艦後樓。英軍另一艦“海阿新”號見勢不妙,始終不敢參戰。最後英軍敗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