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樓

穆家樓

穆家樓 位於轄區東北部。因明代穆深宅邸坐落在此處,故名。據1633年(明崇禎六年)《歷乘·人物列傳》載:“穆深,歷城人,七歲能文……,戊子中亞魁,壬辰登第時, ……擢銓部郎。 ”穆深宅邸,明萬曆年間建,引為街名時間不詳。1924年《續修歷城縣誌》附“濟南城廂圖”中標註穆家樓,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穆家樓
  • 地理位置:濟南
  • 氣候類型:亞熱帶
簡介,傳說,

簡介

穆家樓傳說
據說朝時,今濟南西門外筐市街至順河街一帶名叫沙苑,人煙稀少,甚是荒涼,後來慢慢成為百姓雜居之地,漸成街巷。過去,普利街與富康街之間有幾條南北小巷,其中一條名“穆家樓”,史料記載:萬曆年間,大臣穆深罷官後曾在此居住,故將此巷命名。

傳說

穆深字純甫,號桂陽,生卒年不詳。據《歷城縣誌》記載:穆深自幼聰慧,七歲能文,督學周鶴皋呼為神童。明萬曆十六(1588)年,穆深中戊子亞魁。萬曆二十(1592)年,中壬辰科二甲第二十六名進士。歷任工部、禮部主事,後又升為吏部稽勛司員外郎,掌文職官員之勛級、名籍、守制、終養等事。
當時,明神宗朱翊鈞隱居深宮,怠於臨政,萬事不理。宦官專權,官僚則黨派林立,互相傾軋。穆深則為官清正,剛直不阿。任工部主事時,為杜絕修陵工程中的虛報冒領,他秉公直言,觸犯了想從中貪污的宦官;任吏部主事時,他掌管著審查和升遷官吏的事務,卻不徇私情,不受賄賂,秉公持正。有一次,萊州太守持三千金為他做壽,他卻堅辭不受。有“風采凜凜,銓署之冰,可清人骨”之譽。也正因此,他為權璫(漢代宦官充武職者,其冠用璫和貂尾為飾,故後以此稱宦官)所忌,最終被羅致罪名,削職為民。
被革職後的穆深兩袖清風,囊空如洗,回濟南後,住在濟南城西沙苑,靠講學為生。後來,吏部尚書孫丕揚曾上疏薦舉穆深,請以光祿丞召補。但因權奸的勢力太大,上疏未得獲準,穆深最後鬱鬱而終。
明末詩人,曾任南京吏部考功郎的王象春非常欽佩穆深的氣節,將女兒許配給他的兒子,在《濟南百詠》中曾寫了《穆桂陽》一詩:“風雨荒廬沙苑東,名賢講席沒蒿中。廿年不招悲聞鵬,老母孤兒泣晚楓。”其詩後自註:“銓郎穆桂陽先生,一代清正名臣,以中旨放還,講學於城西沙苑者二十年,竟齎志以歿,身後式微,聞者有叔敖之嘆,余即以女妻其遺孤,更為感賦,聊當仰止。”
穆深有弟名穆遠,號南陽,明萬曆二十二年舉人。曾任直隸元城縣知縣,“以詿誤歸。”其子名穆光嗣;穆深之子名光允,“崇禎八(1635)年武進士,本省尋道中軍守備。”
明崇禎十一年(1638)的冬天,清兵繞過京畿進攻山東,迅速占領了16處州縣。12月24日兵臨濟南城下,晝夜攻打。守衛濟南的官員是巡按御史宋學朱和布政使張秉文等人,他們一面帶領軍民拒城拚死抵抗,一面派人向明政府求援。當時,穆遠、穆光允守衛西門,穆遠“獻策當事,不納”。因駐守臨清手握重兵的太監高起潛等坐視不救,經過九個晝夜的苦戰,崇禎十二年(1639)正月初二,濟南終被攻破,德王朱由樞等被俘,宋學朱、張秉文等戰死,穆遠、穆光允及穆光嗣皆死難。
而今,普利街與富康街直至順河街一帶各單位的宿舍樓、居民樓鱗次櫛比,過去的老街巷消失了很多,穆家樓這條小巷也已蹤跡皆無,穆家的故事更是罕為人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