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名辯思潮

稷下名辯思潮,指稷下學宮中關於名實辯正的思想學說。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政治之大變革,使傳統固有之“名”,與新興現實之“實”嚴重脫節,“名實之相怨”,“絕而無交”(《管子·宙合》)。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要求端正名分;墨子提出“取實予名”,要求立足於現實;老子則主張“無名”。因名實之爭,緊緊聯結於現實的鬥爭,故延至人才薈萃的稷下學宮,名實之論辯尤為激烈。儒學大師孟軻自稱“予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他和宋辯,和淳于髡辯,和告子辯,和許行之徒辯,他要“正人心,息邪說,距跛行,放淫辭”(同上)。具有道家傾向的告子亦“言談甚辯”,他既與儒相非,亦與墨不合,以其“生之謂性”的理論而獨樹一幟。名家代表人物更以逞辯為能事,善辯之兒說持“白馬非馬”之論服齊稷下辯者;辯士田巴“議稷下”,“毀五帝,罪三王,服五伯,離堅白,契約異,一日服千人”(《史記·魯仲連傳》),然而兒說不能逃脫過關之賦(參見“兒說”條),田巴則敗於十二歲的魯仲連之手。集名家思想學說之大成的公孫龍,亦絀於稷下學者鄒衍之“至道”(《史記·平原君列傳》)。尹文之名辯理論,更進一步推及於政治,他與齊閔王論“士”的談話,鮮明地表現了名實相辨的色彩。稷下名辯思潮的興起,對先秦學術思想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