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勝而戰,戰無不勝

兵法:一曰度①,二曰量②,三曰數③,四曰稱④,五曰勝。地生度⑤,度生量⑥,量生數⑦,數生稱⑧,稱生勝⑨。故勝兵若以鎰稱銖⑩,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⑾,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⑿,形⒀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勝而戰,戰無不勝
  • 所屬:兵法
  • 內容:數度量稱勝五個方面預算勝利
  • 實例:秦滅楚
註解,譯文,古語智慧,智慧故事,

註解

① 度:指土地幅員的大小。
② 量:容量,數量,指物質資源的數量。
③ 數:數量,數目,指兵員的多寡。
④ 稱:衡量輕重,指敵對雙方實力狀況的衡量對比。
⑤ 地生度:生,產生,言雙方所處地域的不同,產生土地幅員大小不同之“度”。
⑥ 度生量:指因度的大小不同,產生物質資源多少的“量”的差異。
⑦ 量生數:指物質資源多少的不同,產生兵員多寡的“數”的差異。
⑧ 數生稱:指兵力多寡的不同,產生軍事實力的對比強弱的不同。
⑨ 稱生勝:指雙方軍事實力對比的不同,產生、決定了戰爭勝負的不同。
⑩ 以鎰稱銖:鎰、銖,皆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鎰等於二十四兩,一兩等於二十四銖;銖輕錨重,相差懸殊。此處比喻力量相差懸殊,勝兵對敗兵擁有實力上的絕對優勢。
⑾ 勝者之戰民也:戰民,指統軍指揮士卒作戰。民,作“人”解,這裡借指士卒、軍隊。
⑿ 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七尺(也有說八尺)為一仞。千仞,比喻極高。溪,山澗。
⒀ 形:指軍事實力。

譯文

兵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積,二是量,即推算物資資源的容量,三是數,即統計兵源的數量,四是稱,即比較雙方的軍事綜合實力,五是勝,即得出勝負的判斷。土地面積的大小決定物力、人力資源的容量,資源的容量決定可投入部隊的數目,部隊的數目決定雙方兵力的強弱,雙方兵力的強弱得出勝負的機率。獲勝的軍隊對於失敗的一方就如同用“鎰”來稱“銖”,具有絕對優勢,而失敗的軍隊對於獲勝的一方就如同用“銖”來稱“鎰”。勝利者一方打仗,就像積水從千仞高的山澗衝決而出,勢不可擋,這就是軍事實力的表現。

古語智慧

以“修道保法”為前提,從、數“度、量、稱、勝”五個方面預算勝利,並闡述五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稱勝”的目的是通過個方面的相互比較,分析出優勝點和落後點,與第一章“五事七計”相對應。在一次提出勝利的基礎是建立在戰前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優勢比較而得出戰略再去取勝的。用兵作戰,講究穩戰,而不是盲目出戰。勝兵之所以勝利是因為擁有絕對的戰爭優勢。
較之于軍事,政治上“稱勝”的思想蘊含著更深層次的含義。“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對應於政事管理幹部層面“從基層做起”的用人思想。基層的鍛鍊在於能更充分的了解貧苦大眾,更能從各種各樣的小事情中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鍛鍊和鞏固。一方面可以積累更多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每進步一個台階實際上是集各階層所有精華於一身。這是“量變到質變 ”的過程,是存貯勝利優勢的過程。
商業競爭過程中,理應將“稱勝”作為企業發展過程的指導方針,根據企業自身的實力制定企業發展的計畫和戰略目標。規劃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決勝力量,一定要量力而行,正確的戰略反饋給企業的事步步為營。相反,如果對自己的情況不甚了解,盲目決定,結果是導致失敗。

智慧故事

秦滅楚之戰戰國末年,秦將王翦大勝楚軍的成功戰例,是“以鎰稱銖,戰無不勝”的最好證明。
公元前225 年,秦王嬴政謀划進攻楚國,以成就自己一統中原的大業。出兵前,秦王召集所有將領一起商量到底該帶多少兵力出征。首先問連年征戰的猛將李信:“攻楚需要多少人馬?”李信因為屢獲戰功,流露出輕敵之心,便信口開河說:“二十萬人馬就足夠了。”秦王轉身又問老將王翦,王翦:“楚國兵力強大,沒有六十萬大軍是不能攻下楚國的。”這個回答讓秦王很不舒服,以為王翦年老膽怯,勇氣減退,於是聽從了李信的建議,出兵二十萬攻打楚國。
李信為將、蒙武為副將,兩人一起率二十萬兵馬進攻楚國。攻楚之戰最初進行得比較順利,李信率兵一舉攻下平輿,又西進攻下田城,便約率兵攻打寢邱的蒙武迅速西進城父,合兵向縱深挺進。但殊不知楚國實際上是假裝兵敗,引李信軍隊深入楚國腹地。進入楚國腹地之後,楚王發現反擊的機會到來了,於是派項燕將軍領兵二十萬,迎擊秦軍。在楚國境內作戰,秦軍不熟悉楚國地形,但是一心想乘勝追擊。在魯台山一帶楚軍早已設下埋伏這時,楚國見秦兵已深入楚國腹地,便派項燕為大將,領兵二十萬,水陸並進,迎擊秦軍於西陵,並派副將屈定,設七處伏兵於。秦楚兩軍遭遇西陵,戰鬥異常激烈,秦軍前進受阻,難分難解之時,屈定的七處伏兵突然殺出,秦軍兩面受敵,猝不及防,大敗而逃。項燕乘勝追擊,殺秦軍都尉七人、士卒無數,直至平輿,收復全部失地。李信兵敗,尚未攻至城父的蒙武見勢急速撤兵,伐楚之役全面告敗。
秦王在國內一直滿懷信心地等待李信告捷的訊息,但是聽到的卻是李信兵敗。於是非常生氣,一怒之下連李信的官也給革了。兵敗後,秦王仍然沒有死心,謀劃二次攻楚。同時也十分後悔沒有聽從老將王翦的建議,於是這一回想讓他帶兵出戰。此時王翦已經以病告退,回鄉隱居了。秦王可謂“三顧茅廬”親自登門請王翦出山。王翦推託不過,答應出兵,但堅持原議,非六十萬人馬不足以戰勝楚軍。秦王仍不解,問將軍何故非六十萬不可?王翦說:“古時打仗,先約定日期,事先擺好陣式,交戰中都遵循一定的規矩禮節,所以那時打仗用兵數量不需要很多。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列國爭鬥,都是以強凌弱,以多侵少。每次交戰,殺人動輒數萬,圍城動輒數年,一些國家更是人人都得服兵役,軍隊人數大大增多,打仗動用的兵力遠遠超過了春秋五霸爭雄。更何況今日的楚國,擁有東南廣大的地域,人口眾多,資源豐富,一聲號令,便可動員百萬之眾參戰,想要征服它,恐怕六十萬兵馬還嫌少了呢。”王翦的分析入情入理,說得秦王心服口服,終於答應要求,命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征討楚國。
王翦率軍來到楚國邊境。楚軍立即發兵抗敵。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但王翦大軍扎於天中山下,連營十里,堅壁固守,任憑項燕每日陣前挑戰,他都置之不理,概不應戰。日復一日,免戰牌高掛,項燕便以為王翦年邁無用,懼怕楚軍,漸漸驕傲輕敵了。秦營中,王翦命人每天殺豬宰羊,改善士兵飲食;將軍與士兵同吃同住,對士兵問寒問暖,關懷備至,官兵融洽,上下同心。王翦一面勸阻士兵出戰的請求,一面教導士卒進行投石和跳躍的遊戲。通過遊戲,增加了士兵的體質,提高了技能。同時,他命令秦軍不許越過楚國邊界去砍柴,抓獲楚國邊境百姓要給以酒肉款待,釋放回家。秦軍的怯戰和“友好”,在楚邊境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對秦軍的恐懼和對抗逐漸變得安定和親近起來。如此相持一年多都沒有開始戰爭,項燕也因此認定王翦力弱怯戰,更加放鬆了戒備。楚營中,士兵缺乏操練,個個都毫無戰鬥力。而休整操練了一年有餘的秦軍,個個精力旺盛,士氣正高。
王翦縱觀整個局勢之後,有了必勝的把握,認為時機已到。於是,他突然下令向楚軍發起全面進攻。王翦選兩萬精兵打先鋒,又分兵數路向楚軍同時發起猛烈攻擊,並命令部隊:各路人馬只要打敗敵人,便可各自為戰,向楚國縱深進攻。早已摩拳擦掌的秦軍將士,突然發起攻擊,勢如萬鈞雷霆,迅猛異常,所向無敵。而長期鬆懈麻痹的楚軍求戰不得,突遭秦軍猛烈襲擊,倉皇應戰,鬥志全無,幾乎沒有什麼抗擊能力。幾陣下來,便大敗潰散,主將項燕只好率兵東撤。王翦乘勝追擊,又獲永安城大勝。未及數月,秦軍先後攻占了淮北、淮南、江南等地,一舉攻破楚都壽縣(今安徽曹縣西南),最後俘虜了楚王負芻,大將項燕被迫自殺。到第三年,即公元前223 年,秦王終於併吞了楚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