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謙謀

程謙謀(1919-1949.11),原名程濟賢,又名程寄萍、程茜蒙。重慶長壽縣靈山鄉柳馬溝灣人。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大後方重慶從事愛國、民主、進步的戲劇演出宣傳活動。解放戰爭時期,在重慶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先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和中國共產黨,繼任重慶地下黨刊物《挺進報》主編和《解放》的編輯。不幸因叛徒出賣而被捕,監禁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在1949年重慶“11·27大屠殺”中,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程謙謀
  • 生平:1919-1949.11
  • 原名:程濟賢
  • 籍貫:重慶長壽縣靈山鄉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故人回憶,

人物經歷

1938年,他考入四川省立戲劇專科學校。1940年畢業後,先後在中國電影製片廠、重慶大渡口兵工廠職工業餘劇團作場記和導演,積極投身抗日愛國文藝宣傳活動。1944年,他參加郭沫若創辦的群益出版社,積極從事愛國、民主、進步的戲劇研究和演出活動。抗戰勝利後,程謙謀積極參加《茶館》、《升官圖》等進步戲劇的演出,揭露國民黨當局的反動獨裁、腐朽黑暗。隨後,他在《中國夜報》、《國民公報》擔任編輯,並發表30餘篇文章,抨擊反動當局對文藝戰線的殘酷打擊和鎮壓。
《挺進報》續辦人:程謙謀《挺進報》續辦人:程謙謀
1948年2月,程謙謀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參加《挺進報》的發行工作。陳然被捕後,他接辦《挺進報》。同年12月,程謙謀因叛徒出賣被捕,被關押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在獄中,他立場堅定,態度樂觀,堅貞不屈,經常為難友們開辦“戲劇講座”,用文藝的武器鼓舞鬥志,活躍生活,打擊敵人。
1949年,在重慶“11·27”大屠殺中,程謙謀壯烈犧牲,年僅30歲。

人物事跡

文藝戰士·民主鬥士·地下黨員
程謙謀的大哥程寄零就讀重慶工業中學校期間,即先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他與李一鄂等利用寒暑假回鄉開展革命活動,對少年程謙謀影響很大。在長壽中學讀國中時,接觸到進步書刊,更激發了他走出家鄉,乾一番事業的決心。1935年春,他離開長壽,去成都新生畜牧場當了學徒,很快與該畜牧場場主程新生成為知己。他倆一心追求光明、進步,於1937年冬商量決定,奔赴革命聖地延安。
程謙謀程謙謀
誰知,1938年春節程謙謀返回長壽向父母辭別後返回成都時,程新生已經啟程。為赴延安,是年夏天,程謙謀在重慶秘密考取了陝北公學,怎奈他不久與陝北公學失去了聯繫,去延安的願望又一次落了空。
後來他便在重慶持“程茜蒙”的高中臨時畢業證書,考入四川省立戲劇專科學校讀書,步入文藝戰線。
四川省立戲劇專科學校進步空氣較濃,程謙謀如魚得水,如饑似渴地學習,不僅學了專業知識,還閱讀了《資本論》、《大眾哲學》等。他節衣縮食,甚至不惜從家鄉步行千里去成都上學以省錢買書,他還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抗日宣傳活動,思想進步很快。
他1941年夏從戲劇學校畢業後,先後在中國電影製片廠作場記和重慶大渡口兵工廠職工業餘劇團任導演。他積極參加重慶話劇界組織的抗日宣傳隊,不僅在重慶,還曾奔赴抗日前線的湖北秭歸等地宣傳演出;也曾回到家鄉同堂兄程濟剛一道,組織農村業餘劇團,在雙龍、羅圍、靈山一帶,開展抗日宣傳演出。
1944年秋,程謙謀再次奔赴重慶,經原戲劇學校同學屈楚介紹,進入了郭沫若創辦的群益出版社工作,正式改名為“程謙謀”。
程謙謀在群益出版社與屈楚、林辰、周特生、劉川等人一道,在戲劇前輩陳白塵熊佛西等人的倡議、支持下,聯絡一批原省立戲劇學校的同學和重慶文化界進步人士,組織建立了現代戲劇學會,開展現代戲劇的理論研究、藝術創作和文藝演出等活動。並在中國民主同盟機關報《民主報》上開闢《舞台》副刊,介紹和報導現代戲劇研究學會的活動。
左起第三:程謙謀左起第三:程謙謀
在1945年國共和談期間重慶掀起的“反內戰,要和平”民眾愛國民主運動高潮中,程謙謀與周特生、劉川等在屈楚創作的一幕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假和平、真內戰、搞特務活動的活報劇《茶館》中擔任角色,該劇的熱演,轟動了山城文藝舞台,也受到當時正在重慶參加談判的中共代表團的重視。不久,現代戲劇學會又與中華戲劇藝社聯合演出了陳白塵的新作《升官圖》,揭露並諷刺了國民黨官場的種種醜態和黑暗、腐敗,轟動了整個山城,連演百餘場不衰。隨後,程謙謀等人又先後組織了新中國劇社、西南劇藝社、陪都劇社等演出,並在這幾個劇社擔任劇務課長、秘書等職。這些演出,宣傳和平、民主、團結、進步的思想,揭露反動當局的獨裁、黑暗和腐敗,1947年6月1日,劇社被國民黨反動軍警查封,社長周特生、屈楚和四名演員被捕。
面對反動當局的突然查封和逮捕,程謙謀於第二天冒著被捕的危險,到劇場處理了“因故停演”的善後事宜,並起草了《重慶戲劇界聯合呼籲書》,向社會發出呼籲,揭露和聲討反動當局鎮壓進步、查封劇社、逮捕無辜的罪行。還與劉川等人一道,積極設法營救被捕的劇社人員。接著,程謙謀先後在《中國夜報》和《國民公報》擔任劇場生活編輯和新影劇編輯,並以“成天木”、“左容”、“胡馬悲”、“戌子駒”等筆名,在《中國夜報》副刊《劇場生活》、《國民公報》副刊《戲劇與電影》等發表文章30餘篇,揭露和抨擊反動當局對文藝戰線的殘酷打擊、鎮壓,熱情謳歌文藝戰線為和平、民主、團結、進步而鬥爭的精神。
在鬥爭中逐漸成長、成熟起來的程謙謀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開始注意把文藝宣傳演出活動與社會活動和政治鬥爭結合起來,逐步投身到中共重慶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愛國、民主、進步鬥爭之中。
1945年11月下旬,雲南昆明進步學生的反內戰晚會和罷課鬥爭,遭到反動軍警的包圍和鎮壓,造成了震驚全國的昆明“一二·一”慘案。程謙謀聞訊積極投身到聲援昆明受難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之中,四處奔走,呼號募捐。
1946年1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下,愛國進步人士陶行知、李公朴在重慶創辦了社會大學。程謙謀參加了社會大學的學習。
1946年2月國民黨特務製造了震驚全國的重慶較場口事件。程謙謀參加了慰問“較場口事件”中受傷的愛國民主人士的活動。
1946年7月,李公朴聞一多在昆明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程謙謀參加了重慶各界召開的李公僕、聞一多死難烈士追悼大會,抗議國民黨反動派的暴行。
程謙謀程謙謀
為了更好地開展社會活動和政治鬥爭,程謙謀還在神仙洞街買下了一幢小樓房。他以樓下開設雜貨站作掩護,樓上則成了他寫文章、召開會議、收聽陝北廣播等的秘密活動據點。中共地下黨員劉國志、羅廣斌、董夏民等,都曾來這裡開展活動。
程謙謀在社會活動及政治鬥爭中受到了鍛鍊和考驗,1948年2月,經王慕華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擔任中共社會大學黨支部委員。

故人回憶

“懷念五舅”:王融
我有一個五舅叫程謙謀,他不是我的親舅舅,我也從未見過他,因為他29歲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重慶渣滓洞,有關他的一切,都是母親告訴我的。
抗戰期間,母親和家人從家鄉江津流落到涪陵,在那裡,他認識了在仁濟醫院工作的護士程俠林,後來他們相繼來到重慶,母親還經程俠林介紹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們也成了像親姐妹一樣的好朋友,並通過程俠林認識了她的所有家人。程家兄弟姐妹一共13人,程謙謀在男孩子中排行第五,母親隨程俠林稱他為五哥。
聽母親講,五舅當時的公開身份是“新中國劇社”的一名演員。實際上,他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在成然被捕後,他和另一名同志在黨的一個特別支部領導下,繼續從事地下黨市委機關報《挺進報》的編寫、刻印、發行工作,一直到1948年被捕入獄。
雖然時隔50多年,說起這段往事,80多歲的老母親仍顯得激動並記憶猶新。她說五舅天生是一個做演員的人,高高的身材,英俊的面龐,一頭天生濃黑的捲髮,一雙聰慧的眼睛。
有時五舅和母親他們也聚一聚,母親還開玩笑說讓五舅給她找工作,他總說自己的工作不適合你們做。其實在當時的白色恐怖下,五舅是擔心連累家人和朋友。由於地下工作條件艱苦,五舅的生活相當拮据,時不時找母親她們借點錢以解燃眉之急。儘管他十有八九無法償還,母親她們也總是盡力而為。
1948年12月一個嚴冬的清晨,母親剛起身準備外出,五舅的二哥程濟良就趕來告訴她五舅被捕的訊息,儘管地下黨組織和親朋好友作了大量的營救工作,但都未成功。在獄中,五舅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嚴刑拷打,英勇不屈,雖身陷囹圄,但仍然堅定、樂觀,積極參加獄中黨組織的活動,並雄心勃勃地準備將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改編為話劇。可惜,壯志未酬,五舅就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時值今日,五舅離開人世已經五十多年了,但無論是母親還是我,只要有機會到重慶,總要到歌樂山烈士陵園去憑弔五舅,以表達我們的懷念。
革命戀人胡珂“永遠珍藏的深情”:董夏民
那年去重慶,我和中敬會老友、游舊地,忙得不亦樂乎,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但最使我難以忘懷並深深地感動著我的,是那次和珂同去參觀白公館、渣滓洞——那國民黨殘害革命烈士的場所。我們拜謁的烈士中,有我們共同的好友程謙謀,當年是他與中敬共同發起組建了新中國劇社,他又是珂的初戀戀人。珂當時只是個19歲的年輕姑娘,她崇拜謙謀,跟隨他從事地下工作,漸漸由敬生愛,她說謙謀對她既是大哥哥,又是相戀著的戀人。後來,謙謀不幸被捕,她四處奔走營救,未果。謙謀最終英勇犧牲。珂沒有被這沉重的打擊擊倒。她覺得自己不再是小姑娘,她成長了。這段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被人稱頌,我們早有所聞。而今,半個世紀過去了,珂向我們談起那依戀之情仍是濃濃的。她難忘對她一生都有著影響的初戀戀人。至今,她對謙謀的家人一如親人,始終關注著他們,若出現困難,她都鼎力相助,始終如此。
一排左起:胡珂一排左起:胡珂
珂告訴我們,她丈夫、兒女都理解並尊重她對謙謀不變的深情,使她很欣慰。這深深感動著我們,這個在感情上顯得粗線條的珂,卻有著柔情似水,如此細膩的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