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慶國

程慶國

基本介紹

  • 姓名:程慶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宗教信仰:共產主義
院士、專家,簡歷,生平簡介,經歷,讀書,主要科學技術成就,成昆鐵路建設,新技術,創始人,研究工作,重點試驗工程,變形分析,堅持工作,堅持科研與人才培養,堅持科研工作,造就科技人才,鞠躬盡瘁,後世楷模,銳意進取,病情沉重,榮譽,簡歷,主要論著,全國註冊城市規劃師,介紹,經歷,

院士、專家

簡歷

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系。1956年獲蘇聯列寧格勒鐵道學院副博士學位。歷任豐臺橋樑廠工程師,鐵道部鐵道科學研究院橋樑室副主任、研究員、副院長、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四屆常務理事、橋樑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中國鐵道企業管理協會第一屆副會長,中國鐵道學會第二屆常務理事,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IABSE)會員,國際預應力混凝土協會(FIP)工程實踐委員會委員。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長期從事預應力混凝土橋樑研究和工程建設。曾先後主持成昆鐵路懸譬施工及串聯式預應力橋樑和湘桂線紅水河鐵路斜拉橋的設計和修建。1979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程慶國程慶國

生平簡介

程慶國,1927年10月11日出生於浙江崇德(今嘉興市桐鄉縣崇福鎮)。兩歲喪父,1933年隨全家遷居蘇州,1936年以四年級插班生考入江蘇省進行新教育法實驗的重點國小——省立蘇州中學附屬實驗國小。其時正值抗戰前夕,教師經常以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激勵學生。9歲的程慶國在這裡就開始看報,並養成了天天讀報、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1938年全家逃難到上海。1941年他因家庭經濟困難而患上了肺結核,1942年其母又患傷寒去世,未滿15 歲的他失去了生活來源,只能靠獎學金勉強維持學業。國家的被欺凌,家庭的殘破,促使少年程慶國開始獨立探索人生的道路。程慶國在上海先後就讀於育才國小、中光中學、建文中學,1944年轉入育英(當時改名郁行)中學。在育英,他和班上一批品學兼優嚮往光明的同學成立了麵包會,他們舉辦牆報,傳閱進步書刊,切磋學業,評議時政。所辦牆報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曾引起全校轟動。特別是1945年11月間,為慶祝台灣光復,麵包會決定出牆報特輯,專門介紹祖國的寶島——台灣。當時偏偏缺一張像樣的台灣地圖。為此程慶國跑到虹口內山書店,從一大堆日文書刊中找到了一張頗為詳細的台灣地圖,當時他帶著十分興奮和虔敬的心情,花了幾天功夫,將這張國土重光的地圖詳細描繪下來。牆報刊出後引起廣大師生的極大興趣和讚賞。1995年6月,已年近古稀的程慶國去台灣作學術訪問時,還和許多台灣朋友談起過這件往事,共敘海峽兩岸炎黃子孫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經歷

讀書

1946年中學畢業時,程慶國由於興趣廣泛,同時報考了燕京大學歷史系、上海交大物理系及清華大學土木系,結果均被錄取。由於久已仰慕清華的學術環境和民主風尚,他終於和哥哥一同進了清華。期間,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偉大變革的時期,他在這裡開始接受革命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48年末清華解放,在解放後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他參加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6月他由艾知生、李斌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支持新政權,程慶國兄妹早在土改前就主動將崇德故鄉的房屋及田地全部上繳給了政府。1950年7月,程慶國由清華大學土木系畢業並被分配到甘肅天水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工作,離校前夕,張光斗先生勉勵他要儘量多接觸工程實際,對張先生的教導,他一直銘記在心,並在工作中努力實踐。
程慶國懷著建設新中國的極大熱情,奔赴西北,參加建國伊始首先興建的重大工程——天(水)蘭(州)鐵路建設。在這裡他完成了國內最早的工廠預製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橋的設計和施工。
1951年8月,程慶國由國家派赴列寧格勒鐵道學院讀研究生,導師是該校校長,著名橋樑專家普羅塔索夫教授。程慶國給人的印象是生活樸素、為人坦誠、作風正派,學習努力,熱情好客,知識淵博。經常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除了俄文外,他還自學德文、日文,連同原來學的英文,當時他已通曉了4門外語。程慶國還注重了解當地社會情況,積極發展與蘇聯人民的友誼。他擔任列城留蘇學生會秘書,和不少蘇聯朋友熱情來往,結下了深厚友誼。這種友誼一直持續了近半個世紀,1999年他的俄羅斯朋友在得知他去世的噩耗後,還寫來了感情真摯的悼念信。
程慶國在學習業務上非常虛心、執著和認真,在寫學位論文期間,他一方面虛心向師長請教,積極和同學討論,自己則常常不分晝夜地鑽研思考,甚至常常忘了吃飯。1956年他以優秀成績完成學業,取得副博士學位回國。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大力開拓預應力混凝土橋樑新技術
回國後,他被分配到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工作。這時國內正提倡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蘇兩國鐵路部門為此專門組成以豐臺橋樑廠為試驗基地的科研合作組織,集中科研、設計、教學和生產單位的科技力量,研究發展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各種新型結構及其製造工藝。程慶國被任命為該基地中方技術負責人,籌建試驗車間,並開展各項試驗研究。這種科研和生產緊密結合的組織形式有力地推動了新技術的發展。他和工廠、設計單位同志一起,針對鐵路大規模建設的需要,研究發展了工廠批量生產橋樑的流水機組先進工藝,實現了結構標準化、製造工廠化和架設機械化,使預應力梁成為鐵路上套用最廣的橋樑結構,為國家節約了大量鋼材。為進一步擴大預應力橋樑的套用範圍,程慶國和同事們結合工程實踐有計畫地開展了連續梁、組合桁架、裝配式拱等各種橋樑結構和懸臂灌築、懸臂拼裝、頂推法等無支架施工新工藝的試驗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樑的上述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成昆鐵路建設

1965年,程慶國參加舉世矚目的成昆鐵路建設,擔任橋樑技術委員會委員兼預應力混凝土橋樑戰鬥組組長,針對成昆線地質地形極端複雜、工程艱巨、工期緊迫的特點,提出發展串聯梁和懸臂施工大跨徑橋樑,以加快鋪軌進度的建議,組織了科研、教學、設計和施工單位聯合攻關。
串聯梁是串聯式預應力混凝土梁的簡稱,其主要思路是將梁片分段,在工地設場預製,鋪軌前用汽車運到橋位,膠拼串聯,張拉成梁,或在橋頭串聯,用簡易架橋機或其它方法預架就位。成昆鐵路中段橋隧相連,工期緊迫,將部分橋樑採用串聯梁的措施,實現鋪軌前架梁,對爭取早日全線通車,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技術

懸臂施工預應力混凝土橋樑,是當時世界已開發國家迅速發展的一項新技術。採用懸臂施工法修建橋樑可以免除繁重的腳手架工程,保證施工期間的橋下淨空,對於發展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橋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擴大預應力混凝土橋樑在我國鐵路上的套用範圍,突破當時該類橋樑跨度32米的局限,爭取在更大跨度中採用混凝土結構代替鋼結構,同時也為了實現鋪軌前預架橋樑,加快鐵路修建速度,程慶國領導戰鬥組在成昆線舊庄河一號橋及孫水河五號橋上分別採用懸臂拼裝法和懸臂灌築法修建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橋樑。
戰鬥組不但負責新型橋樑結構及其主要施工設備、施工工藝的研究、試驗和設計,同時還協助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並協助跑材料、設備、加工、運輸,直至在現場協助指揮與指導施工。為在成昆線實現橋樑新技術,程慶國跑遍了昆明、大舊庄、祿豐、楚雄、西昌等西南十餘個地區,有時顧不上吃飯,有時步行往返,1968 年初,因“文化大革命”影響,成昆沿線已烽煙四起,交通中斷,為對工程負責,他冒著生命危險獨自步行50公里穿過多道武鬥封鎖線到西昌工地指揮部匯報工作,後又步行返回,回到工地時他的剛穿不久的皮鞋底已磨穿。
在成昆鐵路線荒涼的山溝里搞新技術,面臨困難是很多的,除了新結構本身技術比較複雜、涉及的材料多(達500種以上)、加工單位多,範圍廣以外,60餘名組員來自全國不同單位、具有不同年齡、個性和工作背景,且許多是缺乏經驗的年青人;施工單位一般又條件較差,技術力量較弱,缺乏預應力施工經驗。加之生活環境艱苦、飲食差、交通不便、氣候惡劣。作為組長,除了面對大量技術問題,還需進行大量思想和組織工作,尤其是1966年6月以後,全國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許多組員被原單位調回去參加運動,戰鬥組本身也是一面搞運動一面搞技術工作,困難是可想而知的。程慶國在西南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的領導下,緊密團結組內同志艱苦奮鬥,克服了各種技術困難、物質障礙、洪水災害等的影響,終於在短短二年多時間內完成了串聯梁、大跨度橋樑新結構,懸臂拼裝、懸臂灌築等新技術項目的工藝試驗,及其在多個工點的工程施工。
串聯梁的意義不僅在於實現了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拼裝化,為加快鋪軌通車創造有利條件,它還為預應力混凝土橋樑向更大跨度發展積累了經驗。繼成昆鐵路之後,在湘黔線、津浦複線子牙河橋、九江長江大橋引橋、南昆線等工程中均推廣使用了串聯結構。
在鉸接懸臂樑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通過試驗研究,第一次在我國鐵路上採用了箱形截面、預應力式及唧筒式中間剪力鉸、預應力混凝土柔性錨柱、702號特種鋼錨桿、岩錨橋台、梁段預製膠拼、拼裝定位器、懸拼吊車、懸灌吊籃、44Mn2Si高強鋼筋、玻璃絲油氈防水層等一系列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舊庄河一號橋懸拼速度達到每晝夜一對塊件(長4.8米),孫水河五號橋的懸灌速度曾達5天一個周期,就主跨跨度和懸拼、懸灌速度而論,這兩座橋分別達到了當時同類型鐵路橋樑的國際先進水平。成昆鐵路於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程慶國是7個主要獲獎人之一。

創始人

20世紀70年代初,程慶國參加了鐵路橋樑規範的改革工作,積極推進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及電算技術在鐵路橋樑工程中的套用開發等工作,建議並指導了國內第一座頂推法施工連續梁橋——4×40米狄家河橋的設計、試驗與施工。為了進一步發展鐵路橋樑新技術,程慶國廣泛研究國內外橋樑工程的發展趨勢,把目光對準具有跨越能力大、技術經濟指標好等優點的斜拉橋上。斜拉橋在當時公路橋樑中的套用已日趨廣泛,但鐵路橋樑由於活載大,剛度要求高,振動疲勞影響顯著,採用該橋式有相當難度。直到20 世紀70年代初才在德國、日本、英國各修建了一座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斜拉橋。為了進一步了解國內橋樑建設現狀,他於1975年組織調查組,到華東、中南地區8個省市51個有關橋樑設計、施工、運營、科研和教學單位,進行了一次廣泛而切實的調查,歷時兩個半月,深入現場,深入基層,組織座談200多人次,取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研究工作

通過調查研究,程慶國堅定了發展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橋樑的信心,並首次提出了開展鐵路斜拉橋研究,以推動建橋材料、橋式結構、計算理論、試驗技術、施工工藝及建橋技術的全面進步的建議,並立即領導開展了鐵路斜拉橋的方案研究工作。

重點試驗工程

1977年初,鐵道部決定將湘桂複線柳(州)黎(塘)段來賓紅水河橋工點作為鐵路斜拉橋的重點試驗工程,1977年6月成立以程慶國為首的斜拉橋會戰組,全面開展主跨96米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斜拉橋的分析、研究、試驗和設計。開發了包括活載自動載入、結構自振特性分析、混凝土收縮徐變分析、施工控制分析、溫度及支點沉降影響、纜索調力等內容的鐵路斜拉橋電算程式,進行了幾十種方案的比較後,提出較合理的初步方案,又在此基礎上對5種方案進行更詳細的比選,並結合工地具體條件最後選定三跨連續塔梁固結豎琴型斜拉橋的結構形式。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完成了初步設計及設計鑑定。與此同時,進行了全橋模型試驗、開展了斜纜抗疲勞錨具,大噸位盆式橡膠支座、TD-100型千斤頂,斜纜防腐技術等的研究。

變形分析

1978年初又進行了6個技術設計方案的比較,完成運營、施工各階段的內力和變形分析、開展了14種纜索錨具結構的疲勞試驗、斜纜防腐試驗、盆式橡膠支座試驗、塔、梁局部構造的光彈性試驗、高強混凝土試驗、節段模型風洞試驗等。為使設計更好地符合現場條件及與施工單位——柳州鐵路局更好地協作,程慶國又帶領設計人員赴柳州現場進行施工設計、詳細進行了錨固橫樑、梁端牛腿、索塔、懸灌吊籃等的構造設計及全面的施工檢算。同時開展1∶4節點模型、1∶1梁段工藝、泵送混凝土、吊籃載入、索力測定、溫度場測定等現場試驗。為配合斜拉橋的攻關工作,程慶國還組織人力翻譯了100多萬字的情報資料、專著和有關規範,他自己除了參加翻譯外,還做了大量審校工作。並多次為科教片“紅水河鐵路斜拉橋”修改電影腳本。

堅持工作

在紅水河斜拉橋設計工作告一段落後,程慶國又積極配合現場施工,除了協助柳州鐵路局解決器材、加工、人員培訓、派駐設計代表外,每當工地面臨各種關鍵技術問題時,他總是及時奔赴現場,研究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為了修建紅水河橋,他在漫長的京廣線上來回奔波,有時甚至沒有臥鋪。在長途車上他從不閒著,總是抓緊時間看資料、審校書稿、審閱研究生論文。他曾克服困難帶著年幼的兒子長期出差,他曾藏起醫生開的病假條堅持工作,為了紅水河橋,程慶國投入了他全部的精力。
在各方面大力協作下,我國第一座鐵路斜拉橋紅水河橋終於在1980年8月順利合龍。1981年9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此橋從設計到建成僅花了3年多時間,許多外國專家也認為在當時條件下,該橋的技術水平及建橋速度都是很了不起的。紅水河橋不僅開了我國鐵路斜拉橋的先河,破除了懸吊結構不能用於鐵路橋樑的框框,推進了大跨度鐵路橋樑的發展,而且通過該橋的建設鍛鍊了一支過硬的技術隊伍、開發了結構電算、盆式支座、抗疲勞錨具、大噸位千斤頂、泵送高強混凝土、斜纜防腐等一系列新技術。紅水河斜拉橋1983年獲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堅持科研與人才培養

程慶國1981年起擔任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83年起任院長,至1990年退居二線,在院行政領導崗位上任職約10年。這10年正是我國科研院所進行重大體制改革的時期,過去作為事業單位依靠上級撥事業費生存的科研院要向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過渡,全院三四千人的任務來源、經費開銷等都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院長的程慶國,深感肩上擔子很重、壓力很大。為了大力推動這一改革進程,他十分重視加強各級領導班子、科研隊伍的建設、重視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在多方努力下,陸續建立起開發處、中鐵公司、閉電公司、萬方公司、深圳分院、杭州辦事處等各級開發實體,同時努力加強各類試驗室、計算站等重點科研設施,注重發揮院的綜合優勢、積極組織重載列車運輸等鐵路重大、綜合及關鍵技術科研項目的研究與開發。為此他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和其他黨政領導一起研究改革中的各種問題,找各方面同志談話以了解情況,徵求意見,在他和全院同志共同努力下,使鐵科院率先實現了開發性研究所事業費全部核減到位的目標,為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科研工作

程慶國在任鐵科院領導職務期間及退居二線後一直堅持科研工作,從1982年起他就積極建議開展高速鐵路、城市有軌交通及大跨度橋樑的研究。並大力推進重載運輸技術的開發。他親自主持了“高速鐵路運行系統動力學與運行控制”、“鋼纖維混凝土本構關係及疲勞損傷研究”、“特大跨度鐵路斜拉橋、懸索橋”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鐵道部的重點科研項目,取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造就科技人才

程慶國一貫重視培養和造就科技人才,積極倡導繼續教育工程。在科研工作中,他一貫注意培養年青同志,一方面大膽給他們壓重擔,一方面給他們以及時的督促和幫助,並儘量給他們提供接受各種繼續教育的機會。他還十分重視研究生的培養,除了大力支持和推進全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外,他自己從1978年起就陸續招收研究生,他是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一生共培養28名博士和碩士,他的學生們絕大部分都已成為各部門的骨幹或負責人,有的已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鞠躬盡瘁,後世楷模

程慶國一生參與過大量社會公益性工作,他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鐵路、公路、水運學科評議組一、二、三屆成員及二、三屆召集人,為國家相應學位點建設進行了大量調查、評議工作。他長期擔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等全國性學術組織的領導工作(1979至1986年為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預應力混凝土學會副理事長,1984至1992年為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與結構工程學會副理事長,1988 至1999年為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1996至1999年任中國鐵道學會副理事長),1987至1997年任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學會(IABSE)第一屆工作委員會委員,1986至1998年任國際預應力混凝土協會(FIP)工程實踐委員會委員工作。近年來,他擔任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員會主任(1996至1999年),為弘揚茅以升先生嚴謹興教、提倡科學的精神,發展祖國的科技事業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他還承擔過南昆鐵路、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西陵長江大橋、上海南浦、楊浦大橋、汕頭海灣大橋及石大橋、廣東虎門大橋、江陰長江大橋等數十項國家重點工程的技術決策、技術管理或技術諮詢工作,並多次擔任專家組長,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長年不辭勞苦,拖著重病之軀往返奔波、殫精竭慮、獻計獻策,為這些項目的正確決策及順利修建貢獻了自己一份力量。

銳意進取

程慶國不但在事業上銳意進取,不斷攀登,而且在政治上原則性強、作風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內的多次政治運動中,他都能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且又能團結反對過自己的同志。他曾不只一次地將加薪的機會讓給他人。困難時期主動提出壓縮自己口糧定量,為國分憂。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不顧孩子年幼有病,冒著餘震危險去調查橋樑震害。他長年放棄節假日夜以繼日地在科研和管理戰線上努力奮鬥。他對同志對學生一向耐心誠懇、和藹可親。他常長時間地耐心聽取別人的傾訴,他經常放下手中吃了一半的飯菜接待別人的不速之訪。有時甚至將晚餐時間推遲到晚上11點以後。人們說,和程院長在一起有如沐春風之感。他不但在工作中能儘量發揮各人的長處,而且常能急人所急、扶危濟困、主動贍養孤苦無依的老人。他習慣於把大事、公事、他人的事放在自己心裡,卻往往忽略了對自己、對家人的關心。

病情沉重

1999年4月中旬他已頗感身體不適,還是堅持去參加部里召開的高速鐵路研討會,並堅持把兄弟單位委託的事辦完再上醫院。在他病情沉重但尚清醒之時,他還阻止家人為他找人聯繫去專科醫院治療。

榮譽

鑒於程慶國的業績,黨和國家給了他不少榮譽。他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獎勵,1979年榮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2至1987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1992年被遴選為俄羅斯運輸科學院外籍院士,1993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但他始終謙虛謹慎,保持了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的本色。他認為,在他一生中,只有共產黨員和橋樑工程師才是他的終生稱號,個人所取得的成就應歸功於黨的領導和集體的支持。他本想為國家做更多的工作,發揮更多的餘熱,但他卻匆匆地走了,把他的未竟事業留給了後人,也把他光明磊落、謙虛謹慎、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高尚風範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簡歷

1927年10月11日 出生於浙江崇德(今嘉興市桐鄉縣崇福鎮)。
1946-1950年 國立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
1950-1951年 甘肅天水西北鐵路幹線局任技術員。
1951-1956年 前蘇聯列寧格勒鐵道學院研究生院學習,獲副博士學位。
1956-1958年 北京豐臺橋樑廠任中蘇合作豐臺新技術試驗基地技術負責人。
1958-1981年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任橋樑室副主任、鐵建所學術秘書、行政秘書、院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6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78年晉升為研究員。
1981-1999年 相繼擔任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81~1983)、院長(1983~1990)、院學術委員會主任(1983~1999)、“中國鐵道科學”編委會主任委員(1992~1999)、博士生指導教師,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鐵道、公路、水運學科評議組成員(1981~1996)及該組召集人(1985~1996)。
1999年8月18日 病逝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程慶國等.廠制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樑的結構和工藝研究.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報告,1958.
2 程慶國等.31.7米雙向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鐵路橋跨結構的研究.中蘇合作豐臺科學研究基點研究報告集,1960.
3 程慶國等.懸臂施工預應力混凝土橋樑.成昆鐵路(橋樑卷),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80:237~290
4 程慶國等.串聯式預應力混凝土橋樑.成昆鐵路(橋樑卷),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80:291~322
5 程慶國,金東燦,吳亮明等.紅水河鐵路斜拉橋設計、施工和試驗研究.土木工程學報,1982,15(2)
6 Cheng Qingguo, Jin Dongcan. Wu Liangming, etc. HongShui River BridgeA Cable-Stayed P.C.Railway Bridge with 48+96+48m spans, proceedings of Ningth FIP conference, 1982.
7 Cheng Qingguo,Shao Houkun and Yan Guomin. Application of PC bridges on chinese railways. Proceedings of Sino-American Symposium on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82,1-08-1.
8 Cheng Qingguo, Yao Mingcu, Zhou Xiaoxie and Chen Yingjung. Research on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railway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ASSAR,1985.
9 Qingguo Cheng. Recent Achievements of Bridge Engineering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ABSE Symposium, Leningrad, 1991.
10 Cheng Qingguo, Zhang Duoxing. Elastic buckling of acurved thin-walled box girder in pure bending. Proceedings of EASEC-3, 1991, Shanghai, China.
11 程慶國,潘家英.大跨度鐵路斜拉橋豎向剛度分析.全國橋樑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1992.
12 程慶國,潘家英,高路彬、辛學忠.關於大跨度斜拉橋幾何非線性問題.全國橋樑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1992.
13 程慶國,許慰平.大跨度鐵路斜拉橋列車走行性探討.全國橋樑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1992.
14 Cheng Qingguo, Pan Jiaying. Finite Displacement Analysis with Double Equilibrium Technique for Suspension Bridges,Proceedings of 4th EASEC conference,899-904 Seoul,Korea,September 20~22,1993.
15 程慶國.大跨度鐵路斜拉橋和懸索橋的列車走行性研究.中國科學院第七次院士大會學術報告摘要彙編,1994:234~236
16 程慶國.鐵道橋樑之科研.海峽兩岸橋樑工程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995:65~78
17 程慶國,盧肇鈞,周鏡.加快我國高速鐵路發展的建議.中國科學院院刊,1996,11(6):408~410
18 程慶國.我國橋樑工程的成就與展望.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1998,3:155~161
19 程慶國主編.全國第七屆纖維水泥與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
20 程慶國,徐蘊賢,盧祖文.鋼纖維混凝土的套用及前景.中國鐵路,1998 (6):1~5.
21 程慶國,周鏡,錢立新,張續萱.世紀之交的鐵道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鐵道學會成立20周年論文集,1998,10:19~25
22 Cheng Qingguo,Xu Yunxian,Lu Zuwen.Research and Appication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in China,Chinese Railways,1998,6(2):15~24.
23 程慶國,盧肇鈞,周鏡.加快高速鐵路建設、促進綜合運輸發展.中國鐵路,1998(8):1~4
24 程慶國,高路彬,徐蘊賢,吳淑華.鋼纖維混凝土理論及套用.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全國註冊城市規劃師

介紹

程慶國 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籍貫溫州市龍灣區,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全國註冊城市規劃師。1984年8月至1988年1月,原甌海縣澤雅區林業特產技術推廣站工作(助理工程師);1988年2月至1992年年11月,在原甌海縣林業特產局工作(工程師);1992年11月至1994年11月,擔任甌海區瞿溪鎮工業財貿副鎮長(兼鎮工辦書記);1994年11月至2000年9月,擔任溫州市規劃局甌海分局副局長、分局黨組成員。2000年9月至2004年1月,擔任溫州市規劃局城市中心區分局局長、分局黨支部書記;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擔任溫州市規劃局監察處(兼法制處)處長;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擔任溫州市規劃局鹿城分局局長、分局黨總支書記;2008年2月至今,擔任溫州市規劃局城市中心區分局局長;2007年12月至今,擔任溫州市城市中心區建設指揮部黨組成員。

經歷

協助黨組書記、主持工作副指揮工作,負責濱江商務區征地拆遷安置工作、房源經營工作、中心區違法建築查證工作,協助分管領導負責靈崑安置區的政策處理和建設工作,分管經營處,協助分管領導分管洪殿街區改建辦公室、楊府山北片辦公室、沿江防洪景觀帶徵地拆遷安置辦公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