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源專業化管理

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在稅源管理上突破現有按屬地、劃片管戶的單一方式,根據稅源的實際情況和管理的不同特點,最佳化人力資源配置,實行對外按納稅人屬地、規模、行業、管理風險等分類,對內在堅持管戶與管事相結合的同時探索按重要事項、環節等分工,組織形式上實行個人和團隊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模式。

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國家稅務總局“十二五”稅收征管創新的重點,其實質是對原有管制型稅源管理體系的再造,形成先進性加中國特色的專業化稅源管理體系,必將在推進國家稅收管理體系創新變革的同時,引發稅源企業(納稅人)稅務管理相應的創新和變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稅源專業化管理
  • 概述: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在稅源
  • 內涵:稅源管理的涵義。稅
  • 內涵2:專業化管理的內涵
內涵,特點,管理模式變革,稅務管理挑戰,企業稅務變革,

內涵

1、稅源管理的涵義。稅源管理是稅務機關根據稅收法律、法規對稅收收入的來源渠道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規範的、現代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全方位的信息跟蹤和納稅控制,保證稅收收入實現的一系列稅收管理活動。稅源管理是稅收征管工作的核心。而企業作為稅收來源的最主要渠道,必然成為稅源管理的重心。
2、專業化管理的內涵。專業化管理通常具備以下特徵:管理職能專業分工與管理組織機構的專業分工相契合。稅源管理要上升為稅源專業化管理,必須滿足專業化管理的上述條件。具體而言,至少應包括以下方面內容:一是稅源的分類管理專業化;二是稅務機構設定專業化;三是崗位設定與業務流程專業化;四是納稅服務專業化。所以,稅源專業化管理是稅源管理與專業化管理內涵的有機集合,其目的是集中有限的稅收管理資源投入到最能產生稅源管理效益的活動中去,以獲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以及更強競爭力。
3、稅收專業化與稅源專業化的相互關係。從稅源與稅收關係角度看,稅源歸屬稅收範疇,稅收隱含著稅源。稅源管理是稅收管理的基礎,稅收管理的核心是稅源管理。稅收和稅源這兩者的相互關係將固化成一項基本理念,成為今後稅收工作的長期指導思想,引發稅收管理體制持續而深入的變革創新,必將對稅收管理體制產生深遠的影響。

特點

與傳統的稅源管理模式相比,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傳統模式側重於組織收入為中心的稅收徵收職能,而稅源專業化側重於提升納稅人稅法遵從的稅收繳納職能。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傳統模式側重於單戶式、一站式管理的稅收管理員管戶方式,而稅源專業化側重於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稅源管理方式。
三是在管理機制上,傳統模式側重於屬地管理和稅收管理員制度為基礎的征管查相分離的模式,而稅源專業化側重於信息管稅方式下涉稅事項推送的流程管理模式。
四是在管理的資源配置上,傳統模式側重於稅收管理員單戶管理的均衡配置管理資源的方式,而稅源專業化側重於有區別、有重點地配置管理資源。

管理模式變革

稅收專業化管理模式的變革,將引發對稅收征管體系持續而深入的變革創新,這些變革或創新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團隊”概念的引入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以稅收專管員“人管戶”的形式,強調團隊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在稅務機關內部逐漸形成以行業、企業規模、區域等內容為分類的稅源監控和管理團隊,並根據分工分別負責稅收政策、基礎信息、巡查服務、稽核執行和納稅評估等工作。 這種團隊的管理模式,強調的是環節間的流程化運作和環節內的團隊化合作,將傳統管理模式中由稅務專管員個人完成全過程的活動,轉化為團隊完成。
(二)“專業”崗位的定位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最顯著的特點正是在於對“專業化”的定位。簡單地說,就是突破層級和屬地管理限制,在細分稅源的規模和所屬行業的框架下,根據企業和所屬行業的專業特點實現專業化、差別化管理。對大企業,上收管理許可權,提高管理層級,甚至稅收管理扁平化,對中小企業或個體的稅收管理實行風險管理的專業管理;對大中企業以及重點行業納稅人,實行跨屬地的行業歸口風險評估的專業管理;對小規模納稅人和個人納稅人,實行以稅負評估為中心的屬地管理下的專業管理模式。
(三)“信息”管稅的廣泛套用
稅源專業化管理將改變傳統模式中依賴個別稅務專管機構、專管員個人進行稅收管理的狀況,轉而發揮稅務機構團隊、專業分工、管理梯隊的綜合優勢。正因為此,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賴以存在的前提,將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支持和套用。稅務機構今後將充分依託信息技術,發揮“信息”管稅的作用,完善稅收征管信息系統,構建數據模型,開展風險評估及相關稅務管理工作。
(四)程式管理方式的嚴格化
在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中,程式管理方式將更加嚴格。
一方面,這種程式管理的嚴格化,是由稅收征管程式的風險性所決定的。任何程式問題尤其違反規定的程式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如果管理程式設計存在遺漏,導致管理事項的遺缺而容易產生稅收流失的風險;如果管理制度和程式設計存在不科學性,過於繁雜或者簡單,無法進行操作,各環節職責的規定不合理,都容造成稅收管理的混亂而出現稅收流失的可能;在具體執法的過程中,由於故意或者過失,導致未嚴格遵循程式的規定,引發執法衝突或稅企爭議而產生的風險。
另一方面,這種程式管理的嚴格化,是由稅收征管程式的專業分工所決定的。在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下,把管理事項和對象分為若干環節分配給不同的小團隊,同時按照執法環節的分開和崗位職責的專業化分工的原則,把管理事項分為涉稅信息收集、分析與處理,日常巡查,稽核執行,納稅評估四環節,客觀上強化了程式要求的嚴格化。

稅務管理挑戰

稅源專業化管理已成為稅務機構強化稅收管理、提升稅收管理綜合水平的重要之舉。全國各級稅務機關都爭先開展稅源專業化管理研究和改革工作,按照新模式的要求積極探索和實踐,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稅源專業化管理總體要求是以納稅遵從為目標,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信息管稅為支撐,以專業化分工體制為保障,以分級分類為基礎,以核查申報納稅真實性、合法性為重點,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征管程式和運行機制,加快稅務機構專業化團隊建設,構建稅源專業化管理新體系。這一總體要求客觀上對企業適應新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挑戰一、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納稅遵從為目標,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客觀上要求企業積極主動納稅、主動進行稅務風險分析和評估等工作。與傳統稅收管理模式比較,企業偷稅漏稅、僥倖心理及疏於風險分析和評估的管理狀況所面臨稅務機構多方力量監管、稅務信息重複申報、企業稅務工作負擔加重、企業遭遇稅務罰款、財稅主管人員遭遇行政處罰甚至羈押等諸多風險明顯增大。
挑戰二、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信息管稅為支撐。對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並可能加大企業日常稅務信息管理及報送的工作量。傳統模式下依靠簡易信息工具進行稅務信息蒐集和處理的做法將難以適應稅源專業化管理的要求。
挑戰三、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專業化分工體制為保障,以分級分類為基礎。這一模式將逐漸形成企業稅務征管由稅務人員個人專管轉向團隊管理,專管機構由單一機構轉向多層級、跨區域機構監管,將大大增加企業與各級稅務機構、稅務機構各環節人員工作交流的工作量與成本,並易受稅務征管機構和人員執法素質、責任心等因素的影響。
挑戰四、分級分類的專業化管理模式,以及稅務機構專業化團隊建設,將使稅務機構越來越熟悉分類企業的業務特性及稅務管理狀況,企業業務經營中的各項稅源將充分暴露在稅務機構的監管之下,從而加大企業稅務管理的風險和稅收成本。
挑戰五、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核查申報納稅真實性、合法性為重點,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征管程式和運行機制。按照這一要求建立的稅收征管體系將更加注重程式的完善化、規範化,運行機制將更加嚴格和成熟。對企業稅務管理的要求將更加嚴格和精細化,從而進一步加大企業進行稅務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同時,完善和規範的稅收征管程式有可能在無形中成為企業與稅務機構間的溝通障礙。

企業稅務變革

面對稅源專業化管理對企業稅務管理帶來的變化和挑戰,本文試探性地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些探討,以供企業管理者和財稅工作人員參考和交流:
1、建立與稅務機構的長效溝通機制,增強與稅務機構的溝通與互信。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將成為征納雙方的一把雙刃劍,對稅務機構和企業都帶來機遇和挑戰。對於稅務機構的挑戰,將恰恰成為企業尋求與稅務機構增強溝通與信任、建立稅企長效溝通機制的機遇。
稅源專業化管理對稅源企業按行業、規模進行分類分級管理的要求,暗示著稅務機構存在熟悉、了解和掌握各行業、各類型企業業務和特點的要求;也暗示著稅務機構需要根據企業特點、所屬行業特點最佳化、細化或重構稅收征管程式和服務程式的要求。這種需求恰恰為企業加強與稅務機構的溝通和理解創造了便利條件。
企業應適時建立與各級稅務機構的固化、暢通和高效的溝通機制。通過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向稅務機構反饋企業經營管理狀況的同時,也反饋企業稅務方面的困難和障礙。在合作信賴的原則下,稅企雙方共同完善和細化稅務徵收、管理、評價、稽查等環節,建立協調高效的運行機制。同時,通過溝通與交流,企業儘可能使稅務機構充分地、全面了解企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引導稅務機構完善稅務服務程式,改進服務質量。
2、加強企業層級間的縱向指導與協作
對於集團型企業,尤其是戰略管控型企業集團,在傳統稅務管理模式下,因各種主客觀因素,上級企業可能疏於對下屬企業的具體業務的指導。但隨著稅源專業化模式的改革,單戶式、一站式稅收專管方式逐漸向跨地區、跨層級、多環節、專業化分工與團隊型征管模式轉變,原本就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下級)企業在強大的稅務征管機構面前將完全失去稅務訴辯的機會。因此,集團企業有必要加強各層級之間稅務工作的縱向指導與協作,組織並發揮集團的優勢和力量,尋求與稅務機構進行相對平衡的溝通與訴辯的權利和機會。
3、組織同地區、同行業、兄弟企業間橫向交流與合作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將在稅務機關內部逐漸形成以行業、企業規模、區域等內容為分類的稅源監控和管理團隊,順應這一形勢的變化,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應藉助於稅務機關內部與企業行業、區域、規模相關的監控和管理團隊,發掘同地區、同行業或兄弟企業業務及稅務方面的共同點,加強橫向交流與合作,共同防範稅務風險,完善稅務管理相關工作。
4、組織企業管理者及財稅人員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和交流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無疑對稅務機關以及企業稅務管理都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客觀上要求企業管理者以及財稅工作人員,加強稅務知識的學習,提高理論素養。條件許可情況下,可以邀請稅務機構人員及稅務領域知名學者,就稅務領域的最新進展及背景知識與企業管理者和財稅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充分掌握和理解稅務工作的原則精神,更好地指導和服務企業實際稅務管理工作。
5、積極主動進行稅務信息化建設,強化稅務信息化管理
稅源專業化管理改變了以往“人”管稅的模式,強調“信息”管稅。所謂“信息”管稅,就是基於征管數據的管理,確切地說,是通過被加工過的數據進行分析,並從中發現稅收管理風險和納稅人遵從管控風險,然後採取應對措施解決風險的過程。這一形勢的變化對企業稅務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大多數企業而言,其稅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幾乎為空白,或僅僅依賴於財務軟體附屬的稅務信息處理功能,或者被動接受稅務征管機構發放的稅務信息處理軟體。隨著稅源專業化管理對“信息”管稅要求的逐步提高,這一低層次的稅務信息化管理方式將很難適應多層級、跨區域、多環節稅收征管機構對企業稅務信息的需求。
企業應掌握有利時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調研稅收征管機構對企業稅務信息的需求,結合企業稅務管理的實際需要,因地制宜進行稅務信息化建設,強化稅務的信息化化管理。
6、企稅爭議儘可能邀請稅務中介機構參與
稅源專業化管理以規範和完善的征管程式和運行機制為形式特徵。決定了企業在稅務領域與稅務機構的爭議,將難以通過個人化的、非規範的程式獲得稅務機構的支持或諒解。企稅爭議的處理將只能按照規範和嚴格的程式逐層、逐級、逐項地與稅務機構進行溝通和申訴。而面對跨區域、多層級、多環節的稅務機構,要按照規範和嚴格的程式完成相關的申訴和溝通工作,沒有熟悉稅務業務和爭議處理流程的稅務中介機構的參與,將會非常困難。因此,企業在處理企稅爭議時應儘可能邀請稅務中介機構參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