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成型機

秸稈成型機

秸稈成型機是指以農村的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棉花桿、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樹枝、樹葉、鋸末等農作物、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經過粉碎後加壓、增密成型,生產“秸稈煤炭”的機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秸稈成型機
  • 原理:模孔摩擦力相互作用
  • 類別:生產“秸稈煤炭”的機器
  • 分類:平模秸稈成型機和環模秸稈成型機
產品分類,加工程式,產品性能,技術參數,產品特點,工作原理,結構特點,

產品分類

秸稈成型機分類:秸稈成型機分為平模秸稈成型機和環模秸稈成型機。

加工程式

將超過60mm的物料用鍘草機切割或用粉碎機進行粉碎,其物料粒長度和含水量均在規定範圍內;由上料機(皮帶輸送機)或人工將物料均勻送到成型機上方料口內,進行壓製成型即是成品。從原料來源到燃料使用,其流程為:物料回收→鍘切→上料自動去金屬→壓制→成型→輸出→冷卻→運輸→生物質電廠或小型鍋爐或民用。

產品性能

1、自動化程度高、產量高、價格低、耗電少、操作簡單、移動方便、如無電力設施可用柴油機代替。
秸稈成型機秸稈成型機
2、物料適應性強:適應於各種生物質原料的成型,秸稈從粉狀至55mm長度之間,含水率5--30%之間,都能加工成型.
3、電加熱功能:全自動電加熱裝置,可調節物料的乾濕度,解決不堵塞、不成型的難度。
4、壓輪自動調節功能:利用推力軸承雙向旋轉的原理自動調節壓力角度,使物料不擠團、不悶機,保證出料成型的穩定.
5、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僅需3人,使用人工上料或輸送機自動上料均可6、工藝流程:粉碎→輸運→模壓成型→成品入庫。

技術參數

一、
設備技術參數
產品技術參數
型號/參數
JMX-IV
型號/參數
JMX-IV
電機功率
22KW
原料長度
2--50mm
加熱功率
2KW
原料含水率
5-30%
產能
1500--2000公斤/每小時
成品形狀
圓柱形直徑33mm
外型尺寸
2000×900×1600
成品密度
0.9--1.4g/cm
重量
1500公斤
成品熱值
3500--5500大卡
配套設備
粉碎機 輸送帶 配電櫃
“秸稈煤炭”是指以農村的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棉花桿、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樹枝、樹葉、鋸末等農作物、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經過粉碎後加壓、增密成型,即為“秸稈煤炭”。“
二、“秸稈煤炭”的特點:  成型後的秸稈炭塊,體積小,比重大,耐燃燒,便於儲存和運輸,體積僅相當於原秸稈的1/30,是同重量秸稈的10-15倍,其密度為0.9-1.4g/cm3,熱值可達到3500-5500大卡之間,是高揮發份的固體燃料。
三、“秸稈煤炭”的套用範圍: “秸稈煤炭”可以代替木柴、原煤、液化氣等,廣泛用於生活爐灶、取暖爐、熱水鍋爐、工業鍋爐、生物質電廠等。

產品特點

一、 秸稈成型機設計合理、製造質量可靠、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體積小、占地少、省工、省電的特點。
二、 秸稈成型機設計的全自動控制電加熱裝置,可隨即調節物料的乾濕度,解決不堵塞、不成型的難度。
三、 秸稈成型機主要部位採用了耐磨材料經特殊處理,所以可連續壓制生產,耐用。
四、 秸稈成型機適用於各種生物質原材料的壓製成型,且能源消耗少,生產效率高。

工作原理

本設備由上料輸送機、壓縮機及出料機等部分組成。壓縮機由機架、電動機、進料口、傳動系統、壓輥、環模、電加熱環、出料口等部分組成。將準備壓制的秸稈或牧草進行鍘切或揉絲,其長度50mm以下,含水率控制在10~25%範圍內,經上料輸送機將物料送入進料口,通過主軸轉動,帶動壓輥轉動,並經過壓輥的自轉,物料被強制從模型孔中成塊狀擠出,並從出料口落下,回涼後(含水率不能超過14%),裝袋包裝。
秸稈成型機秸稈成型機
秸稈成型機採用平模組狀與壓輪之間擠壓力和模孔摩擦力相互作用原理,使物料獲得成型。物料在加工過程中無需加入任何添加劑或粘結劑。秸稈等物料中含有一定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其木質素是物料中的結構單體,是苯丙烷型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增強細胞壁、粘合纖維素的作用。木質素屬非晶體,在常溫下主要部分不溶於任何溶劑,沒有熔點,但有軟化點。當溫度達到一定值時,木質素軟化粘結力增加,並在一定壓力作用下,使其纖維素分子團錯位、變形、延展,內部相鄰的生物質顆粒相互進行齧接,重新組合而壓製成型。

結構特點

一是電動機帶動減速機帶動主軸轉動,然後通過主軸來帶動壓輥轉動,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二是壓輥與模具間徑向間隙調節方便,可保證兩個壓輥與模具之間最適當的間隙;三是增設上下電加熱環,可把環模加熱,有利於物料成型。
秸稈成型機可將鍘切長度(或柔絲)為50毫米以下的農作物秸稈或粉碎的廢棄物壓製成截面尺寸為30-40毫米、長度10-100毫米的棒狀固體顆粒生物燃料,成型後的顆粒比重大、體積小,便於儲存和運輸,是優質固體燃料,其熱值可達3200-4500大卡,具有易燃、灰分少、成本低等特點,可替代木柴、原煤等燃料,廣泛用於取暖、生活爐灶、鍋爐、生物質發電廠等。
發展前景
據國際再生能源組織的預測,地下石油、天然氣及煤的儲量。按2012年的開採利用率,僅夠使用60年左右,因此秸稈類生物質能源是未來再生能源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隨著世界性的能源匱乏,生物質再生能源的市場需求的利潤空間將不可估量。
從秸稈資源總量看,廣大農村各種秸稈產量大、範圍廣、每年的產量達7億噸。生物質固體燃料是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是可取代礦產資源的可再生資源,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