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十三韻轍

秦腔十三韻轍

十三韻轍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音節中的韻母。在國語中,韻母主要由元音構成,少數韻母由元音加鼻輔音構成(如an,ang等)。從種類上看,國語韻母分為單元音韻母(有a,o,e,i,u,ü)、複元音韻母有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iu),uai,uei(ui)等十三個帶鼻音韻母有an,ian,uan,üan,en,in,uen(un),ün和ang,iang,uang,eng,ing,ueng(weng),ong,iong等十六個。而從結構上看,韻母可分為韻頭(也叫做介音)、韻腹韻尾三個部分。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從聲樂角度,根據漢字音節的韻母歸納為十三韻,稱為十三韻轍。秦腔作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地方劇種,仍十分重視唱腔收聲歸韻的規範化,從而保持秦腔特有的韻味。什麼是十三韻轍:
韻腹是韻母的主幹,比起韻頭、韻尾來,聲音最清晰響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是每個韻母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由a、o、e充當,沒有a、o、e時,i、u、ü、er也可以充當。韻頭只有i、u、ü三個,出現在聲母的後面、韻腹的前面,因此也叫“介音”。韻尾則只限於複元音韻母中韻腹後面的i、u、o或n和ng。
有了這些概念十三韻轍就不難理解。十三韻轍就是把韻母按照韻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韻尾,則韻尾必須相同)的基本原則歸納出來的分類,目的是為了演唱順口、易於記憶,富有音樂美。下面我就具體介紹“十三韻轍”的每一轍?

其他信息

1、發花轍:韻母包括a、ua、ia。同音字如殺、家、涯、媽等,收聲歸韻都是啊音,這個音屬於大口型,響點在上口蓋中部,收聲時“點”的大小因情緒而定,直到落音仍應保持原位置。(待續)
2、梭波轍:韻母包括:e、o、uo。同音字如婆、哥、錯、薄等,這個轍口容易發音,聲音又響亮。但如果不注意口型又容易變成啊音。“uo”音的位置應要控制在上口蓋前方,一直維持到落音,面部肌肉不能放下來,否則聲音就移位了。
3、乜斜轍:韻母包括ê、ie、üe。同韻母的字有絕、血、月、界、姐等。這個轍口的聲音效果很好,既有響度又有亮度,它的位置在硬齶前面上牙齦後面,這個“點”賦予它一優越位置。京劇常把言前轍巧妙地移位到這個轍口托腔,既發揮了聲樂的優勢又製造了強烈的藝術氣氛,大展了演員的技巧,又把人物內心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們許多人不太留意這個音托腔落音的位置,經常把“ie”音由上門齒外面移到上牙後面甚至硬齶中部反響,發成了“ue”音。口型的微弱變動就改變了字音,成了別字,應該特別注意。這個轍口較窄,亦不多見,唯在《探監》中,馮彥的唱段一轍到底,如托腔收聲的音位控制得當,聲情統一,是耐人尋味的。
4、一七轍:i、ü、er。同音字有衣、立、妻、跡等,這個轍口型較小,托腔時注意適度地打開口腔,但聲音基本位置不動。
5、姑蘇轍:韻母是u。同音字有古、孤、苦、伍等。這個轍口為撮口音,口型深。歸韻不要完全依照“u”的發音位置去唱,要用“嗷”的感覺去唱“嗚”音,即可改變聲音的響亮度,發音也比較容易。
6、懷來轍:韻母是ai和uai。同韻字如埃、哀、埋、懷等。這個轍屬聲音最響的寬韻之一,“ai”音位置居口腔中前部,有較理想的聲音效果。但收聲要有“收”的感覺,要逐漸收斂,以防強音到底。
7、灰堆轍:韻母是ei和uei(ui)。同音字有梅、誰、回、雷等,這個韻的“ei”音,位居上齶中部,口形稍深,音色較暗。凡遇到時值短促的腔,可按原位置唱。如有稍長的落音,應適當予以移位,用“ai”的感覺唱“ei”音,可增加聲音的亮度。
8、遙條轍:韻母是ao和iao。同韻母的字有廟、飄、瞧、嬌等。自然形態的的“嗷”,由於雙唇外鼓,增加了口形深度,托腔以至收聲,從感覺上移位,增加聲音的洪亮度。
9、由求轍:韻母是ou和iou(iu)。同韻母的字有樓、愁、柔、憂等,這個轍的韻母“ou”音,首先使雙唇呈撮口狀,加長了發音管體,口形深了,音位稍後,缺乏洪亮度。托腔時可用“ao”的感覺,下意識移位唱“ou”音,但不可過分,否則變成“遙條”韻。京劇處理這個韻是很巧妙的,比如《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甘灑熱血寫春秋”的甩腔明快瀟灑,就是在不傷害字意的原則下,從感覺上移位,使深口形的“嘔”音加入了“嗷”音的成分,以洪亮飄逸的聲腔充分體現了楊 子榮“壯志未酬誓不休”的英雄氣概。
10、 言前轍:韻母是an、ian、uan、üan。這是常用的寬轍韻,同韻的字很多,如監、天、邊、滿、喚等。此韻雖屬寬韻,但“按”音口形大,帶有鼻音,如不注意音位會使軟齶下降,把較多的氣息擋入鼻腔,影響發音的能力。
11、人辰轍:韻母有en、in、uen(un)、ün。同韻字很多,亦屬寬轍。如魂、沉、真、今等,這是帶鼻音的字音,演唱時可借“哀”音給以感覺上的移位,但不是發“ei”音。
12、 江陽轍:韻母有ang、iang、uang。如鄉、強、揚等,韻母ang屬鼻音字,但比“中東”轍音位靠前。“昂”音口形略顯寬大,位置稍後,遇到甩腔時可適當加入“啊”音給以音色上的調節。
13、中東轍:韻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韻母“eng”屬後鼻音,同韻字很多,如聲、驚、聽、兵等。托長音時稍打開口腔。
從秦腔經常使用的韻腳來看,除了十三轍之外還有幾個小轍。如須遇、知世、資此、花兒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