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

秦箏

秦箏是秦地(今陝西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箏
  • 拼音:qín zhēng
  • 解釋:古秦地的一種弦樂器
  • 典源:《風俗通義校注》卷六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釋義,運用示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詞目:秦箏
拼音:qín zhēng

詳細釋義

典源

《風俗通義校注》卷六〈聲音·箏〉~299~
謹按:《禮樂記》:「箏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
《昭明文選》卷十八〈賦壬·音樂下·笙賦〉~860~ 爾乃促中筵,攜友生。解嚴顏,擢幽情。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光歧儼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晉野悚而投琴,況齊瑟與秦箏。新聲變曲,奇韻橫逸。縈纏歌鼓,網羅鐘律。爛熠爚以放艷,郁蓬勃以氣出。秋風詠於燕路,天光重乎朝日。大不逾宮,細不過羽。唱發章夏,導揚韶武。協和陳宋,混一齊楚。邇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敘。
秦箏

釋義

秦箏,和瑟相似,傳為秦蒙恬所造,故名。

運用示例

三國 魏 曹丕《善哉行》:“ 齊 侶發東舞, 秦 箏奏西音。”
晉 潘岳《笙賦》:“ 晉野 悚而投琴,況 齊 瑟與 秦 箏。”
唐 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詩:“汝不聞 秦 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宋 晏幾道《蝶戀花》詞:“細看 秦 箏,正似人情短。”
清 陳維嵩《鷓鴣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詞:“雪登麥積 秦 箏苦,雨歇叢台 趙 女嬌。“

相關閱讀

陝西古“秦”,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發源地,因是秦人智慧的創造,所以有稱之為“秦箏”。相傳當地有一 個愛彈瑟的人, 他有兩個獨生子也都很喜歡音樂,想將瑟占為已有,父親只好把瑟一劈兩半,兩個兒子一人一半。因為這件新的樂器是兩生的,於是就稱他為箏。這種稱謂最早見於漢人劉向(約公元前77——公元前6年)的《九嘆·憂苦》。這種稱謂綿延了近兩千年,“秦箏”則成了箏的專有名詞。箏發展至‘唐’這一歷史時期出現了“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白居易《鄧舫張徹落第詩》)的繁榮時代。可見箏在此時期發展之鼎盛。箏音箱框線以紅木製,面板以桐木製,呈拱形。
據史料記載,漢、晉以前張12根弦,唐、宋以後增為13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15至16根弦。採用絲弦,每弦置一柱(也稱馬或雁足),移動柱位可調節音高。本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流行21弦箏。通長約130厘米,改用鋼弦或尼龍纏鋼弦。近年來也有增至24或26弦的箏。一般都依五聲音階定弦,有時也用七聲音階定弦。 箏的音色悠揚、典雅。彈奏時可左右手並用,也可右手彈奏,左手按揉,產生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豐富。現已成為重要獨奏樂器,也常以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