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中心地震台

秦皇島中心地震台始建於1975年,最初建在北戴河地質部療養院內。1976年3月份遷至聯峰山比利時圓蓋樓內。1978年初搬遷至北戴河區北嶺路72號,即現在所在地。秦皇島中心地震台所處地理位置為旅遊區主幹道,交通便利。供電充裕,而供水情況卻很不理想,暑期經常斷水。
秦皇島中心地震台地處燕山構造體系,台站岩性以花崗岩為主,表面風化較為嚴重。擺房建在基岩裸露處,故接收到的地震波初動清晰,發育較好。因距離海岸只有800 m ,距離公路不足100 m,受海潮和公路干擾影響,這樣儀器放大倍數壓得很低。一般暑期旅遊季節放大倍數為1/10,旅遊過後為1/5。2000年8月份測震記錄室由平房搬入樓內。
秦皇島中心地震台因地理環境以及管理上的特殊等情況,儀器裝備沒有太大的變化,僅在90年代以後配備了自動標定儀和標準時間接收機外,從1975年建台至2002年模擬觀測停止,沒有配備新儀器和設備,時間服務系統一直延續使用SY2型石英鐘。秦皇島中心地震台曾在1982年籌備上地磁觀測項目(磁稱),但因記錄室磁性超標未成功。目前北戴河地震台還有一台1981年地球所架設的中美合作重力儀仍在觀測。秦皇島中心地震台主要任務是前兆台網管理工作。
秦皇島中心地震台前兆台網分中心負責調收昌黎何家莊井、昌黎后土橋地震台、盧龍觀測井的前兆數位化數據,入庫、處理後,同省局資料庫進行同步複製,實現了資料共享,為分析預報人員提供了便利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