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權錢

秦權錢

“秦權錢”是秦始皇統一貨幣的象徵秦始皇兼併天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來鞏固這個新生的、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政權。其中統一貨幣,是一系列革新措施中重要一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權錢
  • 類別:錢幣
  • 時代:秦朝
  • 產生目的:鞏固政權
歷史發展,其他相關,史料記載,考古發現,

歷史發展

秦王朝建立之前,六國貨幣形態各異。齊燕使用刀狀形貨幣,韓趙魏行用布狀形貨幣,楚國流通小型蟻鼻錢。秦統一中國後,廢除各國原用貨幣,採用“半兩”圓錢為通行全國的法定貨幣。從此這種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式,在中國保持了2000多年,一直到清末民初。
當時秦王朝為了保證統一貨幣政策的施行,不僅鑄造了大量的“半兩”錢,還鑄造了為數不多的“重四兩”的秦權錢。
那時秦王朝嚴格規定,只有朝廷擁有鑄錢權,嚴禁民間私鑄。秦“半兩”既為法定流通貨幣,就
有嚴格的規定,按秦量制,每枚錢的重量相當於現在的8克左右。為了杜絕私鑄,檢驗“半兩”錢的分量,特地又鑄造了一種厚重的權錢(又稱法錢),面文左右兩側有“重四兩”的小篆文字,穿孔上下有一定的數字元號,作為衡量的標準。按此權錢的標準,一枚權錢應當等於8枚“半兩”錢的重量,如果8枚“半兩”錢不等同於一枚權錢的重量,那就說明不符合標準。可知這種權錢的鑄造,在監督、規範當時全國錢幣的流通,進一步鞏固“半兩”錢的獨尊地位,保證統一貨幣政策的落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統一貨幣時的措施還是相當有力的。

其他相關

史料記載

關於權錢,早在清嘉道年間的戴熙(淳士)在《古泉叢話》中就有記載。同治年間的鮑康(子年)在他的《觀古閣泉說》中印有權錢的拓圖,亦有“權錢”之說。1940年丁福保主編的《古錢大辭典》中亦有相關說明和拓圖,均認為是世間罕見的珍品(書中所載之錢原物已下落不明)。

考古發現

此枚權錢上世紀50年代初發現於西安,古泉大家方藥雨當年見這枚“第十七重四兩”錢時曾感嘆地說:“我數十年搜羅稀珍古錢,而無緣遇到過真正的秦權錢,今能得見乃是三生有幸!”
權錢權錢
這枚陰文“第十七重四兩”是迄今發現與存世的秦權錢中唯一一枚,它是秦王朝統一貨幣、加強中央集權的象徵,是可與上海博物館珍藏的同為秦代統一度量衡的“商鞅方升”相媲美的國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