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摩群島(科摩洛群島)

葛摩群島

科摩洛群島一般指本詞條

葛摩群島是一個印度洋島國,具體位於非洲東側,莫三比克海峽北端入口處,由大葛摩、昂儒昂、莫埃利和馬約特四個主島和諸多小島組成的群島國家,國名大號葛摩聯盟(Union of Comoros),總面積約223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摩群島
  • 外文名:Comoros
  • 地理位置:非洲東南莫三比克海峽北端
  • 面積:約2236平方公里
  • 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 特產:寇拉侃茲魚、鷹爪和畢尼拉等
  • 地理地貌:火山島群,多山地
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地質地貌,人文歷史,政治外交,人口情況,教育,特產,

地理環境

位置

葛摩是印度洋西部島國,位於非洲東南莫三比克海峽北端入口處,東、西距馬達加斯加和莫三比克各約500公里。由大葛摩、昂儒昂、莫埃利和馬約特四個主島和一些小島組成。葛摩群島是一組火山島群,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地勢崎嶇,廣布森林。
位置位置

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

地質地貌

大葛摩島上的卡爾塔拉火山(Kartala Volcano)是世界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葛摩最高山。在莫三比克海峽北部的大葛摩島南部。1900-1965年間曾噴發11次,最近一次噴發在1977年。火山口周長15km、最大直徑3.2km。海拔2560m。附近多死火山錐、火山湖和熔岩流。西側迎風坡受棧道西北季風影響,年降水量高達5400mm以上,是印度洋降水量豐沛的地方。原熱帶森林廣布,因過度砍伐,森林面積銳減。山麓有國家首都莫羅尼。
大葛摩海島大葛摩海島
葛摩群島是一組火山島群,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地勢崎嶇,廣布森林。由於這是一個火山國家,它的各個島嶼上基本上都是火山岩,沒有泥土。這些樹木水果都是靠自然野生野長,人類基本無法種植。葛摩群島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
大葛摩島的卡爾塔拉(Karthala)火山曾多次噴發。附近數萬居民不得不面臨撤離和重建家園的選擇。卡爾塔拉火山距莫羅尼15公里遠,位於葛摩最大的島大葛摩島上,至今還在活動,海拔2361米,為葛摩全國最高峰。2005年年底,火山噴出的灰雲柱造成大葛摩島上25萬居民暫時失去了飲用水。

人文歷史

4世紀,馬來-玻里尼西亞人遷往馬達加斯加島途中到達該群島。12世紀下半葉,波斯設拉子移民南下東非沿岸,其中一批定居該群島和基盧瓦等地,並於12世紀末在基盧瓦建立王朝。15世紀,葛摩群島已有來自東非、印度尼西亞和阿拉伯的居民定居。阿拉伯人的勢力及其文化在島上居支配地位。
1591年,英國海員抵達該島。16~19世紀初,葛摩群島名義上由昂儒昂島的蘇丹統治,但各島仍由當地蘇丹分治。群島一度成為東非的奴隸市場。1841年法屬留尼旺島總督派官員到馬約特島與蘇丹談判,1843年迫使蘇丹把該島割讓給法國。法國隨即從留尼旺島向該島移民。1886年後,其他 3個島也陸續被置於法國保護之下,整個群島成為法國殖民地。
1961年通過議會投票取得內部自治。1973年與法國簽訂協定,法國承認葛摩獨立。1975年7月6日,正式宣布獨立。但馬約特決定繼續接受法國的統治。在之後1974年和1976年的兩次公投中,馬約特依然反對從法國獨立。
1997年,安榮和莫赫利分別宣布從葛摩獨立,葛摩政府之後試圖以武力維護統一的行動未能成功。非洲聯盟進行調解後,各方同意每個島都有一個自治政府,而之上則有一個三島聯合政府。2005年初,葛摩通過了一部法律以界定三個自治政府以及聯合政府的職責,該法律目前已在實施。

政治外交

葛摩憲法規定,實行聯邦制,各島自治。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直接選舉產生,可連選連任兩屆;任何政黨都不能單獨組閣,必須組成多黨聯合政府;總統主持內閣會議,任命全國主要官員,在徵得總理、議長同意的情況下,可解散議會;總理是政府首腦,總統在聯邦議會占多數席位的黨內任命總理,並根據總理的提議任命部長;政府對議會負責。聯邦議會是共和國最高立法機構。
奉行獨立、睦鄰友好、不結盟和全方位的務實外交政策。謀求與經濟強國建立特殊關係,重視與印度洋鄰國的團結與合作,主張建立印度洋和平區,積極發展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1975年11月13日,葛摩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人口情況

葛摩群島全國共有49.7萬人。主要由阿拉伯人後裔、卡夫族、馬高尼族、烏阿馬查族和薩卡拉瓦族組成。通用葛摩語,官方語言為葛摩語、法語和阿拉伯語。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
葛摩群島伊斯蘭文化引人入勝,葛摩受阿拉伯文化影響較深,保持阿拉伯人的習俗,紀念伊斯蘭教節日,如古爾邦節和聖紀節。
葛摩是印度洋西部島國,位於非洲東南莫三比克海峽北端入口處,東、西距馬達加斯加和莫三比克各約500公里。由大葛摩、昂儒昂、莫埃利和馬約特四個主島和一些小島組成。葛摩群島是一組火山島群,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地勢崎嶇,廣布森林。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
莫羅尼:葛摩首都,位於大葛摩島西南沿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海港。人口4.2萬。市內有清真寺、近代抵抗外來侵略修築的城堡和要塞。也是香料的加工中心和出口港。有定期班機和班輪通往馬達加斯加島。
1591年,英國海員抵達該島。
人文歷史 4世紀,馬來-玻里尼西亞人遷往馬達加斯加島途中到達該群島。12世紀下半葉,波斯設拉子移民南下東非沿岸,其中一批定居該群島和基盧瓦等地,並於12世紀末在基盧瓦建立王朝。15世紀,葛摩群島已有來自東非、印度尼西亞和阿拉伯的居民定居。阿拉伯人的勢力及其文化在島上居支配地位。
1591年,英國海員抵達該島。16~19世紀初,葛摩群島名義上由昂儒昂島的蘇丹統治,但各島仍由當地蘇丹分治。群島一度成為東非的奴隸市場。1841年法屬留尼旺島總督派官員到馬約特島與蘇丹談判,1843年迫使蘇丹把該島割讓給法國。法國隨即從留尼旺島向該島移民。1886年後,其他 3個島也陸續被置於法國保護之下,整個群島成為法國殖民地。
1961年通過議會投票取得內部自治。1973年與法國簽訂協定,法國承認葛摩獨立。1975年7月6日,正式宣布獨立。但馬約特決定繼續接受法國的統治。在之後1974年和1976年的兩次公投中,馬約特依然反對從法國獨立。 1997年,安榮和莫赫利分別宣布從葛摩獨立,葛摩政府之後試圖以武力維護統一的行動未能成功。非洲聯盟進行調解後,各方同意每個島都有一個自治政府,而之上則有一個三島聯合政府。2005年初,葛摩通過了一部法律以界定三個自治政府以及聯合政府的職責,該法律目前已在實施。
獨特的動植物
葛摩海是寇拉侃茲魚(coelacanth)的棲身處,它是一種稀有魚類,曾一度被認為已絕種,直到1938年才抓到一頭活的,這種史前魚能生活在一般魚類不能生存的深洞與幽黯的地下層。葛摩群島還有另一種獨特動物,名叫馬考〈macao〉的狐猴,只在其中一個名為馬霍(Mahor)的島上才有。這些島上還生長著稀有的水果蝙蝠與鳥類。
這裡盛產製造香料的鷹爪和畢尼拉(一種香料作物),產量分別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故其得雅號“非洲香料島”。
卡爾塔拉火山爆發,在火山口形成一片紅雲 大葛摩島上的卡爾塔拉火山(Kartala Volcano)是世界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葛摩最高山。在莫三比克海峽北部的大葛摩島南部。1900-1965年間曾噴發11次,最近一次噴發在1977年。火山口周長15km、最大直徑3.2km。海拔2560m。附近多死火山錐、火山湖和熔岩流。西側迎風坡受棧道西北季風影響,年降水量高達5400mm以上,是印度洋降水量豐沛的地方。原熱帶森林廣布,因過度砍伐,森林面積銳減。山麓有國家首都莫羅尼。

教育

實際上,學生大約都從五歲開始去古蘭經學校學習兩到三年。他們學習伊斯蘭信仰的基礎教義以及一些古典的阿拉伯語。當鄉村的孩子上學後,他們往往都搬離了自己的家庭去老師那裡幫助其工作。
法國在葛摩建立了一套以法國模式為基礎的國小和中學的學校系統,目前依舊在運行中。葛摩法律規定全體兒童必須在7至15歲間完成八年學業。這一系統為6至12歲的學生提供國小教育,之後是七年的中學教育。最近幾年,入學人數迅速擴張,尤其是在國小。1993年大約有20750名小學生,或大約有75%的國小適齡兒童入學,20世紀70年代末時大約只有4%。約有17%的中學適齡人口已入學,二十年前約只有7%。生師比同樣有了提高,國小的生師比從47:1升至36:1,中學從26:1升至25:1。用以改善教育設施的資金來源於1993年向歐佩克組織和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儘管教育已經普及,但1993年的成人識字率預計只有50%。
葛摩沒有大學,但其擁有中學後教育,可提供教師培訓、農業教育培訓、健康科學以及商業,1993年時有400名學生。若想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則需出國學習。由於很少的學生畢業後願意返回祖國,這便導致了人才流失。M'Vouni高等教育學校提供教師培訓和其他的一些專業課程,該學校於1981年在莫洛尼附近成立。葛摩的教師很少有海外學習的經歷,但是國內卻不能提供教師他們所需的培訓。一些國際援助組織在葛摩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教師培訓。例如,1987年,聯合國國際開發協會投資790萬美元來培訓3000名國小教師和350名中學教師。1986年,政府開設了技術培訓中心來提供高等中學階段的三年文憑課程。國家教育和職業培訓部負責教育政策的制定。
與其他地方一樣,葛摩政治上的動盪影響了其教育系統的穩固。財政改革帶來的國際壓力使得經常性的公務員裁員,這時常會導致教師的罷工。當公務員裁員導致課程或考試取消,學生們有時便會被帶上街來抗議。學生們也會抗議,甚至是以暴力的形式來抗議政府資金不足,或學校的管理不善:世界銀行在1994年表明教育質量是導致高重複率和輟學率的直接原因,學生們需要花費14年來完成六年的國小教育。
在學生14歲之前,國小教育為義務教育。然而政府並不執行考勤記錄,男孩常常被優先重視。2002年,國小毛入學率為90%,1999年(可獲取數據的最近的一年),國小淨入學率為55%。毛入學率和淨入學率是以正式註冊入學的學生人數為基礎,因此並不一定反映了實際的入學人數。2000年,有44.2%的5至14歲學生入學。學校普遍都缺乏硬體設施和設備,合格教師,教科書以及其他資源。教師工資常常拖欠,所以多數人都拒絕當老師。

特產

葛摩海是寇拉侃茲魚(coelacanth,即矛尾魚)的棲身處,它是一種稀有魚類,曾一度被認為已絕種,直到1938年才抓到一頭活的,這種史前魚能生活在一般魚類不能生存的深洞與幽黯的地下層。葛摩群島還有另一種獨特動物,名叫馬考〈macao〉的狐猴,只在其中一個名為馬霍(Mahor)的島上才有。這些島上還生長著稀有的水果蝙蝠與鳥類。
葛摩海是寇拉侃茲魚(coelacanth)的棲身處葛摩海是寇拉侃茲魚(coelacanth)的棲身處
這裡盛產製造香料的鷹爪和畢尼拉(一種香料作物),產量分別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故其得雅號“非洲香料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