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發展簡史(第四版)

《科學技術發展簡史(第四版)》是 2015年06月09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士舫,董自勵。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技術發展簡史(第四版)
  • 作者:王士舫、董自勵
  • ISBN:978-7-301-25465-3
  • 頁數:496
  • 定價:¥56.00
  • 出版時間:2015-06-09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書號:25465
  • 字數:528千字
  • 瀏覽次數:59
  • 版次:4
出版背景,目錄,

出版背景

本書按照古代、近代和現代的歷史順序,簡要介紹了兩千多年來中外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成就,涵蓋了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微觀到宇觀,從理論到實踐各個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重大的科學發現和具有重大的或劃時代意義的技術發明,展示了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的波瀾畫卷。 本書原則上遵循厚今薄古的原則,突出了現代部分,密切跟蹤科技發展的前沿,對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如能源問題、海洋問題等做了重點闡述,對生命科學、納米技術、3D列印技術等也都做了概述。 本書是作者在對三十多年來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編輯而成的,內容編排合理,觀點明確,邏輯結構嚴謹,資料翔實準確,語言通俗易懂。讀者不僅可以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而且可以發展發散思維,受到啟迪,淨化心靈,提高科學和道德素養水平。 本書是 一部信息量大、引人入勝、常讀常新、讀後必有所獲的高級科普讀物,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古代科學技術 第
一章 人類的起源和科學技術的萌芽
一 人類的起源 二 石器和弓箭
三 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發明
四 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
五 制陶技術和手工業的出現
六 冶金技術的出現與原始社會的解體
第二章 兩河流域、古埃及和印度的科學技術
一 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 二 天文學
三 數學 四 醫學 五 建築技術
六 手工業及其技術
第三章 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科學技術
一 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科學成就
二 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技術成就
第四章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
一 古代中國的科學成就 二 古代中國的技術成就
第二篇 近代科學技術
第五章 近代前期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第一次技術革命
一 近代前期科學技術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 哥白尼太陽中心說向宗教神學的挑戰
三 血液循環的發現及其對宗教的衝擊
四 經典力學體系的形成
五 數學的發展 六 第一次技術革命
第六章 近代後期的科學成就和第二次技術革命
一 天文學 二 地質學 三 物理學
四 化學 五 生物學六 第二次技術革命
第三篇 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與新興學科的建立
第七章 物理學革命
一 物理學革命的發端——X射線、元素放射性和電子的 發現
二 量子理論的創立及其早期發展 三 相對論的創立
第八章 核物理和粒子物理
一 原子核物理的產生和發展 二 基本粒子的發現及其理論探索
三 尋找和製造反物質 四 “太陽中微子丟失”之謎
第九章 現代天文學
一 現代天體演化理論 二 現代宇宙學
三 現代天文學的新發現和新假說
第十章 現代化學
一 元素周期律的科學闡述及發展 二 現代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三 化學鍵理論的建立和發展 四 晶體結構的測定及胰島素的人工合成
五 大氣化學和環境化學
第十一章 現代生物學
一 基因理論的建立 二 遺傳之謎的破譯
三 分子生物學的分支學科及生物改造工程的崛起
四 現代生物學研究的新進展
第十二章 生命科學
一 生命的含義、基本特徵及對其起源的探索
二 生命科學的含義、研究對象及其與生物學的異同
三 生命科學的分支學科及研究的主要課題
四 當今生命科學已取得的重大成果
五 生命科學發展的歷史及趨勢
第十三章 地球科學
一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其物理、化學性質 二 大陸構造理論
三 南極洲 四 地球科學研究的新成果 五 21世紀地球科學的發展戰略
第十四章 現代數學發展概況
一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二 運籌學 三 泛函分析
四 突變理論 五 數理邏輯 六 模糊數學 七 非標準分析
第十五章 環境問題與環境科學
一 環境和環境問題 二 環境污染 三 環境破壞
四 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 五 環境科學的興起
第十六章 橫斷科學——“老三論”、“新三論”
一 資訊理論 二 控制論 三 系統論
四 突變論 五 耗散結構論 六 協 同 論
第四篇 現代高科技
第十七章 電子計算機技術
一 電子計算機的產生 二 電子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三 電子計算機的演變歷史及發展方向 四 我國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概況
第十八章 現代信息技術
一 信息獲取技術 二 信息傳輸技術的主體——通信技術
三 網路技術 四 信息高速公路 五 我國信息化建設概況
六 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十九章 機器人
一 機器人的含義和原則 二 機器人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三 機器人的等級和分類 四 機器人發展的歷史簡述
五 國際上機器人研發的最新成果及我國機器人研發的狀況
第二十章 雷射技術
一 雷射及其產生的機理 二 雷射技術發展的歷史
三 雷射器的基本結構和種類 四 雷射技術的套用
五 雷射技術的前景
第二十一章 3D列印技術
一 3D列印技術的含義、技術支撐及工作原理
二 3D列印(機)技術的分類
三 3D列印技術的創新與突破
四 3D列印技術的發展歷史
五 我國3D列印技術的現狀
第二十二章 材料技術
一 材料及材料技術綜述 二 金屬材料
三 無機非金屬材料 四 高分子材料
五 新型複合材料 六 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
七 材料及其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二十三章 納米技術
一 納米和納米技術的含義 二 納米技術的套用
三 納米技術的發展及前景
第二十四章 能源技術
一 能源的含義和分類 二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回顧 三
世界常規能源資源儲量和開發利用情況
四 方興未艾的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 海洋能、核能、可燃冰、頁岩氣
五 世界能源消費預測及其對策
第二十五章 空間(航天)技術
一 空間(航天)技術的含義、特點和作用
二 空間(航天)技術的發展歷程
三 空間(航天)技術的基本構成和基本原理
四 空間(航天)技術的套用
五 我國空間(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及前景
第二十六章 海洋開發技術
一 什麼是海洋? 二 海洋資源概述 三 海洋開發技術
四 海洋開發高科技 五 我國海洋資源及其開發利用情況
參考書目 第四版編後記
第三版編後記 第一版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