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鼠麴草

秋鼠麴草

秋鼠麴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秋鼠麴草Gnaphalium hypoleucum DC.的全草。我國境內生長甚為普遍。具有祛風止咳,清熱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感冒,肺熱咳嗽,痢疾,淋巴結結核,外用治下肢潰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秋鼠麴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鼠麴草屬
  • :秋鼠麴草
  • 分布區域:我國境內生長甚為普遍
  • 採收時間:夏秋採收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附註,

別名

下白鼠麴草、白頭翁、大葉毛鼠麴草、碎米花、白頭風、火草、天水蟻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苦,性涼。

歸經

歸肺、胃、肝經。

功效

祛風止咳,清熱利濕。

主治

用於感冒,肺熱咳嗽,痢疾,淋巴結結核,外用治下肢潰瘍。

相關配伍

1、感冒:秋鼠麴草21g,生薑3片,水煎服。
2、咳嗽:秋鼠麴草30g,冰糖50g,水煎服。
3、下肢慢性潰瘍:鮮秋鼠麴草適量,紅糖少許,搗爛外敷。
4、刀傷:鮮秋鼠麴草杵爛外敷。(1-4方出自《中草藥彩色圖譜與驗方》)

用法用量

9-15g;水煎服。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鮮用或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莖直立,上半部有分枝,密被白色綿毛,漸向下,毛漸少。基部葉通常花後凋落,莖下部葉和中部葉較密集,葉片條形,長4-5cm,寬2.5-7mm,先端尖銳,基部耳狀半抱莖,下面密被白色綿毛,上面粗糙,或稍有柔毛,全緣。秋季開花,頭狀花序位於枝端,排列成傘房狀;總苞球狀鐘形,苞片多層,金黃色。外層苞片較短,外具白毛,內層苞片光滑,先端圓鈍。外圍雌花的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稍過之,中央數層為兩性管狀花,花管細長。瘦果長圓形,長約0.5mm,有細點;冠毛黃白色。

生長環境

生於草地、山坡、溝邊,我國境內生長甚為普遍。

附註

與本植物相近有同屬植物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D. Don.),植物較矮,高10-50cm,莖自基部即分枝;葉匙形,兩面密生白綿毛。夏季開花。效用類似,民間常混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