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亭

秋風亭

秋風亭坐落於巴東縣信陵鎮,距長江邊大約210米。最初的秋風亭(又名寇公亭)為北宋名相寇準任巴東知縣時所建,距今千餘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風亭
  • 又名:寇公亭
  • 相關人物:寇準
  • 地址:巴東縣信陵鎮
  • 初建:太平興國3年(978年)
歷史,結構,景觀,

歷史

寇準在任期間,改造窮鄉僻壤,為民造福,深得愛戴,被稱為“寇巴東”。太平興國5年後(978年),寇準任巴東知縣時在縣城內修建“秋風亭”、“白衣亭”(白衣亭後被毀壞),並親自在亭前植樹。經常登亭斌詩抒懷,秋風亭漸漸成為長江一帶巴東縣城內的人文歷史景觀。不少外來文人墨客必來拜謁。南宋末,巴東縣城由江北遷至江南的金字山北麓,明正德5年(公元1510年),秋風亭已“棟宇傾頹”,剛到任的巴東知縣盛杲遂將秋風亭及寇公祠,從江北舊縣坪城遷到江南的縣城內(即今秋風亭所在地信陵鎮),翌年竣工,盛杲親自寫了《重修寇公祠記》。當時秋風亭附近建有多座寇公祠建築,具有相當規模。後來秋風亭又經歷了清康熙初年、嘉慶初年、嘉慶21年、同治5年多次修復。清光緒24年(公元1898年),知縣朱祖蔭又重修秋風亭。
秋風亭

結構

秋風亭為木質穿架結構,分上下兩層,赤柱彩瓦,雕樑畫棟,四角攢尖頂,檐下各鑲有木雕龍頭,睜目含珠,栩栩如生,內外各由四根朱漆木柱支撐,高三丈余,登亭遠眺,浩浩長江東去,景色極為壯觀。現存秋風亭系此時重建之物。1991年再次經過維修,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江三峽庫區175米線以下,將在2009年前隨其他文物搬遷至新縣城巴東長江大橋東側雲沱古建築搬遷恢復工程保護區內。

景觀

秋風亭自建成以來,歷代名流逸士多有題詠,北宋詩人、御史中丞蘇轍詠《秋風亭》詩云:"人知惠公在巴東,不知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處,江亭依舊傍東風。"南宋詩人陸游更是對秋風亭情有獨鐘。他赴夔州路過巴東曾兩次泊舟登亭遊覽,留下《秋風亭》詩兩首。其一:"江水秋風宋玉悲,長官手自葺茅茨;人生窮達誰能料,蠟淚成堆又一時。"其二:"寇公壯歲落巴蠻,得意孤亭縹緲間;常依曲欄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遺民雖盡猶能說,老令初來亦愛閒;正使官清貧至骨,未防留客聽潺潺。"後陸游在《入蜀記》中再次讚譽秋風亭:巴東勝景"大勝秭歸,有秋風亭,天下幽奇絕境"。
來到巴東,不可不登臨秋風亭。佇立亭中,觀四面風景,只見山巒迭翠,大江橫流,山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站在寇準曾經站過的地方,似可領略到這位賢臣良相憂樂天下,濟世濟民的情懷。在巴東,最出名的風景應該是神農溪,若有時間的話可以去試試神農溪漂流。所沒有時間就還是繼續上行,去領略巫山的幽深秀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