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詞

《秋夜詞》是南宋詩人謝翱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前兩句用“山外山”、“樹邊樹”的視覺形象引發國破家亡的愁怨和遺恨;後兩句詩人緊承前語,針對元代統治者發出的反抗心聲,揭示出詩人自己與元朝統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題。全詩以淺近通俗的語言,生動質樸的比喻,率直地表示亡國之恨,字字咬牙,句句切齒,有顛倒乾坤,截斷眾流之氣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夜詞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五言詩
  • 作者:謝翱
  • 作品出處:《全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夜詞
愁生山外山1,恨殺樹邊樹2
隔斷秋月明3,不使共一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山外山:山外之“山”,暗喻被元軍占領的一片混亂的江山。
2.樹邊樹:同山外山一樣暗指。
3.隔斷:隔絕、遮斷。秋月:此處借之表達願望,代指外邊的世界。

白話譯文

座座山峰愁情不斷,株株樹木遺恨無限。
請隔斷這秋月的光輝,宋朝的遺民與新貴們不共戴天。

創作背景

謝翱生當南宋末年,是一位堅貞不渝的愛國詩人。元兵破宋時,他率鄉兵投奔文天祥,任諮議參軍。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後,謝翱隱姓埋名,漫遊東南,不時抒發持志不屈、懷戀故國的思想感情,表現出高尚的氣節。《秋夜詞》就作於此時,是這種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小詩,其用淺近通俗的語言,生動質樸的比喻來感受秋夜,率直地表現作者的亡國之恨,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二句作者為了表現胸中的“愁和“恨”,不是採取怒髮衝冠式的直接表露,而是借物寓懷,以一種環境襯托的比喻手法,巧妙地用“山外山”“樹邊樹”的視覺形象引發國破家亡的愁怨和遺恨。這裡的“山”“樹”,不僅指自然的“山”“樹”,更寓意元兵占領的一片渾濁世界。山、樹本可使人賞心悅目,然而在亡國遺民眼中,只能勾起無限的愁和恨。
第三、四句緊承一、二句,詩人構想,如果眼前的山和樹能夠隔斷秋月的光明,照我就不照他,照他就不照我,使我和他“不共一處”。這樣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出詩人自己與元朝統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題。詩人雖未明言同誰“不共一處”,不過,從詩人所寫“無處堪揮淚”(《書文山卷後》),“我愁無地可耕漁”(見《宋遺民錄》)等句,則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滅宋的元代統治者,使詩人陷入“無處”“無地”的厄運,所以詩人在月色如銀的秋夜,迸發出的愁恨,不能僅僅看作是個人的恩怨。確切地說,全詩乃是針對元代統治者發出的反抗心聲,誓欲隔斷明亮的秋月,雖然想隔斷秋月的光明,事實上卻是不可能的,但詩人不願與元代新貴們“共一處”,其態度之堅決,氣節之堅貞,給讀者以強烈的感受。
前人評謝翱詩曰:“所作歌詩,其稱小,其指大,其辭隱,其意顯,有風人之餘,類唐人之卓卓者。”(《謝翱傳》)此詩即可見詩人風格之一斑。

名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錫厚:“愁生山外山,恨殺樹邊樹。”這兩句詩簡潔明快,對仗工整,取景設喻又非常淺近貼切。山、樹本可以使人賞心悅目,而在孤臣遺民眼中,只能勾引起無限的愁和恨。它同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的名句相比,雖然不如杜詩之工,但是移情於物,托景寄情,從而抒發強烈思想感情的表現手法,還是頗有特色的。(《宋詩鑑賞辭典》)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胡傳志:此詩字字咬牙,句句切齒,有顛倒乾坤,截斷眾流之氣魄。秋夜之恨,幽冷奇卓,驚泣鬼神。愈顯作者剛烈英武之氣,與某些遺民詩人之沖淡哀怨迥然不同。(《宋詩精華》)

作者簡介

謝翱畫像謝翱畫像
謝翱(1249—1295年),南宋長溪(今福建露浦)人,字皋羽,號晞髮子。做過小官,家裡很有錢。元兵南侵時,文天祥號召各地起義,他散去家財,招募鄉兵,參加文天祥的軍隊,擔任諮議參軍之職。南宋亡後,隱居桐廬嚴子陵釣魚台。著有《晞髮集》《天地間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