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晾

禾晾

也叫“禾穗”。侗族農村特有的晾曬禾把(谷穗)的木架。流行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禾晾
  • 別稱:禾穗
  • 民族侗族
  • 釋義:晾曬禾把(谷穗)的木架
  • 流行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
  • 形狀象:漢族地區的牌坊
形狀象漢族地區的牌坊,頂部兩邊蓋上一尺寬的人字形杉木皮檔雨。通常建在寨旁、溪邊。晚秋稻穀成熟,人們將稻穗剪摘,剝去外葉留下一尺多長的禾桿,約五公斤捆成一把,放在禾晾上風乾後入倉。喝無人看守,也不會失竊。
禾晾是侗鄉獨有的奇景,一進入侗寨在溪水塘邊或綠樹樓旁,有一排排高達4米的大木架,整齊地圍寨而立。大木架由兩根粗大的杉木柱和兩根穿方構成,穿方中間橫穿看一二十根由圓木組成的可以活動的桁條,禾晾的頂部由杉木皮成人字形蓋在兩邊。
侗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多是高寒山區,以務農為主,多種植糯禾、黃粟、糝子等。侗族人民不但勤勞,而且有珍惜糧食的好傳統,當收穫季節到來時各家各戶都選擇寨邊日曬時間長、通風良好的地方,起牌立架,專門用作曬禾把和黃粟、糝子穗。由於侗族人素來團結友愛,所以他們立的禾晾一個挨著一個,一排接著一排,一直把溪塘邊和寨子旁圍了起來,構成了一個連心架。它們沿溪環寨,構成了一派雅致的田園風光,當秋收時節禾晾上掛滿了沉甸甸、黃粲粲的禾把時,又好似給侗寨圍上了一條金色的長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