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理小故事:平常心是道

禪理小故事:平常心是道

禪燈主編的《平常心是道(禪理小故事)》從禪宗典籍中選取了200餘個有較高代表性和趣味性的禪宗小故事,用簡練而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敘述,並對其作注釋與解讀。

故事大多短小雋永,富有哲理。尤其文末的點題之語更是直人心扉,使那些為生活碌碌而忙的人們懂得領悟平常心的可貴。讀罷掩卷長思,細細回味,亦能悟出一些人生的真意,感受心靈的滌盪。對那些喜愛禪的讀者而言,《平常心是道(禪理小故事)》不失為一本難得的佳品。

基本介紹

  • 書名:禪理小故事:平常心是道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頁數:206頁
  • ISBN:7313074158, 9787313074157
  • 作者:江雨
  •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人心嚮往快樂無憂,期盼日日是好日,從側面反映了現實世界仍有諸多煩惱。明月依舊,萬象更新。
今天的社會已與唐宋時代有了很大不同。然就人的心理、情緒而言,古今仍有許多相通之處。今人也會遇上煩惱事,也會鬱悶犯愁而希求解脫,希求獲得一份安寧和愉悅。且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競爭加劇,勞作日益複雜,思維日益細密,現代人常處於焦慮、緊張之中,更加需要精神調節。讀一點禪,體會禪的平常心,對我們也許會有益處。

圖書目錄

自家寶藏:心佛
佛性無差別/003
自家寶藏/004
空中一片雲/005
布毛示法/006
佛頭著糞/007
一二三四五,足!/008
不瞎不聾不啞/009
百夏又有何用/010
我也作佛/011
漢國主人/012
火與火/013
床這邊是什麼?/014
出門便是草/015
老和尚與小和尚/016
別再折騰/017
原來大王還沒到/018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019
騎牛回家/020
上樹前後/021
座位/022
天下大禪佛/023
認識真我(六則)/024
心花頓發:禪悟
大庾嶺/031
鰲山成道/033
燭滅眼亮/035
擊竹悟法/037
沒吃早粥肚子餓/039
原來尼姑是女人/040
丙丁童子來求火/041
炭火機緣/043
獵犬與羚羊/044
大有人說法/045
浩浩紅塵,常說正法/046
當朝皇帝/047
謝大眾印證/048
兩件公案/049
牧牛三喻/050
超越語言
沒啥好說/053
騰騰和尚與則天皇帝/054
打地和尚/055
莫道無語,其聲如雷/056
為蛇畫足/057
無處開口/058
公牛生崽/059
得力句/060
名師高徒/061
你們都識字/062
近則不問,問則不近/063
借/064
說與做/065
了翁注禪/066
拙妻也可住庵/067
平常是道
指示心要/071
教壞童子/072
天氣寒冷,路途保重/073
飢來吃飯,困來即眠/074
上齋堂吃飯/075
園頭代語/076
禪與棕櫚樹/078
小心火/079
你也見,我也見/080
處處有禪/081
雲在青天水在瓶/082
蹺腿的意圖/084
善慧放魚/085
講不清楚/086
供養羅漢/()87
南泉與行腳僧/088
紅爐白雪,融成一片
一視同仁/091
三等接待/092
你無佛性/093
萬卷書擱哪兒/094
有與無/095
又是一粒/096
如何是你?/097
害怕人笑/098
這個與那個/100
凡聖兩忘/101
趙州茶/102
紅爐一點雪/103
圓悟一拳/104
竹篦/105
瓶中鵝/106
放下什麼/107
米里有蟲/108
寸絲不掛/109
木偶戲/110
蝦蟆與老茄/111
就在目前/112
落到這般田地/113
電光石火,禪家機鋒
子湖狗/117
不肯承當/118
法眼雪亮/119
一柄劍與一車劍/120
文偃三敲門/121
一滴也不配喝/122
德山棒/123
有道理與無道理/124
高手/125
是你有這個/126
婆子燒庵/127
惟儼退銀/128
殺人箭與活人箭/130
我狂已醒,君狂正發/131
太守更危險/132
禪師貴姓/133
可惜麵糊/134
自由自在/135
白日尿床/136
哭/137
臨濟問路/138
智者的開拓
丹霞燒佛像/141
不拜佛祖/142
別動這棵/143
金屑雖貴重,不可落眼中/144
但吃肉邊菜/145
有一人不受戒/146
文喜遇仙記/148
坐禪/150
打發閒神野鬼/151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153
種田吃飯/154
菩薩子,吃飯來/155
悟者的涅槊
歸去也/159
口病/160
無聲三昧/161
就要出發/162
出行須擇日/163
倒立而逝/164
就是這個,並非其他/165
莫曉師伯/166
法堂倒/168
最後一句/169
臨濟喝/170
師徒真誼
大雄山下一隻虎/173
‘梅子熟啦/174
兩年獨處/175
真心參禪/177
禪法傳承/179
賊父賊兒/180
不說破/181
師徒真誼/182
夏安居之前/183
磨頭的故事/185
千古禪燈
拈花微笑/189
立雪斷臂/190
本來無一物/192
磨磚作鏡/194
挑明法眼/195
溈山主人/197
臨濟三頓棒/199
轉讀佛經/201
浙江上座/202
一切現成/204
禪太多/206

文摘

認識真我(六則)
【總提示】
禪家提倡認識自我,自我為主,這個“我”並非色身之我,而是
真我。
色我生死病老,煩惱相逼,虛幻不實,轉眼無常。
真我清淨無染,安寧自在,超脫生死,真實永恆。
對此真我,禪家有種種稱呼:主人公,無位真人,無事道人,有
一人,那一人,本來面目,自家寶藏,以及各種具體場合中的代稱隱
指,等等。
這都反映了禪宗對於生命真實和心靈本質的勇敢、深入的探索,
對於擺脫人類種種痛苦、煩惱、焦慮不安而進行的引人注目的實踐。
1 從生至死,就是這個
靈默是毗陵(今江蘇常州)人,他是在江西馬祖那兒受具足戒,
成為正式僧人的。後來外出遊方,來到湖南石頭和尚的禪院。剛
向和尚行過見面禮,靈默便說:
“請和尚不必多言,只說一個句子,能讓我契悟,就留在這兒;
不能的話,我就往別處去啦!”
石頭和尚端然而坐,望著這位新到的年輕僧人,雙眼炯炯有神
地沉默著。
靈默見和尚並無反應,心想,常聽人說湖南石頭如何了得,看
來並無奇特,不過如此。
於是,收起坐具,背上包袱,轉身便往法堂門外走去。還未跨
出門檻,只聽得身後和尚猛喚一聲:
“閣梨!”(對僧人的稱呼)
靈默不由自主地回頭張望。
和尚說:“從生至死,就是這個。回頭轉腦幹什麼!”
此言直透靈默心底,他當下便徹底省悟了。
【點題】
認識了真實的自我,整個生命過程便充滿生機,充滿信心,不
再動搖,不再猶豫。
這便是石頭言句中呈示的機鋒。
2 他悠閒著哩!
道楷在義青禪師的啟示下省悟之後,便留在禪師的法會裡,後
來被委派作典座(負責做飯和清潔工作)。有一天,道楷在走廊上
遇見禪師,連忙上前行禮請安。禪師看他兜著圍單,高卷著袖管,
就慰問道:“廚房事務很辛苦吧?”道楷忙稱:“不敢!”
“在煮粥呢,還是蒸飯呢?”禪師關心地問。
“人工淘米燒火,行者煮粥蒸飯。”(人工、行者都是寺院中的
雜役)
“那你乾什麼?”
“謝和尚慈悲,讓他悠閒著哩!”
禪師點頭稱是。
【點題】
真我無事無為,安閒自在。
3 替他東奔西走
有一天,惟儼禪師在菜園裡遇上弟子曇晟,便問他:
“乾什麼來,曇晟?”
曇晟停下腳步回答:“在擔糞哩,老師。”
禪師走近了,悄聲問:“那個人呢?”
“在。”
“你如此來來去去的,為了誰?”
“替他東奔西走罷。”
禪師繼續考問道:“為何不讓他同行?”
“行走、挑擔與他有什麼關係?”曇晟心領神會地回答。
4 替他拿碗握筷
上堂時,一位新到的行腳僧上前參拜,惟儼禪師問他:“從哪
兒來?”
“南泉。”僧人回答。(南泉是當時著名的禪院,在今安徽貴池—帶

“在那兒待了多少時間?”
“從冬到夏。”
禪師笑著打趣道:“喝了那么多泉水,都成了一頭水牯牛啦。”
行腳僧領會禪師的意思,從容地回答說:
“不,雖然待在那兒,卻從沒有吃過他們的粥飯。”
“喝了一年的西北風嗎?”禪師突然發問。
行腳僧向前跨了一步,胸有成竹地低聲道:“和尚別搞錯了,自
有人為他拿碗握筷哩!”
禪師讚許地點點頭。
5 主人公
五代時候的師彥,從全豁禪師那兒悟法之後,棲止於台州(今
浙江臨海一帶)的瑞岩山。
他常常坐在庵舍前的一塊巨石上,自喚自答——
喚:主人公!答:在!
喚:警醒著點。答:唉!
喚:日後別受人矇騙。答:是!
【點題】
自喚“主人公”,時時自我警醒,這是禪者在省悟之後所下的
“護持”(維護鞏固)功夫。
6 唯有一真實
惟儼自17歲上出家之後,數年如一日地研習經論,嚴守戒律,
刻苦自勵,精進不懈。
有一天,他掩卷嘆息,自言自語道:“大丈夫理應擺脫束縛,自
我清淨,豈能終日沉溺於瑣屑的條文字眼裡呢?”於是背起缽囊,去
參謁石頭希遷禪師。
見著希遷禪師後,惟儼便道:“經論、戒律我已初步了解,只是
常聽到南方禪師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對此實未明了,請和尚
慈悲指示!”
禪師說:“這樣也不行,不這樣也不行,這樣不這樣都不行。你
怎么樣呢?”
惟儼茫然不解。
禪師仔細地望了他一會說:“上座的緣分不在這裡,到馬大師
那兒去試試吧。”
於是,惟儼離開南嶽衡山,跋山涉水,來到江西馬祖道一禪師
的法會中。參拜之後,惟儼又提出了“見性成佛”的問題。馬祖端
詳著面前的年輕人,沉默有頃,然後對他說:
“我有時讓他揚眉瞬目,有時不讓他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
是對的,有時揚眉瞬目是不對的。你怎么樣呢?”
惟儼這一聽,頓時契悟了。連忙向禪師行禮致謝。馬祖問:
“你體會到了什麼道理?”惟儼答道:“弟子在希遷禪師那兒,真好比
是蚊子上鐵牛啊。(見提示)”馬祖點點頭,囑咐他:“既然如此,善
自護持!”(維護鞏固悟心稱為護持)
自此,惟儼便留在法會中。侍奉老師。
三年之後的一天,馬祖問道:“惟儼,近日有何體會?”
“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惟儼立即回答。
馬祖聽了,滿意地笑著說:“你如今的見地,可謂是協和心體,
布於四肢。既然如此,你可以離開這裡,去他處住山(即住持寺
院)啦!”
【點題】
希遷與馬祖啟發惟儼的兩段機語都落腳於識破色身、明悟真
我。若不明悟真我,一切作為都有盲目性;明悟了真我,則一言一
行,揚眉瞬目,無不自由自在,無不契合道法。
蚊子上鐵牛:蚊子停在鐵牛上,無下嘴之處,喻指玄妙禪法無
法用語言表述,也無法根據語言去理解。
P24-28

序言

讀一點禪
禪燈
讀一點禪,增添一份人生的自信
晚唐時候的本寂禪師,法號為曹山,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之
一。有個僧徒慕名來參拜曹山,並問:“古代高僧說:人人都有,人
人具足。請問大師,弟子身處凡塵,是否也有、也具足呢?”曹山說:
“伸出手來。”僧徒莫名其妙,伸出了一隻手。曹山握住他的手腕,
認真地數起手指來:“一,二,三,四,五。足!”
故事裡的“具足”是具備充足的意思,“人人具足”是禪家常語,
意謂每個人都充分具備了成佛的一切條件。成佛是參禪的目標,
那個僧徒對於自己能否成佛顯然心存疑慮。
瞧,你的手也有五隻手指,與佛手一樣。禪師用最普通的事實
說明了“人人具足”的道理,幫助他解除了疑慮。
今天的一般人自不會將宗教性質的成佛作為人生目標,然而
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解放,理應有崇高的追求。事實上,許多
人胸有遠大志向,千萬青年期盼做事業的成功者。在工作不順利
的時候,在競爭場中處於下風的時候,在多年奮鬥一朝失敗的時
候,在煩悶疑惑氣餒心灰之際,你不妨伸出手,數數自己的手指:
一,二,三,四,五。足!
你也許會受到啟示,找回自信;也許會猛然警醒,躍身而起,充
滿再搏奪勝的勇氣。
唐代僧人法常去江西參見著名禪師馬祖道一,提出了禪者最
感興趣的問題:
法常問:“如何是佛?”
馬祖答:“即心是佛。”
法常一聽,當即大悟了。後來他住持明州(今浙江寧波一帶)大梅
山,也成了著名禪師。
禪宗在中唐時代提出“即心是佛”,很快成了膾炙人口的禪語,
其語意為“心就是佛”或“此心就是佛”。大意謂人人具有平等的佛
性,佛性便是心,故心便是佛,領悟了這個道理,便“見性成佛”。這
就是說,不須向外尋求佛法道理,佛法就在各人自己心中。晚唐五
代的道希禪師這樣回答學人:
學人問:“如何是正真道?”
道希答:“騎驢覓驢!”
自己騎著驢子,卻又到處尋找驢子,這不是很可笑嗎!“即心是佛”
和“騎驢覓驢”從正反兩個方面告誡學人:必須充分地重視自我,確
立自我在參禪學道中的主體地位。
印度傳來佛教思想的同時,也傳來了佛教歷史和佛教神話中
的一大批佛祖神祗。這些佛祖神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天上地
下,無處不現,隨時可給人們帶來幸福,造成災難。於是,教徒們惶
恐顫慄,頂禮膜拜。人性的懦弱化為盲目的迷信,精神的重壓造成
人格的屈從。在這種情形下,禪宗響亮地提出“即心是佛”,不啻是
三月春雷、久旱甘霖呀!“自古至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百丈
懷海語)大師的論斷不啻是打開廣大教徒沉重精神枷鎖的金燦燦
的鑰匙呀!就在這種時候,我們又聽到了另一位禪界大師宣鑒的
呵佛罵祖聲:
我對先祖的看法就不是這樣!這裡沒有什麼祖師佛聖,
菩提達摩是老臊胡,釋迦牟尼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挑糞漢。
對先佛先祖痛快淋漓的否定,表現了禪師對於自心是佛,對於現實
人生十足的飽含激情的信心。中晚唐時代出現的呵佛罵祖的禪家
施設,實際是對“即心是佛”觀點的補充與回響,是從另一角度幫助
學人解除執著和疑惑,堅定自參自悟自成佛的信念。
五代時期的智洪禪師這樣回答僧徒的提問:
僧徒問:“如何是佛?”
智洪答:“即汝是。”
即汝是:你就是!這是值得玩味的禪語,從“即心是佛”的一般判斷
發展到了“即汝是佛”的具體肯定。超越一切參學修道過程,直指
每個普通人當下是佛。鼎盛時期的禪界擁有一批傑出的思想者,
此時禪思想的鋒芒已在客觀上越出了宗教修行的界限,一定程度
地揭示並肯定了人的至尊地位與崇高價值。聯繫禪家對打坐拘
束身心的批評及提出隨心適性的平常心理論,可以看出,優秀禪
師已把對人本身的關注納入自己的思考範圍。它不僅具有宗教
革新意義,而且具有更深刻更廣泛更積極的人類文明意義。如果
每一個人都能真正認識自身的寶貴价值,無疑會從根本上樹立起
崇高的人生信心,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建設美好富足
的精神與物質文明,而每個建設者必然會是事業有成理想如願的
高尚的人。
讀一點禪,領受一份創新的勇氣
禪宗雖以“禪”名宗,卻反對傳統的坐禪修習的方式。南嶽系
始祖懷讓大師說:
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
六祖慧能則抨擊“長坐不臥”的修行法門“是病非禪”。他責問:“長
坐拘身,於理何益?”馬祖道一(709~788年)和石頭希遷(700~790
年)以下,禪林又興起不讀佛經的風氣。《臨濟語錄》里記載著這樣
一則故事:
有一天,王常侍來禪寺訪問,和住持義玄禪師一起參觀僧
堂。常侍問:
“這一堂僧人讀經嗎?”
“不讀經。”義玄答。
“學禪嗎?”
“不學禪。”
常侍十分疑惑地問:“經又不讀禪又不學,究竟乾什麼?”
禪師充滿信心地回答說:
“他們都能成佛作祖的!”
不用拘束身心地坐禪,不用長年累月地讀經,當修行者們從這一系
列僵硬死板的形式桎梏中解放出來,他們的心靈是多么舒適輕快,
多么活潑自在!“一念若悟,眾生是佛。”(慧能語)如此隨心適性、
簡捷易行的頓悟解脫禪法,怎么會不吸引社會各層次的廣大民眾
呢!歷史已經證明,禪宗的勇於改革造成了它數百年的興盛局面,
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今人讀禪,啟發多多!
細讀唐宋時代的禪語,隨處可發現新鮮的東西,可以感受到禪
者不甘守舊、樂於創新的精神。
唐代中葉的禪僧曾經精心編制了“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美
妙傳說,將禪宗的源頭推溯到如來佛的身上。此時的永嘉玄覺禪
師(665~713年)也在他的禪學長詩《證道歌》中歌詠過“如來禪”: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六度萬行:指一切修
行解脫法門)
詩句的思想與拈花微笑故事的旨意是一致的。但到了晚唐時候,
禪林又否定了前人肯定的“如來禪”,轉而推崇更新鮮的“祖師禪”
了。慧寂禪師(814~890年)就曾這樣批評他的師弟智閒:
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這顯然是因為從中唐到晚唐,五家創立,各具宗風特色,機鋒妙語,
一時遍播禪林。禪宗不斷推出新的思想,“祖師禪”的稱呼更適合
新的禪法。
因循守舊不是禪的性格,正如五代時期同安常察禪師在他《塵
異》詩中大聲詠唱的:
丈夫自有沖天氣,莫向如來行處行!
在禪宗正式形成宗派之前,東晉的著名僧人竺道生已經表達
過眾生皆有佛性、頓悟成佛的觀點。禪宗繼承發展了這一思想,明
確提出“即心是佛”,並把它作為“悟”的主要內容,逐漸成了廣大禪
僧的修行實踐。從現知的文獻記載來看,“即心是佛”的提法出現
於唐代中葉。中唐以後的禪師語錄中,又頻頻出現了“即汝是佛”
的提法(例見上文)及類似的禪語,將教義上的一般命題化為教徒
個人的參悟方式。晚唐的義玄禪師(臨濟宗始祖)對聽法者說:
你欲得識祖佛么?只你面前聽法的是!
意謂站在這兒聽法的就是祖師,就是佛。五代的文益禪師(法眼宗
始祖)這樣啟發他的弟子慧超:
慧超問:“如何是佛?”
文益答:“汝是慧超。”
你慧超本身是佛,何必再問“如何是佛”!北宋初期道齊禪師的答
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人問:“如何是佛?”
道齊答:“汝是阿誰?”
“阿誰”即誰(“阿”是前綴)。禪師的意思很清楚:你不就是佛嗎

“如何是佛”是禪家的常用“問頭”(問題),禪師們的答語從“即
心是佛”到“汝是阿誰”,讓我們感到禪旨越來越明白,越來越具體,
越來越親切。一代又一代的禪師用他們機智尖新的言辭,顯示出
禪思想的不斷演進和勃勃生機。
以上只是力求通俗的舉例性的說明。可以概括地說,從唐代
中葉至晚唐五代,禪宗經歷了富有個性的崛起(以慧能及其弟子神
會等為代表)、不斷推陳出新的發展(以馬祖、石頭及其一、二傳弟
子為代表)和五家競起、門風各異的隆盛(以五家創立為標誌)三大
階段。在兩個多世紀的時間中,禪宗完成了極為出色的“三級跳”,
一舉奠定了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今人查尋其歷史演進,可
以獲得不少超越宗教的啟迪。
讀一點禪,看“腳跟下”,持平常心
優秀的禪思想家不僅富有創新激情,而且具備崇尚實際的
精神。
有人問楊岐派創始人方會禪師:“怎樣學習佛祖的教說?”禪師
回答:“腳跟下!”
雲門宗禪師重元對弟子們說:
福勝一片地,行也任你行,住也任你住。步步踏著,始知
落處。若未然者,直須退步,腳下看取!(福勝:禪師住地名
稱。看:含有注意、留神之意。取:助詞,無實義)
“腳跟下”、“步步踏著”、“腳下看取”,禪師們用這些極普通的言語
啟示學人注重目前,參悟目前。
黃龍派第二世傳人祖心禪師曾經說過:
如果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
如果只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無眼。
上文已經談過禪宗極力提倡自心是佛、重視自我,祖心禪師將重視
目前與重視自我相提並論,並且形象地比喻成如同眼和足一般的
重要,這是極富啟示意義的。人如無眼,漆黑一團;人如無足,行之
不遠。禪之所以能洞察心靈,指出“即心是佛”,能傳播於天下,綿
延於後世,正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眼和足呀!
唐代懷海禪師住持江西百丈山,他規定禪僧必須經常參加勞
動(禪家稱作“普請”),並且以身作則,雖然年事已高,也堅持和僧
眾一起幹活。有一次,一位僧人實在不忍心,就悄悄地把懷海老人
的勞動工具藏了起來。懷海無法幹活,就拒絕進食,他說:“一日不
作,一日不食。”那個僧人只得把工具還給了老人。懷海把禪僧必
須參加勞動作為寺院制度寫入著名的《百丈清規》(又稱《禪門規
式》)。這一做法迅速地推廣到各地禪寺,並為後世禪林仿效。
佛教僧侶長期讀經坐禪,勢必脫離勞動,依賴政府和施主供
養。一旦社會經濟惡化,佛僧的生活來源便趨枯竭。這是晚唐五
代社會動盪、經濟蕭條時期,佛教其他各宗派紛紛衰敗,惟獨禪宗
農禪並作,自食其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繁盛興旺的重要原因。
主動地適應環境,貼近生活,禪宗在此存亡之秋表現了超越倫等的
生存智慧,因而形成了禪門又一特色。
馬祖道一及其弟子百丈懷海等一批禪僧所組合成的洪州宗提
倡並實行農禪結合,不僅具有現實生存意義,也有其禪法理論基
礎,這就是處處有禪,“頭頭是道”(頭頭:事事,處處),“浩浩紅塵

常說正法”,“鐘聲雀噪,可契真源”。洪州宗的禪師們適時地提出
了“平常心”的原則:
馬祖道一:“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
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如今行住坐臥、
應機接物儘是道。”
從諗問:“如何是道?”
南泉普願答:“平常心是道。”
梵日問:“如何即成佛?”
鹽官齊安答:“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莫作佛見菩薩見,平
常心是道。”梵日言下大悟。
上引三則是較早表述“平常心是道”的語錄。普願和齊安都是馬祖
道一的弟子,洪州宗的重要禪師。普願的弟子景岑關於“平常心”
有一則著名的闡說語:
僧徒問:“如何是平常心?”
景岑答:“要眠則眠,要坐則坐,熱則取涼,寒則向火。”(向
火:烤火)
“平常心是道”是禪宗發展期的重要思想。它既是修行者日常行為
的原則,也是禪師啟發學人獲得頓悟的“話頭”(機語),如上引語錄
中梵日就是如此“言下大悟”的。禪僧省悟之後,按禪家的說法,須
要“保任”,即保持、維護。該如何保任呢?也須有平常心。道悟禪
師是這樣告誡他的弟子崇信的:
崇信省悟後問:“如何保任?”
道悟答:“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凡心”即平常心。“任性逍遙,隨緣放曠”是對“凡心”的具體說
明。
平常心理論是對頓悟說的重要補充。既是頓悟成佛,那必然
是短暫片刻甚至是剎那間的事。在這之前與之後,則須以平常心
看待日常的修習及各種事為。洪州宗重要禪師大珠慧海這樣
答問: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慧海答:“用功。”
問:“如何用功?”
答:“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餓了就吃飯,要吃飯就得種糧食。楊岐方會禪師曾說:
楊岐無旨的,栽田博飯吃。(旨的:指禪法宗旨。博:換)
田頭溪邊,處處道場,運水搬柴,無非妙用。禪家以平常心理論將
參禪悟道和勞動自給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本宗的生存發展找到了
思想上與物質上的共同支撐點。
平常心理論中的適性、隨緣、著眼目前、處處是道等觀念,不僅
具有豐富的哲學意義,而且還有隨時調諧精神狀態的功能。
唐代的金牛禪師是馬祖道一的弟子,他住持寺院後,經常親自
下廚做飯,供養眾僧。每當開飯時,他抬著飯桶,“到堂前作舞,呵
呵大笑,曰:‘菩薩子,吃飯來!’”
這是一則生動的禪林故事,洋溢著禪僧的樂觀精神。只有將
日常勞作與為大眾服務看成平常、快樂的事,才會有如此充滿歡喜
的動作言句。北宋懷璉禪師說:
但知十二時中平常飲啄,快樂無憂。(十二時:指一整天。
飲啄:謂生活安然適意)
指明平常心可以帶來快樂無憂的感受。
雲門宗始祖文偃禪師有“日日是好日”的著名機語,南宋女禪
師妙總對此句的闡釋是:
日日是好日,佛法世法盡周畢。不須特地覓幽玄,只管缽
盂兩度濕。(缽盂兩度濕:寺院規矩,每日兩餐)
這就是說,無論出家還是在俗,都應懷有平常心,如此便可體會到
日日都是好日,自然也便日日都有一份好心情了。平常心帶來的
快樂,不是一時的情緒變化,而是在此種哲學思想指導下,對人生
世界作總體觀照,因而形成一種持久恆常、安然樂觀的心境,故日
“日日是好日”。
人心嚮往快樂無憂,期盼日日是好日,從側面反映了現實世界
仍有諸多煩惱。明月依舊,萬象更新。今天的社會已與唐宋時代
有了很大不同。然就人的心理、情緒而言,古今仍有許多相通之
處。今人也會遇上煩惱事,也會鬱悶犯愁而希求解脫,希求獲得一
份安寧和愉悅。且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競爭加劇,勞作日益複雜,
思維日益細密,現代人常處於焦慮、緊張之中,更加需要精神調節。
讀一點禪,體會禪的平常心,對我們也許會有益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