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堂鄉

禪堂鄉

禪堂鄉政府位於靈城正北17公里處,東隔新濉河與馮廟相望,南與靈西、虞姬兩鄉接壤,西與楊疃毗鄰,北與澮溝鎮相連,靈雙路穿境而過,鄉村道路四通八達,交通運輸便利,地理條件優越。全鄉32個行政村,96個自然莊,213個村民小組。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95.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68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禪堂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
  • 郵政區碼:234228
  • 面積:95.3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368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鄉鎮簡介,人口,行政轄區,產業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鄉鎮企業,計畫生育,社會事業,

鄉鎮簡介

禪堂鄉是1992年新設立的鄉,位於縣城東北,鄉政府所在縣城17公里,東靠馮廟鎮,西鄰楊疃鎮,南倚靈城,北接澮溝,尹集兩鎮,201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鄉為狹長平原地帶,呈東南西北走向,面積9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96個自然莊,276個村民小組,人口48302人。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為主。

人口

2017年,禪堂鄉常住人口43682人。

行政轄區

產業發展

種植業

禪堂鄉圍繞“保糧、穩棉、擴經”的思路,積極開發“兩高一優”種植業。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多條農業產業化體系。1999年全鄉糧經比6∶4,複種指數2.0,糧食播種面積9.5萬畝,實現糧食總產3.7萬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9萬畝,實現產值3700萬元。人均收入1830元。2000年,全鄉糧經比例達到5.5∶4.5,複種指數2.0,擴大種植花生面積2萬畝、棉花1.5萬畝、瓜菜2萬畝、油菜0.8萬畝。3.8萬畝小麥大獲豐收,總產1.52萬噸,油菜總產達0.11萬噸。由於加大了科技投入,農村經濟獲得了較快發展。全年糧食總產量3.9萬噸,增長5.5%,經濟作物8.2萬畝,實現產值3900萬元。僅種植業一項就比1999年總產值增長了7.5%。

養殖業

科學飼養技術的推廣,使經濟效益迅速提高,大大調動了農民科學養殖的積極性,出現了鄉良種牛育肥場。司廟、大吳、創業村的養豬,周楊村的養雞,磙橋村養牛等典型,推動了全鄉養殖業的快速發展。1999年,全鄉大牲畜存欄1.2萬頭,出欄0.35萬頭。生豬存欄2.4萬頭,出欄3.2萬頭;小山羊存欄3.5萬隻,出欄2.8萬隻;家禽存欄40萬隻,出欄35萬隻。肉蛋產量6800噸。發展養殖專業村3個,戶均出欄生豬25頭,養殖大戶30個。鄉養殖場上半年養殖小梅山母豬30頭,三元雜交母豬20頭,大約克種公豬1頭,育肥豬220頭,出欄三元雜交母豬20頭,育肥豬55頭。2000年,小潘冷配點年冷配黃牛500例,冷配波爾山羊1000例,生豬人工受精1500多頭。全鄉大牲畜存欄3627頭,出欄1162頭;生豬存欄18850頭,出欄21040頭;羊存欄17300隻,出欄16670隻;禽存欄18.4萬隻,出欄20.8萬隻;可養水面3000畝,水產品產量1500噸。

鄉鎮企業

1999年,鄉村企業行銷收入達8500萬元,鄉複合肥廠行銷收入近100萬元。2000年實現增加值9700萬元,比1999年增長10.2%。鄉複合肥廠行銷收入120萬元,大吳磷肥廠行銷收入20萬元,成為禪堂鄉的龍頭企業。按“舞龍頭,帶龍尾”的發展思路,極力營造個體私營企業的生長環境。2000年末,全鄉個體非公有制企業已發展到150多家。2000年上繳稅金占全鄉財政收入的30%,成為全鄉經濟發展支柱。龔窪村的鋼絲床廠、禪堂的大地水泥預製廠;小潘、河北、禪堂村的膠合板廠、麵粉廠、閆山石灰窯廠等個體私營企業經過積極扶持,依法管理,都走上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新路。
財政。通過積極培植稅源,加大財政收入力度,1999年完成入庫資金523萬元,占全年總任務的105%。其中國稅任務30萬元,實際完成31.8萬元;地稅任務200萬元,實際完成200.5萬元;財稅任務272萬元,實際完成291萬元。2000年財政總收入429.7萬元,除上解外,支出278.2萬元,基本保持財政平衡。由於稅費改革,全鄉人均減負76.64元,畝均減負37.24元。2000年,禪堂鄉建立了工資專戶,實行個人工資卡,使工資發放走上了正軌。

計畫生育

1999年1月至11月,全鄉出生443人,出生率10.04‰,計畫生育率達93.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7‰。
2000年,經過全鄉上下的共同努力徹底扭轉了計畫生育的落後局面。
2000年度全鄉共出生469人,人口出生率為10.73‰,政策符合率達96.3%,比上一年上升了2.45個百分點。年內經省兩次檢查,均取得較好的成績,為靈璧縣的計畫生育工作取得了榮譽,得到上級的肯定和表揚,同時經縣級考評,禪堂鄉的計生工作又上升了4個位次。

社會事業

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鄉的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禪堂醫院新添了60萬元的先進醫療器械,眼科的精湛技術和可靠信譽已遠近聞名。全鄉的有線電話已發展到近2000門。139移動通信基站於2000年10月已投入使用,掀開了禪堂鄉移動通訊新的一頁。有線電視已走進了部分農戶,豐富了民眾的政治文化生活。禪堂鄉的教育事業也在穩步前進。
1999年初,鄉投資20萬元興建的禪堂中學學生宿舍樓竣工。8月份又出資40萬元興建紅山中學。由於鄉政府的重視,各村的辦學條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觀。中國小基本達到“普九”要求,教育質量逐年提高。教學程式正在向標準化、規範化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