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醫科大學人文學院

福建醫科大學人文學院

福建醫科大學人文學院成立於2006年,是在原人文社會科學系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其前身為成立於1956年的馬列部。她是我校為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事業發展,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教學資源優勢,努力拓展人文社會科學與醫學交叉的新專業領域,實現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互補並重,適應我校現代醫學教育發展戰略規劃的需要,集人才培養、公共課專業課教學和科學研究為一體的新興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醫科大學人文學院
  • 校訓:人本,求是,創新,至善
  • 創辦時間:2006年
  • 現任校長:王衛平
教學建設,教師成就,文化傳統,學校領導,

教學建設

學院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學院圖書室藏書15000餘冊,期刊100餘種,設有2個系部(套用心理學系、社會工作系),4個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研室、中國國情教研室、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教研室、思想品德與形勢政策教研室),3個與教學相配套的研究中心(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校女性研究中心、校醫學人文研究中心),6個實驗室(心理諮詢室、心理測評室、情景實驗室、個案實驗室、小組實驗室、心理生理實驗室、普通心理學實驗室),1個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該院的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福建省心理諮詢師職業技能鑑定站),13個教學實訓基地(福建省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含市殘聯志願者聯絡站)、福建省婦女聯合會福州市婦女聯合會福建省倉山監獄、福建省監獄管理局犯人收押中心、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廈門仙岳醫院、泉州市第三醫院、共青團台江區委、台江區老人公寓)。

教師成就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教學與科研隊伍,現有35名(專兼職)教職員工,其中正副教授18名。學院注重教師學術水平的提高,在哲學、醫學哲學、醫學美學、醫務社會工作、醫學倫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研究上具有較強的力量,同時注重人文科學同醫學的聯繫,注重相關邊緣學科的拓展,近年來教師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6項,在國內外各種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著述參編學術專著和教材30部。學院曾多次邀請美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奧地利等國家著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開展合作研究,並派教師參加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和合作研究,促進了國際間的廣泛交流。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福建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依託福建醫科大學強大的醫科優勢,學院目前有全日制四年制社會工作本科專業和全日制四年制套用心理學本科專業。社會工作專業於2002年秋季開始招生,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博士、碩士以上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專業教師滿足教學要求,專業核心課程教師有較高的教學水平,目前在校生有243人,畢業後授予法學學士學位,2006年首屆畢業生就業率98%以上。套用心理學從2004年開始招生,具有博士、碩士以上教師達本專業教師總數的90%,目前在校生共有284 人,畢業後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文化傳統

學院秉承“人本,求是,創新,至善”的院訓,以拓展青年學生素質教育為統攬,積極引導青年學生立足校園,服務社會,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動。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盧雍政,第一書記胡春華,省委書記盧展工,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福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琳等領導曾親臨該院青年志願者活動基地參觀指導工作;近一段時間該院社工志願者利用周末時間到福州市台江開展青少年事務社工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市級以上的新聞媒體先後14次做了宣傳報導;開展了“人文月”、心理短劇等富有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學院學生社團心理健康協會和陽光志願者者協會分別被評為在榕高校“十佳社團”和“優秀社團”。

學校領導

王衛平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在福建醫科大學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和人文社會醫學教學科研工作,現為福建醫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醫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醫學美容學會理事、福建省倫理學會副秘書長、福建哲學學會理事。在科研方面主要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規律、大學生心理健康、醫學美學美容、臨終關懷、醫務社會工作等基礎理論的系列研究,近年來主持和參加省部級多項課題,相繼在省級及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近二十萬字左右,參編教材10本,累計22萬字。其論文多次獲省級優秀論文獎;發表人文醫學論文多篇,其中“醫療體制改革呼喚醫務社會工作”、“試論我國醫務社工的若干問題”、“關於高等醫學院校實施醫學審美教育的思考”“醫學生死亡本質教育”等論文對我國人文醫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受到同行專家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