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成立於1960年,是福建省最高的農牧業綜合科研機構。現設有水稻、果樹、畜牧獸醫、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甘蔗、茶葉、作物、農業工程技術、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農業生態、生物技術、農業生物資源等研究所和中心實驗室、蘑菇菌種研究推廣站等15個研究單位和1個科技幹部培訓中心。目前已建有福州國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國家龍眼枇杷資源圃、國家紅萍品種資源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130多公頃實驗場、圃,保存珍貴作物種質資源13000多份。

2014年2月19日,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宣布,該院劉波團隊從秦始皇兵馬俑1號坑土壤分離的FJAT-13831T菌株,為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一種地球微生物——芽孢桿菌屬的新種,被命名為兵馬俑芽孢桿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 外文名:Fuji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創立日期:1960年
  • 機構類型:農牧業綜合科研機構
  • 機構屬性:事業單位
歷史沿革,機構規模,科研方向,沿革發展,優良成果,道歉事件,

歷史沿革

民國25年,在連城的作物改良場改建為福建省農事試驗場(附設畜牧獸醫所和園藝試驗區)。民國35年,省農事試驗場遷福州擴建為省農事試驗總場,下轄崇安茶葉改良場和清流、南平、長樂、漳浦等5處分場及各縣的合作試驗場。
1952年(《福建省科學技術志》為1952年,《福州市志》為1950年),福建省農事試驗總場改組,成立省農業試驗場。1956年(《福建省科學技術志》為1956年,《福州市志》為1957年),在省農事試驗場的基礎上建立了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所,進行亞熱帶作物、畜牧獸醫、蠶桑、水產、海水養殖以及水利灌溉等研究工作。
1960年(《福建省科學技術志》、農科院官網為1960年,《福建省農業志》為1961年),省農業科學研究所擴建為省農業科學院,林業、水產、氣象等科學研究所也得到加強。“文化大革命”期間,農科院被撤銷,科研人員下放農村參加生產勞動。1975年重建。

機構規模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現設有13個研究所,即:稻麥、果樹、甘蔗、茶葉、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畜牧獸醫、耕作輪作、地熱農業利用、數字農業農業研究所和紅萍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化驗室。在職職工1065人,離退休人員540多人。在職人員有高級科技人員185名、中級科技人員264名,國家級專家4名,省級專家1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7人。現有博士1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22人。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科研方向

全院以套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適當開展套用基礎研究。在作物育種、畜牧及畜禽飼料、生物農藥、植物保護、台灣農業等研究領域具有較強科技力量,水稻育種、紅萍柑桔黃龍病等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設有國家龍眼批把資源圃和省農業遺傳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植保所是全國農業科研百強研究所。目前全院承擔國家863高科技攻關、國家基金和部省級重點課題等各類課題100多項。

沿革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該院共取得國家、部省級獎勵256項,其中省部級二等獎以上重大成果40多項,為農業生產源源不斷提供優良品種和配套的先進技術,為全省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續18年組織全省水稻育種攻關。使福建省在水稻抗瘟育種和超高產育種方面獨具特色,居國內領先水平。18年來攻關組共育出69個水稻品種(組合),獲國家、部、省科技進步成果獎33項。選育的新品種(組合)覆蓋全省水稻生產面積的85%以上,在省內累計推廣近2億畝,增產稻穀405萬噸,創社會效益40.5億元,為本省和南方稻區提供了大量抗病高產新品種(組合)。一批較突出的品種和組合如汕優63、特優63、威優77、滿倉515、119、泉農3號等在我國南方秈稻區大面積推廣,占據全國雜交稻組合推廣面積的40%。“汕優63” 在全國16個省市大面積推廣,平均每年種植7000萬畝左右,已在全國累計推廣近10億畝,增產670多億公斤,增收670多億元,至今仍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良種。
九十年代以來,全省水稻育種攻關組開展了超級稻、二系稻、抗蟲轉基因水稻等優質水稻良種的選育與推廣,取得突出成效。超級稻育種取得突破性進展,選育的新組合“特優175”、“Ⅱ優明86”,2001年最高畝產分別達1185.5公斤和1196 .5 公斤,二度創水稻單產世界新紀錄(印度1974年創造)。“汕優明86”在本省尤溪百畝連片種植,頭季平均畝產851公斤,再生季最高畝產乾谷581.1公斤,創再生季世界單產記錄。抗蟲轉基因水稻選育項目,已成功地培育出多個抗蟲轉基因水稻品系;建立了初具規模的水稻抗蟲轉基因體系;建立了與轉基因相配套的水稻育種體系;率先開展了轉基因水稻去除選擇標記,克服基因沉默,轉雙價抗蟲基因的研究工作。已成為目前國內規模大、進展最快、與育種研究結合最緊的項目。2001年8月,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863計畫)專家組對該項目的研究工作給予高度評價,稱該項目的研究工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內容屬國際領先。”已列入國家科技部組織的“轉基因植物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專項計畫”。國家863計畫項目二系稻育種配製的兩優2163、兩優2186組合是當前晚稻中優質與高產結合最好的雜交稻組合,解決了優質與高產的矛盾,2001年在各地推廣近80萬畝。

優良成果

正是由於水稻育種創新的支撐,改變了福建省過去水稻品種南靠廣東、北靠浙江的被動局面,全省水稻品種基本實現每3—5年更換一次,水稻單產每5年增產5%,雖然全省水稻種植面積從1990年開始平均每年減少31.8萬畝(5年減少7%),但總產仍能維持在700萬噸以上,從而為我省經濟作物調高調大調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亞熱帶特色水果育種成效
亞熱帶特色水果育種成效突出。福建省枇杷的生產總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龍眼生產位於全國前列。這兩種水果都是原產我國的名優特色水果,也是我國加入WTO後較具競爭優勢的水果。該院選育的“早鐘6號”枇杷新品種,表現特早熟、大果型、優質、豐產,是我國第一個通過有性雜交途徑培育出的枇杷新品種,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推廣11萬畝以上,其中我省已種植8萬多畝,占全省枇杷總面積的1/3,創社會經濟效益億元以上。2000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我省地處南亞熱帶北緣,龍眼成熟期全球最晚,發展晚熟龍眼具有區位優勢。我院培育的龍眼新品種“立冬本”,是目前國內最晚熟的龍眼新品種,居國內領先水平。在我省種植該品種可最大限度發揮我省的區位與品種優勢,改善福建省龍眼品種結構,延長龍眼上市供應期,增強我國龍眼的國際競爭力。
1995年到1999年,在全國幾次出現賣果難的不利條件下,福建省水果面積不降反升,其中龍眼、荔枝、枇杷面積增加3.4萬公頃。這三大名果在關鍵時刻確保了福建山地果樹開發的持續發展。而在新植枇杷面積中,該院選育推廣的新品種“太城4號”、“森尾早生”、“長紅6號”以及“早鐘6號”占了90%以上。在龍眼品種中,該院選育的 “立冬本”以及大果形、優質新品種“青殼寶圓”,晚熟、豐產新品種“松風本”等,占全省新植面積的60%。
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研製的最新生物製劑“高效生物殺蟲劑BtA”,殺蟲譜廣、殺蟲速率高、殺蟲效果與化學農藥相近,使用成本比化學農藥低,已經在全省茶、蔬、果,稻上累計推廣示範80萬畝次,解決茶葉、蔬菜農藥殘留問題,使茶葉產品合格率從過去的28%提高到98%,使福州市無公害蔬菜面積增加5%,目前全省萬畝以上的綠色蔬菜基地有70%使用該產品,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均十分顯著。2001年先後在全國19個省推廣套用605萬畝(次),創經濟效益9000萬元。
動物飼養以及疫病防治
動物飼養以及疫病防治技術和疫苗研製效益顯著。動物飼料科學配方及產業化進展成效明顯,已組建跨地區的飼料集團。在國內首先發現並分離到偽狂犬病病毒,研製成功偽狂犬病滅能苗和弱毒疫苗;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禽霍亂亞單位疫苗,解決了禽霍亂常規疫苗的毒、副作用和嚴重影響蛋禽產蛋率問題;在世界上率先發現並分離番鴨細小病毒,研製成功番鴨細小病毒病快速診斷試劑和活疫苗,已有4.2億多羽雛番鴨免疫注射該疫苗,保護率達到95%以上。番鴨細小病毒病活疫苗和診斷試劑2000年獲國家一類新獸藥證書,是由我國首創、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也是建國以來福建省包括人藥、獸藥唯一獲得的兩項國家一類新藥證書,成果居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先水平,2001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成功地套用單克隆抗體建立了多種病毒快速檢測方法,準確率95%以上。以上成果和技術已在全國九個省、市套用,年創社會經濟效益2億元。
魚類核酸疫苗研究
魚類核酸疫苗研究取得可喜進展。我國水產養殖仍以化學藥物治療為主,化學藥物的濫用不僅可使致病原產生產耐藥性,同時,藥物殘留還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為了水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該院魚病中心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喬治亞大學合作,對魚類疫苗展開了深入的研究,除了研製常規疫苗外,還構建了小瓜蟲核酸疫苗和含嗜水單胞菌保護性抗原的表達質粒,已進入免疫實驗階段,核酸疫苗的成功運用,將有效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降低藥物殘留,實現水產的健康養殖。
捕食蟎工廠化
捕食蟎工廠化生產正在推廣。我院經過長期摸索與分析,從農業類分類、生物學特性及害蟎綜合治理開始,現已成功地研究出捕食蟎人工飼料配方,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捕食蟎工廠化生產的學科發展難題”,飼養方法與技術接近國際同類研究水平,形成測試→生產→包裝→貯存→釋放套用生產線,建成我國第一個年生產能力達50億隻捕食蟎工廠化生產基地。在全國20多個縣市推廣30多萬畝次,在蔬菜、瓜果、柑桔、毛竹、茶葉上套用,平均控制害蟎效果89.6%-92.7%,1998年、2000年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等獎。2001年被國家科技部列入《2001-2005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指南項目》,被省科技廳列入重大推廣項目和支援新疆建設項目。
烏龍茶育種
烏龍茶育種居國內先進水平。茶葉是福建省傳統出口創匯大宗商品,也山區(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80%以上)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地方財政收入的主導產業之一,維繫著福建三分之一的農民的生計。當前,存在著急待解決的問題,如主栽品種退化、品種結構不合理;茶園土壤衰退,部分茶葉農殘超標;中低檔茶多而滯銷,符合出口的有機茶貨源緊缺等。我院歷經近20年努力,收集保存了800多個品種資源,4000多份茶種質。為烏龍茶品種資源收集保存與利和研究中心。先後育成了“丹桂、九龍袍、黃觀音”等3個國優良種、9個省級良種。茶樹資源“金牡丹”、“黃玖瑰”被農業部評為2001年農作物壹級種質。還有10餘個高香優質烏龍茶新品(株)系正在或即將進入省級品比與區試。茶樹主要病蟲害測報及生物防治技術也正在全省推廣。
食藥用菌栽培技術
食藥用菌栽培技術促進了我省食用菌生產上台階。1988年首次從日本引進靈芝栽培種,研究出“赤芝6號”,建立了靈芝優質高產栽培模式,通過良種和技術配套,在全省建立多個珍稀食藥用菌套用推廣基地,推廣覆蓋面達 70%以上,使福建成為全國最大的靈芝生產出口基地。1992年又首次引進姬松茸新菌種,建立了一套規範化的姬松茸商品化栽培技術,使姬松茸栽培成為我省食用菌業新的增長點,也使我省成為全國最大的姬松茸商品化生產和出口基地。近年來開展了“珍稀食藥用菌工廠化栽培和產期調控技術”以及姬松茸低鉻品種選育及無公害栽培技術研究,收集、培育可供工廠化栽培的杏鮑菇、純白金針菇、白靈菇、姬松茸、灰樹花等多個食藥用菌菌種;進行了可調控設施栽培基地建設,研究提出菌株工廠化栽培條件及技術,可為食用菌生產帶來高產、優質、高效的綜合效益。如金針菇工廠化生產,單位面積生產量是傳統金針菇生產方式的50倍,作業人員的實物勞動生產量是普通農戶手工種植的20倍。通過該項目的套用推廣有利於推動我省食用菌工廠化栽培,保持我省食用菌大省的地位,並使我省食用菌栽培技術上一個新的台階。
綠色食品技術
綠色食品技術研究邁出新步伐。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提出要解決“餐桌污染”的要求,滿足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物的安全、食療保健的迫切需要,我院加強了綠色技術的研究工作,尤其在生防、生態農業技術研究方面,研製出青枯病生物殺劑Anti8098等生物農藥,套用效果良好。進行生物防治作物病蟲害研究取得成效。綠色食品蔬菜關鍵生產技術研究開展菜田生態系統中有益與有害生物種群結構、動態平衡研究,提出綠色食品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控制有害物質含量。生態農業技術研究取得明顯社會經濟效益。2001年進行了丘陵山地生態果園模式與紅壤綜合保育技術研究,從單一的紅壤生態果園的生態保護及草畜利用到侵蝕荒山的生態恢復、經濟綠肥與觀光生態農業多種模式。拓展篩選出適應山地紅壤種植的園月決明品系等生態牧草,加工草粉配合飼料養肉牛,降低飼養成本10~20%,種植三年減少水土流失60~70%、土壤肥力提高30~50%,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此外還開展了“畜牧場污水治理及高效綜合利用”、“藥用菌工程發酵茶的研製和藥性藥效”等研究工作,取得較好進展。

道歉事件

2014年2月22日,福建省農科院宣傳部長黃獻光在給秦陵博物院的說明中致歉說:“新聞稿(該院2014年2月19日給媒體提供的)‘坑內土壤’是本人未核對研究專家,為避免誤解菌株是兵馬俑身上,而按芽孢桿菌存活於土壤的常識加注‘坑內土壤’,但本人未到過館缺乏現場感,出新聞稿後,反而造成公眾誤解,不夠嚴謹,特向博物館致歉。”
黃獻光說,由於他沒有來過兵馬俑,所以也不知道遊客是不能下坑的,也不能取土的,是自己不小心造成了如此的誤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