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夏學院會計系

福建江夏學院會計系

會計學院前身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江夏學院(籌)。2010年3月18日,經教育部批准,在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和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基礎上建立福建江夏學院,同時撤消四所學校的建制。2008年1月份由江夏學院臨時黨委、臨時管委會宣布正式組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院
  • 所屬地區:福建 福州
  • 級別:二級教學單位
  • 學校類型:財經
學院介紹,獲得成果,專業設定,財務管理,審計學,會計學,研究中心,中心定位,學術積澱,主要研究方向,中心研究團隊,

學院介紹

會計學院是福建江夏學院在校學生人數最多、高級職稱教師比例最高的二級教學單位。於2008年1月份由江夏學院臨時黨委、臨時管委會宣布正式組建,它整合了原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會計與審計、會計電算化、稅收籌劃方向等3個高職專科層次專業、原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等2個高職專科層次專業、原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財金系會計電算化、稅務會計等2個高職專科層次專業的豐厚的教育教學資源,已於2010年1月成功實現本科目標。會計系現設有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含財務會計、資產評估、兩個專業方向),另有高職專科層次的會計與審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稅收籌劃四個專業。
會計學院的前身,是參與整合組建福建江夏學院的原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原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原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的財務與會計學科相關教學單位。前述單位的財務與會計類學科均有20年左右的辦學歷程,並曾經作為國家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定點培訓教育基地,在業界有一定的影響力。此間沉澱了較為豐富的辦學經驗,積累了較為豐厚的行業濟源,建構了較為優質的師資團隊。會計學院未來的本科學歷教育乃至更高層次的教育發展,均為前期辦學歷史的邏輯延伸。
學院下設會計系、審計系、財務管理系、財稅系等4個系,並設有實驗教學中心和財務管理研究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877人,其中本科生1509人,高職生1368人。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專任教師66人,高級職稱33人(教授4人、副教授29人),占50%,講師28人。專任教師中,博士4人、在讀博士生3人,碩士以上學位45人,占比68%;具備行業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31人,占比50%。
近年來,基於會計學院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財務與會計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已有初步成效。經國家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評估通過並由國家教育部批准,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審計學、會計學本科專業分別於2010年、2013年、2014年正式招生,生源素質居學校各本科專業前列。近年來,會計學院專業建設成績較顯著,擁有福建省“財務與會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江夏--致同”財務與會計實踐教學基地等省級教學平台;《成本會計》、《銀行會計》、《稅法與稅務會計》等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財務管理》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獲得成果

會計院學科專業建設成績顯著,《成本會計》、《銀行會計》、《稅務會計》等課程獲得省級精品課程,《財務管理》課程獲得院級精品課程,並有多部教材和專著出版。會計學院教師還兼任福建省會計學會、福建省稅務學會等學術團體職務,在我省會計理論和實務教學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總體上說,會計學院辦學已取得較好的社會知名度和綜合效益。

專業設定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專業是福建江夏學院首批招收本科專業,於2010年開始招收學士本科生。
財務管理本科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和訓練後,能熟練掌握財務管理的方法、技能及程式,成長為既懂技術又擅長管理的高素質複合性創新性套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畢業生能在工商企業,金融企業、社會中介組織現代服務業以及國有資產管理等政府部門從事投融資管理、財務分析、會計核算、預算管理等各類財務管理實際工作。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原理、高等數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稅收籌劃、內部控制、稅法、財務分析、投資學、金融市場、財務管理綜合模擬和實訓。
本專業招生文理兼收。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審計學

審計學專業於2013年開始招收學士本科生。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深厚的審計理論積澱和專業素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和訓練後,能熟練掌握和套用審計方法,審計技能和審計程式,成為既懂技術又擅長管理的高素質複合性創新性套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工商企業、金融證券業、投資公司、行政事業、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組織從事各類審計和會計實務工作。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審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稅法、統計學、高等數學、中級財務會計、會計信息系統、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分析、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企業財務審計、內部審計、計算機數據審計、資產評估等。
本專業招生文理兼收。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會計學

會計學專業於2014年開始招收學士本科生。
主要課程:會計學原理、西方經濟學、高等數學、管理學原理、稅法、統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原理、會計信息系統、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財務分析、財會綜合模擬實訓、財務管理綜合模擬實訓等。
本專業招生文理兼收。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研究中心

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是以福建江夏學院省級重點學科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法學的傳統優勢為依託,在財務管理研究所、財稅法研究所、財務與會計協同創新中心、資本市場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會計與財稅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的基礎上整合成立並申報本批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中心定位

適應破解財務與會計現實難題的迫切需要,適應建設特色鮮明且有重要影響的跨學科新型高端智庫的迫切需要,為國家發展戰略的“落地”和海西騰飛貢獻智慧。

學術積澱

會計與財稅學科是學校傳統優勢學科,也是目前福建省規模最大的會計與財稅教學科研單位。近年來, 福建江夏學院學科建設成效顯著,會計與財稅學科群依託省級重點學科工商管理和套用經濟,下有福建江夏學院資本市場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福建江夏學院財務與會計協同創新中心、福建江夏學院財務管理研究所、福建江夏學院財稅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並擁有中央與地方共建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財務與會計實踐基地、福建省財務與會計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福建江夏學院與致同省級財務與會計實踐基地等項目共同構成的強大支撐平台。
以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方式共同組建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形成以下學術積澱:
1.傳承優良傳統,重視套用型研究。福建江夏學院前身各院校的會計與財稅類學科均有20年左右的辦學歷程,曾經作為國家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定點優秀教育培訓基地,積累了較為豐厚的行業資源和較豐富的套用研究經驗。近年來,學院更加重視套用型研究,充分利用基地科研人員“雙師型”隊伍的優勢,為政府和不同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培訓及諮詢服務,並承擔完成了眾多橫向課題,在業界具有較大的影響。
2.有效整合政校企資源,構建協同創新平台。本研究基地積極與政府有關對口部門聯合,與福建省財政廳、福建地方稅務局和行業主管部門福建省註冊會計師協會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為政府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充分發揮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智囊團和思想庫的作用;基地還與福建省投資集團、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等形成密切合作;為有效提升基地整體研究水平,我們還與本領域國內一流專家合作,共同致力於將基地建設成開放性的協同創新平台,為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3. 積極開展國外學術交流合作。積極開展國外、境外學術交流,通過對接國外、境外院校的相關專業,實質性推進其與本研究基地的合作與交流。我校已與台灣中原大學,東海大學,萬能科大、亞洲大學、南開科大等多所學校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和3+1合作辦學協定書,開展相關研究;與中原大學共同組建了“福建江夏學院與中原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並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紐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教育部留服中心HND項目等簽訂了合作意向或協定書,取得了蘇格蘭高等教育學歷管理委員會頒發的HND項目中心證書,並就合作辦學、教師進修、科研合作等達成共識,為本基地開展國外學術交流和互動奠定了基礎。

主要研究方向

一、公司理財與企業會計
基於我國現行經濟環境和轉軌經濟條件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背景,研究企業經營理財行為,探索企業理財行為的效率和效益評價及行為模式最佳化問題,重點對企業投融資行為及其最佳化路徑、企業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企業投融資行為引導和監管、促進企業績效提升等關鍵問題展開系統研究;並結合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制度背景,對如何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促進企業財務報告改革、有效實施反舞弊監管等進行研究,旨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運行提供基礎信息支持。
1.公司投融資行為研究。探究多層次資本市場下企業投融資行為,從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個層面系統研究多層次資本市場下企業的融資結構、債務期限結構、投融資效率及其最佳化等問題;研究企業投融資互動機制;測算投融資行為對企業績效和企業成長的影響;研究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巨觀經濟環境中,政府對企業投融資行為的引導和監管策略等。
2.基於企業價值創造的績效管理體系研究。以促進企業價值創造為目標,探索企業績效管理與價值創造的互動機理,對當前具代表性的績效管理工具和方法展開比較分析和評價,研究創新的企業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實施策略等。
3.會計信息質量研究。嘗試結合我國當前經濟背景對會計信息質量標準進行進一步界定和完善,對我國尤其是我省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展開評價,分析會計信息質量的經濟後果如對公司的治理效應、對證券價格波動的影響以及對經濟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等,並探索會計信息質量的保障機制,研究反舞弊和監管策略等。
4.企業財務報告改革研究。回響國家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積極套用新興信息技術對企業財務報告模式的改革展開研究,整合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探索建立先進、高效的網際網路上財務報告信息生產、分發和傳播的平台,規劃企業財務報告改革的階段性目標、實施路徑、實施範圍並評價其多方位影響等,以期引導我國尤其是我省的企業財務報告實踐,促進企業價值提升。
二、公共財務與政府會計
公共財務即公共部門財務或公共組織財務,主要對公共部門的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資產管理、債務管理、政府財務分析等進行研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核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立規範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等為我國的公共財務和政府會計改革指明了方向。
1. 政府會計改革研究。借鑑國際經驗和我國企業會計改革的成功經驗,研究政府會計與預算的關係,對政府會計改革的路徑選擇、改革策略和改革內容展開分析和比較研究,建立健全以滿足政府財務管理和財務信息需求為目標,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財務報告制度;全面核算和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情況,探討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方法和信息披露規範等,以不斷強化政府的公共受託責任,加強政府績效管理,提高公共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2.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研究。探討如何客觀反映地方政府的顯性及隱性債務;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在公共受託責任的基礎上,將政府內部控制與公共財政管理相結合進行研究;探討城鎮化與地方政府債務的關係問題和以融資平台為主的地方負債模式的風險監控問題。
3. 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研究。探討以財政部為主導、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為主體的多層級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組織體系,以及以全國人大為立法主體的多層級資金績效評價執行制度,完善財政資金支出評價機制,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在財政資金績效評價中的職能劃分和角色定位,研究評價體系的可行性;基於當前資金績效評價方法的不足,探討項目評級工具在財政資金績效評價中的套用,對預算項目資金使用的目標、設計規劃、管理、成效和責任進行全面評估以確定績效評價的有效性。
三、內部控制與審計監督
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的過程。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預防、發現和糾正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是審計監督所依賴的基礎和確定審計範圍、方法的重要依據。內部控制不僅促進了現代審計方法的變革,而且有利於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對於有關各方規避風險、應對挑戰和實現價值提升具有關鍵意義。審計監督是由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接受委託,對被審計單位與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經濟活動進行查證、鑑證和評價的過程,是促進我國企業和各級政府部門規範運作、保證國家資源合理使用並產生應有效益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我國內部控制與審計監督的內容和實施方法均有待提升,企業及政府部門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執行以及審計監督效率和效果的強化要求本方向研究的積極開展。
1.內部控制審計。研究如何通過內部控制審計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規範性、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率、相關成本與收益的權衡以及有效性的定性評價和定量衡量等;探索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實施程式和方法,包括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抽樣方法的運用、關鍵控制點的判斷、內部控制缺陷評價、內部控制審計意見形成和審計報告的出具規範等;並研究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內涵界定,分析其風險預警意義和改進策略等。
2.財政資金監督。研究政府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監督體系的構建,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國家預算和決算管理制度的完善、財政內外部監督的分工協同和與國家其他經濟監督方式的協調配合模式、科學的預算執行監督機制和財政支出監控機制的建立和實施方案、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評價定量方法等,旨在通過構建新型財政監督格局,全面提升財政監督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保障政府財政安全和效益。

中心研究團隊

本中心傳承財務與會計學科近30年的辦學傳統,構建了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層次適宜、內外結合的優秀研究團隊。包括由校內外本領域優秀專家組成的教授團隊、由政府主管部門、福建省財政科學研究所、福建省稅收科學研究所和福建省投資集團、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等實務領域專家所組成的精英團隊、以及由具備雙師資質的骨幹教師和博士學歷教師所組成的骨幹團隊。
目前,基地研究人員總計25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一名,博士生導師5名,教授10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11名,博士研究生3名。副高以上職稱及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占總人員數的比例為88.00%。具備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註冊資產評估師等執業執照雙師型人員18人,占總人員數的比例為72.00%。從年齡結構看,50歲以下教授5人,占教授總數的50%;45以下人員共18人,占總人數的72.00%,40-49歲的人員5名,中青年人才構成了基地的主要研究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