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技術師範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福清校區)

福建技術師範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校區一般指本詞條

福建技術師範學院(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位於福建東部沿海,坐落在千年古邑、新興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全國著名僑鄉和民族英雄林則徐故里——福清市區。學校是經教育部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獲得第一屆省級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學校現有五馬山、石竹山2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760多畝,新校區規劃用地2000畝左右。設有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化傳媒與法律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海洋與生化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100多人。

學校校舍建築面積近2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219萬冊。擁有各類教學科研實驗平台、教學示範中心42個,校外專業實習實訓基地(中心)150個,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全國職業素養能力培訓項目教學基地、省級繼續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技術師範學院
  • 外文名: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77年
  • 辦學性質:公立本科大學
  • 學校類別:師範類
  • 學校特色:省屬高校
  • 主管部門福建省教育廳
  • 現任領導:校長:陳慶華、黨委書記:廖深基
  • 本科專業:36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經管學院、文法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電信學院、海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校訓:明德篤行 弘毅求真
  • 校慶日:11月3日
  • 地址:五馬山校區: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龍江街道校園新村1號
    石竹山校區: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石竹街道石竹路123號
  • 院校代碼:14683
  • 主要獎項:全國高校後勤工作先進單位
    教育部思政司優秀成果三等獎
歷史沿革,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學校福清分校,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大專班,福建省莆田師範專科學校,福清師範專科學校,福建師大二部,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福建技術師範學院,學校概況,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學科專業,科研工作,就業創業,校園文化,開放辦學,服務地方,院系設定,本科專業,研究生專業,機構設定,社會服務,立足福清市,素質教育,學校領導,現任領導,部分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學校福清分校

學校創辦於1977年6月,最初為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學校福清分校。

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大專班

1977年12月改名為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大專班。

福建省莆田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福建省莆田師範專科學校,學校成為福建省首批恢復和增設的4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之一。建校初期,為培養當時社會急需的中學師資,還曾在福清、莆田、仙遊、長樂、永泰、閩清等地開設分班。
五馬山校區南門五馬山校區南門

福清師範專科學校

因校址設在福清,1980年7月,福建省政府決定將學校更名為福清師範專科學校。

福建師大二部

因省內行政區劃的調整,1983年8月,福建省政府決定將學校掛靠到福建師範大學,成為福建師大二部。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

1984年6月,福建省政府決定將學校定名為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
2000年,學校從師範專科教育發展為高職高專教育,實現辦學轉型。同年,學校向多科性發展。
2002年,為滿足那時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省政府同意學校與福建師範大學聯合招收本科生,法學等6個本科專業開始招生,開啟了本科辦學之路,為二本批次。二本批次後面還有三本批次。
石竹山校區大門石竹山校區大門
2007年,學校全部招收全日制二本批次生源。
2008年12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省教育廳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9年,全面實現本科辦學。
2013年,開始整體向套用型高校轉變。同年6月,學校自主申報的食品生物化學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獲得通過,這也是學校設立的第一個碩士學位點,預計2014年開始招生。
2015年,福建省教育廳將原廳屬的福建省僑興輕工學校併入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此後,學校分為五馬山校區和石竹山校區。

福建技術師範學院

2019年5月23日,教育部發文《關於2019年擬批准設定高等學校的公示》,批准在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基礎上建立福建技術師範學院。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發文《教育部關於同意設定福建技術師範學院的函》,同意設定福建技術師範學院。

學校概況

人才培養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積極探索和實踐人才培養新模式。多批次選派學生赴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和相關實驗研究。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畢業生中,考上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共有415人。學生在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

師資隊伍

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著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00多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80%。受聘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1人。有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

學科專業

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最佳化調整專業結構和布局。現有36個本科專業,1個碩士生培養點,4個碩士生聯培項目,3個省級套用型學科、2個省級示範性套用型專業群、2個省級一流專業和5個省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

科研工作

建有近海流域環境測控治理、無損檢測技術、食品軟塑包裝技術、現代設施農業、黃檗文化研究中心、閩台職業教育研究中心、非遺數位化與多源信息融合、政法輿情治理研究中心等省高校科研創新平台以及福州市專家工作站、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究機構13個,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與企業共建產業研究院4個,設有黃檗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院等3個直屬研究院。近年來,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廳市級等縱向科研立項400多項,省市各級科學技術獎和社科成果獎9項,承擔政府企事業委託項目300多項。制訂福建省地方標準1項,獲得授權專利130多件,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諮詢報告100多篇。

就業創業

著力於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培養。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升學率在省內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入選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福州市示範中心支持建設項目。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業就業能力的培養,與企業共建教育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聯合基金項目,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創業計畫競賽、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三等獎以上獎項30多項。

校園文化

推進“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形成書香校園、我享創業、香樟夜話等品牌項目,獲得全國高校優秀成果獎1項、省高校優秀成果獎10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等曾做客學校訪談節目。設有傳統孝道與家文化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基地、黃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和求真大講堂福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講壇,與文化企業在校內共建百德書院。

開放辦學

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成立了海外華裔青少年聯誼中心及紐西蘭分中心,與英國、日本、印尼、南非、紐西蘭、泰國以及台灣等國(境)外的近30多個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並與台灣高校開展博士聯培項目。

服務地方

立足閩東南,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制定實施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十大行動計畫。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工業園區、產業聯盟、龍頭企業合作共建了9個產業學院。加強與行業組織聯繫,推動行業協會進駐校園。

院系設定

學校設有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化傳媒與法律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海洋與生化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36個本科專業,1個碩士生培養點,涵蓋了文、理、工、教、經、法、管、藝等8個一級學科門類。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獲得省級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實驗示範中心等本科教學工程,以及全省一般本科院校辦學水平提升計畫立項建設項目等42項。

本科專業

序號
學院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設定時間
學科門類
授予學位
1
經濟與管理學院
金融學
020301K
2004
經濟學
經濟學學士學位
2
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401
2005
經濟學
經濟學學士學位
3
市場行銷
120202
2003
管理學
管理學學士學位
4
旅遊管理
120901K
2002
管理學
管理學學士學位
5
財務管理
120204
2006
管理學
管理學學士學位
6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
120904T
2020
管理學
管理學學士學位
7
文化傳媒與法律學院
漢語言文學
050101
2004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8
法學
030101K
2002
法學
法學學士學位
9
廣播電視學
050302
2004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10
廣播電視編導
130305
2012
藝術學
藝術學學士學位
11
廣告學
050303
2016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12
視覺傳達設計
130502
2019
藝術學
藝術學學士學位
13
工藝美術
130507
2020
藝術學
藝術學學士學位
14
網路與新媒體
050306T
2020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15
教育學院
心理學
071101
2003
理學
理學學士學位
16
學前教育
040106
2005
教育學
教育學學士學位
17
套用心理學
071102
2020
理學
理學學士學位
18
外國語學院
英語
050201
2003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19
日語
050207
2004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20
商務英語
050262
2015
文學
文學學士學位
21
體育學院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040203
2002
教育學
教育學學士學位
22
體育教育
040201
2011
教育學
教育學學士學位
23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901
2002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24
網路工程
080903
2007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25
電子信息工程
080701
2002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26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80714T
2008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27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080503T
2015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28
物聯網工程
080905
2016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29
數據計算及套用
070104T
2020
理學
理學學士學位
30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080710T
2020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31
數字媒體技術
080906
2020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32
海洋與生化工程學院
套用化學
070302
2002
理學
理學學士學位
33
生物工程
083001
2005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34
食品科學與工程
082701
2010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35
環境工程
082502
2011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36
包裝工程
081702
2012
工學
工學學士學位

研究生專業

序號
學院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設定時間
學科門類
授予學位
1
食品生物化學工程
0822Z2
2014
工學
工學碩士學位

機構設定

黨委組織機構
紀律檢查委員會、黨委工作部(含文明辦)、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機關黨總支、工會、關工委
行政組織機構
學校辦公室、監察審計處、教務處(含招生辦、成教中心、網路中心)、科研處、人事處(含職改辦、退管辦)、學生工作處(含就業指導中心)、後勤管理處(含國資辦)、圖書館、財務處、保衛處、學報編輯部
學生社團聯合會
逐夢足球協會、火熱排球協會、炫姿健美操協會、凌雲武術協會、烈火籃球協會、辰星桌球協會、冰翼電競社、翊傑跆拳道協會、籃球裁判協會、酷溜輪滑社、羽毛球協會、C&R英語協社、韓非法學社、析言辯論社、卓爾習慣成功學協會、金融投資協會、遠航職業生涯規劃協會、繪融模擬聯合國協會、生活創意社團、思韻心理協會、環保協會、樂活旅遊協會、光電科技協會、晟睿計算機協會、國韻禮儀社、饕餮美食協會、視覺攝影協會、翰墨書法協會、微光影視協會、幻影魔術協會、風行動漫社、青衿漢服社、長風文學社、博雅國學社、US街舞協會、吉他協會、讀者協會、國際漢語研討協會
校級組織
校團委(含校團委、校學生會、校藝術團、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校學生社團聯合會)、校大學生文化宣傳中心、校廣播台、校報記者團、校學生髮展與服務中心、校學生膳食管理委員會、校學生安全管理中心、校就業創業指導專刊、校易班工作站

社會服務

立足福清市

作為地處福清市的唯一的本科高校,不僅促進了福清市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升級,更大大提升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和城市品位。積極履行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的功能,向全省各條戰線輸送了三萬多名優秀畢業生,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
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與省內外相關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合作,校外實訓實習基地逐年增加。與福清市檢驗檢疫局、科技局、福州坤彩精化等政府單位、企事業單位合作辦學,適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和課程設定,凝練辦學特色,主動開展科技推廣、決策諮詢等服務,不斷增強科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致力於區域支柱產業的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的成果轉換、申報專利,以及城市文化建設、基礎教育、繼續教育。該分校現已成為福建省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福州市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在職學習培訓基地。

素質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別具特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走在省內高校前列。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該校成為全省唯一在世博園內餐廳全程實訓的高校,獲評園區運行保障立功月度冠軍、上海“工人先鋒號”與“青年文明號”等。在中國農民運動會上,該校派出“籃球寶貝”助威,獲評最佳表演獎。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該校志願者第一時間奔赴災區開展心理干預輔導。為了幫助西部教育發展,該校志願者前往寧夏支教。
軍訓軍訓
傳承五四報國志,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三下鄉”、“四進社區”等社會實踐中,向勞動民眾學習,幫助落後地區建設,走與工農相結合的成長道路,學以致用做貢獻,改造世界觀樹新風。
以服務融籍海內外鄉親為己任,啟動了海外教育和華文教育志願服務等項目,選拔品學兼優的學生赴印尼開展華文教育,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閩江調水工程竣工典禮等重大活動,該校都有眾多學生參與服務,有力支持了福清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學生藝術團隊還深入到工業區、企業、社區、農村和部隊等地慰問演出和義務演出,開展文化、科技、法律等進社區活動,積極主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兩會進行時”榮獲教育部第七屆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書香校園”、“愛心基金”、“香樟夜話”、“青春梧桐計畫”、“大學生心理文化節”等8大品牌活動先後獲評福建省高校校園文化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等。2013年,我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做客“香樟夜話”,與青年學子現場對話文學;2014年,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衛興華教授做客“香樟夜話”,90歲對話90後,暢談信仰與學術、做人與成長。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翁繩鳳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陳小紅
黨委副書記
張金龍
黨委委員、副校長
何坤基
黨委委員
林文貴
黨委委員

部分歷任領導

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學校福清分校(1977.06—1977.12)
福建省莆田地區師範大專班(1977.12—1978.12)
福建省莆田師範專科學校(1978.12——1980.07)
張性聰(79/09—80/07) 莆田師專黨委書記
吳松生(79/09—80/07) 莆田師專黨委副書記
馬連星(79/09—80/07) 莆田師專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 辛(79/09—80/07) 莆田師專黨委委員、副校長
吳元輝(79/09—80/07) 莆田師專黨委委員、副校長
林立枝(79/09—80/07) 莆田師專黨委委員
福清師範專科學校(1980.07——1983.08)
張性聰(80/07—83/08) 福清師專黨委書記
吳松生(80/07—83/08) 福清師專黨委副書記
馬連星(80/07—83/08) 福清師專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 辛(80/07—83/08) 福清師專黨委委員、副校長
吳元輝(80/07—83/08) 福清師專黨委委員、副校長
林立枝(80/07—83/08) 福清師專黨委委員
福建師大二部(1983.08——1984.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1984.06——1985.05)
曲 平(83/08——85/05) 福建師大二部領導小組組長
吳松生(83/08——85/05) 福建師大二部領導小組副組長
馬連星(83/08——85/05) 福建師大二部領導小組成員
楊泗德(83/08——85/05) 福建師大二部領導小組成員
王命夔(83/08——85/05) 福建師大二部領導小組成員
張 辛(83/08——85/05) 福建師大二部領導小組成員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1985.05——1987.11)
黃 政(85/05——87/1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書記
賴烺秋(85/05——85/09)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賴烺秋(85/09——87/1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陳玉鏡(85/05——87/1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吳松生(85/05——87/1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1987.11——1999.12)
夏祖恩(87/11——99/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校長
賴烺秋(87/11——99/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玉鏡(87/11——00/0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吳松生(87/11——90/0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恆忠(90/01——99/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徐建震(90/01——99/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余祖陛(90/01——00/05)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1999.12—2003.12)
陳永正(99/12——03/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書記
夏祖恩(99/12——03/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校長
賴烺秋(99/12——03/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翁繩鳳(00/01——03/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張恆忠(99/12——03/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徐建震(99/12——03/09)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徐魯雄(03/09——03/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副校長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3.12—2005.02)
陳永正(03/12——05/0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書記、校長
賴烺秋(03/12——05/0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翁繩鳳(03/12——05/0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陳 盛(04/03——05/0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
張恆忠(03/12——05/0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徐魯雄(03/12——05/02)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5.02—2005.12)
黃錦平(05/02——05/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書記
陳 盛(05/02——05/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
賴烺秋(05/02——05/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翁繩鳳(05/02——05/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張恆忠(05/02——05/12)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徐魯雄(05/02——05/12)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5.12—2008.06)
黃錦平(05/12——08/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書記
陳 盛(05/12——08/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
翁繩鳳(05/12——08/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小紅(05/12——08/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徐魯雄(05/12——08/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薛建明(05/12——08/06)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8.06—2009.08)
黃錦平(08/06——09/08)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書記
陳 盛(08/06——09/08)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校長
翁繩鳳(08/06——09/08)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小紅(08/06——09/08)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徐魯雄(08/06——09/08)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薛建明(08/06——09/08)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9.08—2011.10)
翁繩鳳(09/08——11/10)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小紅(09/08——11/10)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副書記
徐魯雄(09/08——11/10)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薛建明(09/08——11/10)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陳 盛(09/08——11/10)中共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委員會副書記、委員、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