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

一、福建工程學院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概述
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依託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校團委大學生藝術發展中心、校工會、福建省地方文獻整理研究中心、福建省文化產業研究與策劃中心等學術學科資源背景,秉承“開展閩台地方古琴文獻整理研究、傳承閩台古琴藝術”的宗旨,研究中心配備以碩士、博士、教授為主體的研究團隊和古琴藝術演奏家為主體的校內外教師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閩台古琴地方文獻發掘、整理、研究以及古琴藝術推廣工作,在捷克布拉格和日本京都進行了中國古琴音樂工作坊和古琴音樂展演活動,並在福建醫科大學、福州市烏山國小、各地方文化館、省圖書館和福建省大劇院等單位進行古琴藝術主題講座,受到多家國內外權威媒體的集中報導,在古琴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方面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和社會影響力。
二、福建工程學院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簡介
陳志強,古琴演奏家,音樂學博士,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瀚聽文化聯合創始人。2012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師從中國傳統音樂學家、博士生導師藍雪霏教授,獲音樂學博士學位。任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福建省首席代表,福建省學校美育專家庫成員,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演出監督》職業標準主編專家;廈門市政府第五批“雙百人才”——文化領軍型人才,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古琴從業人員(教學崗位)專業水平考評專家,古琴學習啟蒙於虞山吳派,曾受吳文光先生、張子盛老師指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受李祥霆、任靜、徐君躍、章華英、羅蘇理等多位名師指導。自2006年在高校任教以來,具有十餘年教學經驗,致力於古琴藝術琴學研究和教學法研究,在古琴教學上有著系統化、紮實和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多次應邀在捷克布拉格、日本及國內高校主講古琴音樂工作坊並做專題演出。
三、福建工程學院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與內容
1.傳承古琴文化、研習古琴文獻
古琴在三千年以上傳承的歷史中,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古琴文獻,這些文獻包括中國傳統樂論、中國傳統樂理、中國傳統樂譜和中國古琴音樂美學文獻,這也是中國話語體系下豐碩的精神財富。為此,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組織了音樂學、文學、史學學術背景的青年博士研究團隊,致力於中國古琴文獻的發掘、搶救、保護和復原工作,並在師資培養計畫中將古琴文獻研習作為每期課程必備內容,為中國古琴師資成長奠定文化基礎。
2.百年蒼霞精神的傳承
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主要致力於百年蒼霞精神的傳承,林紓在中國近代社會轉型中發揮的作用和成立“蒼霞精舍”的精神值得我們重視和挖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中國以林紓為代表的文人的自覺意識和潛在傳承。古代文人注重修身的精神品格造就並傳承了中國古琴獨特的德性文化。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是對福建工程學院前身“蒼霞精舍”總教習的林紓(字琴南)創校之篳路藍縷、“真誠勤勇”之校訓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3.推動古琴美育教育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說:“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使僅僅為灌輸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貫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與人類也。”;“藝術能養成人有一種美的精神,純潔的人格。”;“以美育代宗教”;“吾國古代教育,用禮、樂、射、御、書、數之六藝。樂為純粹美育;……”。敦重樂教,提倡美育為宗旨,知音樂為一種助進文化之利器,閩台古琴藝術研究中心始終將“塑造人、改變人”作為古琴教學的定位和歸宿,推動古琴美育教育工作。
四、福建工程學院大學生藝術發展中心蒼霞琴社
福建工程學院校團委大學生藝術發展中心下成立的“蒼霞琴社”,是對我校前身“蒼霞精舍”總教習的林紓(字琴南)創校之篳路藍縷、“真誠勤勇”之校訓精神的傳承和發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中國以林紓為代表的文人的自覺意識和潛在傳承。蒼霞琴社配備專業古琴教室以及中式環境美學空間布置,採購了專業古琴樂器、桌椅、整套書櫃、茶桌椅、書案以及各類古琴藝術圖書資料,已成為傳承古琴藝術,發揚新時代文人精神,為社會服務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