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晉江西溪上游的安溪縣西坪鎮,居山而近海。核心區位於安溪縣西坪鎮,包括松岩、堯山、堯陽、上堯、南陽5個村。該區春末夏初,雨熱同步;秋冬兩季,光濕互補,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起源,鐵觀音的發源地,帶狀茶—林模式,

起源

安溪鐵觀音起源於唐末,興於明清,盛於當代,近300年的發展鑄就了“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的標籤。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是以傳統鐵觀音品種選育、種植栽培、植保管理、採制工藝和茶文化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系統,以及該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樣性,發揮的生態系統功能,呈現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特徵。

鐵觀音的發源地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是鐵觀音的發源地。鐵觀音既是茶葉名稱,又是茶樹品種名稱。清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鎮發現並開始推廣。其由來有兩種傳說:魏說——觀音託夢和王說——乾隆賜名。

帶狀茶—林模式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孕育了多項茶樹無性繁殖的技術,並創製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明末清初,安溪茶農發明了獨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獨特的“半發酵”茶類——烏龍茶,同時根據季節、氣候、鮮葉等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術。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推廣了帶狀茶—林模式。樹種以豆科的喬木和小喬木為主,起到根系固氮、夏天遮蔭、冬天落葉覆蓋地表的功能。套種一年生綠肥,梯壁種草護草,以覆蓋地表,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棲息場所,蘊含了深刻的生態學哲理。
可以說,安溪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造就了獨特的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是當之無愧的農業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