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藝

福州藝

福州藝原名唱,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1943年,從業藝人成立福州市藝樂唱聯誼會,定名為福州藝。流行於福州語地區的福州市區及閩侯、長樂、連江、福清等縣,並傳播到台灣省及港澳地區;在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福州籍華僑聚居區,也有藝藝人進行演唱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藝
  • 原名:唱
  • 類屬: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 時間:1943年
起源,曲目,

起源

福州藝最早是由民間賣唱藝人蒐集民歌、小調,在民間社火活動中長期衍化來的,約形成於明嘉靖年間。至清代,陸續出現不少社在民間演唱。太平天國時期,浙江、安徽、江西的流民大量入閩,其中藝人聚集在福州的經院巷、較場沿一帶,以江淮小調、蓮花落及弋陽腔沿街賣唱,對當地藝產生影響,被稱為“較場沿唱”,據說他們曾暗中傳唱太平軍的歌謠。在此期間,有人還利用民間音樂〔十歡〕配上歌唱,稱為“十歡”。其後,又由道士把宗教音樂滲進十歡,稱為“清音十歡”。1890年(清光緒間)以後,職業社更見興盛,有達雲霄、駕雲天、雅樂天、同樂軒等館,專以歌調演唱民間故事,稱為“歌”。後來也演唱〔江湖〕、〔逗腔〕,統稱為“平講”。1945年以後,藝漸趨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州藝獲得新生。1950年,福州市成立 藝工作者聯誼會,建立5處藝場,組織演出隊和一些小組進行演唱。1960年,演出隊、組與福州市評話協會合併成立福州市曲藝團。
福州藝與閩劇有歷史淵源關係,書目、劇目互有吸收,有共同的音樂曲牌,但唱法有所不同。藝尚明快,適於曲藝演唱曲牌分為〔逗腔〕〔江湖〕、〔歌〕、〔小調〕4類;另有來自民歌的獨有曲調,如〔採蓮鼓〕、〔賀年歌〕、〔螃蟹歌〕、〔數落〕等。福州藝在長期演唱過程中,形成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一般以自拉(彈)自唱的單檔、雙檔為主,加上說表,類似評彈,但動作幅度較大。書目以中篇故事為主,輔以長牌散曲。樂器以二胡為主,伴以三弦、月琴、低胡等。另有說表採取評話形式的“評話”。多檔一般為五、六人,最多時曾有16人,伴奏增加打擊樂器板鼓、檀板、摔磬、單鈸等;管樂器有橫笛、笙、小嗩吶等,稱為“全堂”。在參加迎神賽會時,還雜以陸地行舟、高、台閣、馬上、蓮花落、錢劍等雜耍表演。

曲目

福州藝的傳統曲目,按採用的曲牌分為江湖本、歌本逗腔本3類江湖本有《珍珠塔》、《金龜母》等歌本有《間祭》、《白扇記》、《揀茶記》等,多為民間傳說故事。這兩類曲目的唱、白都用方言土語,通俗活潑,曲調粗獷明快。特別是歌多為喜劇性故事,詼諧有趣。逗腔本有《紫玉釵》、《女運骸》、《猴告狀》、《靈芝草》、《王昭君》等,多為長牌套曲,適於抒發悲涼低回的情緒,唱詞典雅,以唱功見長,過去多演於堂會。此外,尚有3種曲調綜合運用的平講本。1950年以後,創作了不少現代曲目,有影響的作品有《紅色三兄弟》、《錦繡河山》、《一幀照片》、《思歸》等。同時,還整理演出了一些優秀的傳統曲目,如《思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