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山石刻

福壽山石刻

位於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黃灣中村以西,黃河西岸的紅砂岩崖壁上,岩壁高約20米,長50多米。刻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陰刻雙勾正楷“捧燈照岸”四個大字,以山喻景。旁有陰刻行草小字,內容為道教經文,落款為“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吉辰”,乃臨流道人吳大德所書之“福壽山初跡”、“創修福壽山記”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壽山石刻
  • 位於: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
  • 岩壁:高約20米,長50多米
  • 字跡:捧燈照岸
福壽山石刻
在石崖下河床接近河面的地方,有圓雕靈龜石碑,碑已不存。靈龜首望黃河,背負紅山,形態生動有力,福壽山石刻對研究清代書法藝術有一定價值。 自迭烈遜渡黃河而抵西岸,即為著名的福壽岩刻,岩壁高約二十米,長五十多米,刻於乾隆十二年(1747)。
混天宗派混天宗派
陰刻雙勾正楷“捧燈照岸”四個大字,以山喻景。旁有陰刻行草小字,內容為道教經文。另有臨流道人吳大德所書“福壽山”初跡,“創修福壽山說”等內容。接近河岸的地方,刻一靈龜,首望黃河,背負紅山,形態生動有力。石刻書法精湛,凌波觀賞,別有一番情趣。
捧燈照岸捧燈照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