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姓(祿(姓氏))

祿姓(姓氏)

祿(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姓氏,在宋代成書的《百家姓》中排名第358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祿姓
  • 拼音:Lù
  • 源流一:出自子姓,以祖字為氏
  • 源流一:出自以官職為氏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祿 氏,祿東贊,祿 勝,近現代名人,祿兆亞,祿智明,家譜文獻,字輩排行,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姓氏源流

祿(Lù 祿)姓源出有:

源流一

出自子姓,以祖字為氏。上古商朝的末代王叫紂王,紂王有個兒子叫祿父,後來祿父的孫子取祿字為姓,世代相傳。

源流二

出自以官職為氏。另一支祿姓,來源於周朝時的官職。周朝的司祿之官,大約是主管分配俸祿,就是分配錢糧給官員的人。他的子孫以此為榮,就取祿字為姓,世代相傳。

源流三

出自以地名為氏。在雲南省,有兩個地名,一個稱祿豐,一個稱祿勸,現都是屬雲南省楚雄自治州的縣,其先民以地名為氏。這兩個地方在歷史上是否曾形成過祿姓,還有待考察。

源流四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邑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逯”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一個古邑名,時稱逯(今陝西鹹陽旬邑),後來有一秦國的大夫被封於該邑,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邑名,亦以邑名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在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中的後代中也有以邑名為姓者,稱逯氏,世代相傳至今。在羋姓逯氏族人中,最著名的就是隱士逯通,當孔子周遊列國到楚國時,他曾佯狂行歌,令孔子欽佩不已。

源流六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步六孤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代北鮮卑族原有三字姓步六孤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北魏太和十七~十九年(公元493~495年)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期間,將步六孤氏改為漢字單姓逯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滿族蒙古族鄂溫克族土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逯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武庚。從《風俗通》上考證,祿姓人,是殷紂子武庚字祿父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萬姓統譜》上認為,祿姓出自周官司祿之後,以官為氏,起源於扶風。司祿之職,依照《周禮》的記載,是屬於地官之屬,其主要職責則為“主班祿者”。這種官職,當時大都是世襲的,於是他們後來乾脆“以官為氏”。望族居扶風郡(今陝西省鹹陽縣東)。祿氏後人奉武庚為祿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祿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祿源出於子姓。商紂王之子名叫武庚,字祿父。商朝滅亡後,周武王讓武庚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遺民,而武庚卻不甘心做他人之臣,就聯合管叔等周朝貴族起兵,企圖顛覆新政。然動亂未果,武庚被殺。他的後人便以他字中的祿為姓氏,為祿氏。周朝設有司祿官,專管財政,經營,雖然古時重文官,但由於此官也直接關係國運。這種官員的子孫也以此為榮,就有以祿字為姓的。雲南有地名祿豐及祿功,且在清末此地也出現了有名望的祿氏,因此,這裡的祿氏應是由地名所得。祿父又名武庚,系殷紂王的兒子,周武王滅紂後,武庚住封地太子城(今管城區圃田鄉古城村),周成王時,武庚同管叔、蔡叔反周叛亂,被周公平定誅殺,祿氏家人紛紛北逃,在黃河南邊的荒灘野地里開荒種田,苟安活命。日久天長,這裡形成一座遠近聞名的大村——祿莊。祿姓家族人丁興旺,輩分分明。如今這裡的祿姓已達2000多人,仍然沿用著古老的十字定輩法,這十個字是:天、地、裴、萬、梁、國、明、九、有、助。於是,他們的姓名就叫祿助某,祿有某,祿九某,助字輩稱有字輩為叔伯,稱九字輩為爺奶……年年代代,生生不息,如果這十個字用完了,就重新開始,再啟用一輪。祿氏活動情況的記錄,有唐代出過吐蕃酋長祿東贊,但並非真正的“祿”姓。清雍正年間,雲南有位巾幗英雄祿氏,是襲鎮王府的隴慶侯的母親。當烏蒙人作亂時,祿氏率屬夷護守州署,協濟民軍儲,城賴以全。現今的雲南,尚有不少姓祿的家庭。
重慶市的北碚區、銅梁縣,北京市的海淀區中關村、朝陽區,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巨野縣、淄博市聊城市萊蕪市濟寧市嘉祥縣、東營市廣饒縣、濰坊市臨朐縣章丘市臨沂市濟南市平陰縣、沂南縣、濟陽市、高青縣、東明縣泰安市威海市鄄城縣、青島市,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鞏義市、濮陽市、商丘市鄭州市、許昌市、濮陽市、蘭考縣、新鄉市開封市焦作市、汝南縣、長垣縣、林州、睢縣、駐馬店市泌陽縣,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西吉縣,吉林省長春市、洮南縣、長白山地區,山西省陽泉市臨汾市堯都區、汾西縣、晉中市榆次縣、運城市太原市東於縣、清徐縣,遼寧省朝陽市葫蘆島市、綏中市,甘肅省的會寧縣、天水市秦安縣、定西市通渭縣,湖南省長沙市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棗強市、鄲城市大名縣、成安縣、邢台市石家莊地區藁城市、趙縣、保定地區蠡縣、張家口市蔚縣,湖北省襄樊市、荊州市、十堰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望奎縣、尚志市、大慶市七台河市廣東省廣州市陝西省西安市綏德縣青海省的樂都縣,貴州省貴陽市新加坡,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祿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祿 氏

清朝時雲南人,巾幗英雄,是襲鎮王府的隴慶侯的母親。雍正年間,隴慶侯因藏匿奸臣被革職,下屬臣民氣憤,想叛亂謀反,祿氏嚴加制止。後來烏蒙賊作亂,祿氏召集族人協助官兵剿匪,保衛家鄉,使城鄉得以保全,受到城鄉民眾的讚揚。

祿東贊

藏族名字叫噶東贊宇松,吐番酋長,松贊乾布手下的大將,參與吐蕃國家大事的決策。性剛嚴明,善於用兵,他替松贊乾布向唐朝請婚,出使長安,後來又迎接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是中國歷史上促進民族交融的大功臣。

祿 勝

宋時回鶻可汗王。鹹平四年(1001),遣樞密使曹萬通至汴京,獻玉勒名馬、獨峰無峰槖駝、賓鐵劍甲及琉璃器等,並陳境土東至黃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數百,甲馬顏為精銳,願朝廷命使統領,縛西夏李繼遷以獻。特授曹萬通為左神武軍大將軍,優賜祿勝器服。
其他祿姓名人有明文人祿存;清大臣祿康,將領祿成等。近當代祿姓名人有政治家祿智明,核化工專家祿福延,畫家祿兆亞,播音員祿秦劍等。

近現代名人

祿兆亞

(1930~),女;河南西平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書畫家。
1945年2月參軍,戰時曾榮立特功、三等功、大功等,先後在昆明、北京、河南工作,離休後從事書畫。
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北京總校。受名師張世簡、郝石林教授的辛勤指教,繪花鳥、長於牡丹。
在參加全國、國際大展賽中,榮獲“世界銅獎藝術家”、“跨世紀翰墨藝術人才”、“中堂藝術家”、“當代書畫名人”、“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等稱號以及金、銀、銅、一、二、三等,優秀獎等四十餘次,作品和藝傳被收入《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堂楹聯書畫大觀》、《二十世紀國際現代美術精品薈萃》、《世界美術集》、《專家大辭典》等數十部典籍。出版有《祿兆亞牡丹畫集》。
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等書畫展覽中多次入選展出。還分別在廈門、鄭州和北京舉辦個展,藝跡畫作先後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化月刊等數十家報刊刊登。
中央電視台以“天香溢遠”為題錄製播映繪畫情景並評述其畫:濃墨重彩、富麗堂煌,如露似玉、繁枝葉茂,嬈嬈艷美、光彩照人、上下翩飛、層次分明……河南省電視台也兩次錄製專題片播映。
現為河南省美協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分會副會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濟南軍區老戰士書畫研究會河南省軍區分會理事、中原書畫研究院特邀高級畫師、香港世界著名藝術家聯合會特聘書畫師、新加坡共和國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院士”和特聘高級書畫師、菏澤國花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祿智明

(1952年2月~):彝族,貴州威寧人。2003.01任貴州省副省長。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六屆、七屆、八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家譜文獻

河南太子城祿氏族譜,著者待考,明朝年間三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七冊。現被收藏在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祭城鎮祿莊祿氏宗祠。
鑲黃旗鈕祜祿氏弘毅公家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字輩排行

河南鄭州太子城(祿莊)祿氏字輩:“天地裴萬梁國明九有助志勇武德廣”。
雲南楚雄祿豐、祿功祿氏字輩:“天地裴萬梁國明九有助”。註:該字輩循環使用。
資料有待補充。

郡望堂號

郡望

廣平郡:漢景帝劉啟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併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復置廣平郡,轄境有所擴大。廣平郡在隋朝文帝楊堅開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廢黜。
臨河郡:南北朝時期北齊武平元年(庚寅,公元570年)置臨河郡,治所在今山西省永和縣。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

堂號

廣平堂:以望立堂。
臨河堂:以望立堂。
孝子堂:明朝時期的孝子逯相,廣宗人,諸生。明嘉靖中期,母歿,廬墓三年,躬自負土成墳,時有大水而不浸其廬,遠近稱異。
穎川堂:東漢時期的逯閎,出任穎川(今河南禹州)太子尚書令,生有五子。其後裔因以為堂號。
荊州堂:東漢時期的逯續,任所州別駕,有三子,長子逯稠後出任荊州刺史(今湖南常德),因號“荊州堂”。
丹徒堂:東漢時期的逯稠生有二子,長子逯肅任丹徒令(今江蘇鎮江),因號“丹徒堂”。
樂安堂:東漢時期的逯逢,任尚書令右僕射,封樂安侯,生有五子:逯涉、逯表、逯瓊、逯昊、逯招,合家融樂,因號“樂安堂”。
諫儀堂:西晉時期逯恢出任諫儀大夫,其後代號“諫儀堂”。
魚折堂:西晉時期有逯元之,他隱居於魚折(今浙江龍泉),因號“魚折堂”。
太尉堂:東晉時期的逯阮出任侍中、司空,贈太尉、興平康伯,生有六子,因號“太尉堂”。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姓啟司祿;
望出扶風。
——佚名撰祿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祿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名高鄉薦;
望出扶風。
——佚名撰祿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武陟縣人祿存,幼年時刻苦好學,永樂年間鄉試獲第一。鄉薦,唐代由州縣地方官推舉赴京城應禮部試,後稱鄉試中式為“領鄉薦”。下聯典指祿氏郡望為扶風郡。
名高鄉薦;
世系涇陽。
——佚名撰祿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祿存好學多識,舉鄉試第一。下聯典指漢涇陽人祿東賢以文行著稱。

七言通用聯

扶搖直上青雲志;
風清月白雅士心。
——佚名撰祿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祿姓望族居住地“扶風”二字的嵌字聯。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虎榜首登,鹿鳴先薦;
扶風派衍,文行馳名。
——佚名撰祿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名人祿存事典。下聯典指唐代吐蕃酋長祿東贊事典。
善於教誨,四子才略兼備;
協濟軍儲,全城黎庶無虞。
——佚名撰祿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吐蕃酋長祿東贊之子欽、陵等四人皆有才略。下聯典指清代雲南隴慶侯之母祿氏。烏蒙作亂,祿氏率屬環守州署,協濟軍儲,城賴以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