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謀父

祭公謀父,古代周朝人,是周穆王當政時期的大臣。祭公謀父向周穆王提出的意見,顯示了非凡的智慧。

基本介紹

  • 本名:祭公謀父
  • 所處時代:周朝 
  • 民族族群:華夏
  • 當政者:周穆王
過程,結果,影響,

過程

周穆王準備興兵討伐西部遊牧部族犬戎,祭公謀父知道了周穆王的意圖,感到不妥,就拜見周穆王,對周穆王進行諫阻。祭公謀父說:“大王,我們不應當討伐犬戎。我們的歷代先王只是向四方顯示美德,而不是陳列兵陣向諸侯示威,平時蓄積兵力,等待時機相機行動,這樣,一旦行動就有威勢;而常常陳列兵陣向諸侯炫耀,容易流於兒戲,流於兒戲就不能使人畏懼。因此,周公的頌詩說:‘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美善的德惠,遍及中國,相信能用王道確保天下。’我們的先王對待百姓,勉勵他們端正德行,促使他們性情敦厚,增加他們的財富,改良他們的器具;讓他們明白利害好惡所在,用教育薰陶他們,使他們盡心求利而避害,感懷恩德而懼怕威勢。因此,先王們能夠世代保衛國家並使國家不斷壯大。從前,我們周朝的先祖世代擔任農官,忠誠侍奉虞、夏兩朝。等到夏朝衰敗,廢棄農官,不重農事,我們的先祖不窋因此失去官職,而自己流竄到戎狄居住的地方。但是他不敢怠廢農業,加緊道德修養,弘揚他的事業,修治他的教化法度,早晚恭謹勤奮,用厚道誠摯的態度保持這一切,用忠心信義的態度奉行這一切。一代代都能成就美德,無愧於先祖前輩。到了文王、武王的時代,更加發揚前代的光輝美德,再加上仁慈和善,敬事神明,保護民眾,神靈和民眾無不喜悅。商紂王對人民犯下滔天大罪,人民實在不能忍受,欣然擁戴周武王,以致周武王在商朝都城的近郊對商王用兵。由此可見,我們的先王並非崇尚武力,而是深切地體恤民眾的隱痛,不得已用武力為民眾除害啊。我們先王的制度,國都近郊,叫做甸服,甸服外面,叫做侯服;侯服外面,叫做賓服;夷、蠻居住的地區,叫做要服;戎、狄居住的地區,叫做荒服。屬於甸服的要供應天子每日的祭禮,屬於侯服的要供應每月的祀禮,屬於賓服的要供應四季的獻享,屬於要服的每年要納貢,屬於荒服的要承認周王朝的正統。按日祭祀天子的祖父、父親;按月祭祀高祖、曾祖,按四季獻上始祖的祭品,按年納貢,終生朝王一次。先王為求祀典的順當,甸服有不參與祭祀的,就修正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參與祭祀的,就修正號令;賓服有不獻享的,就修正典法;要服有不納貢的,就修正尊卑職貢的名號;荒服有不歸服王的,就修正自己的文德。上面所說的都做了,仍然有人違反規定,就動用刑罰。於是,對不祭的依法懲治,對不祀的派軍隊討伐,對不獻享的進行征剿,對不納貢的加以責備,對不歸服的進行勸告。於是有刑罰的法令,有討伐的軍隊,有徵剿的武備,有威嚴譴責的詔命,有規勸的文辭。譴責的詔命發布了,規勸的文辭公告了,要服、荒服的民族仍然不納貢,不朝見,那么天子就要加強修治自己的品德,不必動員民眾去遠征。所以,鄰近處沒人不聽從,遠方的沒人不歸服。現在的犬戎氏,自從大畢、伯士死後,一直能盡他荒服的職責納貢、朝王,而大王您卻說:‘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討他們,而且要向他顯示武力’,這難道不是廢除先王的教誨,破壞先王的制度嗎?我聽說犬戎樹立敦厚的風尚,遵循先人的善德,始終如一地固守。他們應該有抵禦我們的力量。”

結果

周穆王不拒不聽從祭公謀父的意見,還是調集軍隊征討犬戎。但正如祭公謀父所料,由於犬戎部落的堅決抵抗,周朝的軍隊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幾乎一無所獲,只得到了四頭白狼和四頭白鹿。這次征討帶來的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從此以後,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的所有部族,全都就此脫離了周朝的約束,再也不來朝拜周朝的君主了。

影響

祭公謀父向周穆王提出的意見,顯示了非凡的智慧。
祭公謀父向周穆王指出:施行“德政”,是周朝歷代先王一直秉承的基本國策。正是這一基本國策,保證了周朝長久以來的安定局面。周朝要想長治久安,應當繼續堅持這一基本國策。
祭公謀父向周穆王指出:犬戎部落一直服從周朝的領導,謹慎遵守國家關於納貢和朝拜國王的有關規定,基本沒有明顯的過失。
祭公謀父向周穆王指出:目前的犬戎部族,樹立敦厚的風尚,遵循先人的善德,並且始終如一地固守。這樣的部族,擁有巨大的凝聚力,是難以戰勝的。
最後,祭公謀父大膽預測:周穆王討伐犬戎的戰爭肯定會勞而無功。
事實證明:祭公謀父的預見完全正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