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價調整自主權

票價調整自主權

2013年03月21日上午,交通部舉行了2013年第二次例行發布會。談到鐵道部併入交通部後,火車票價是否調整,交通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後火車票價將在有關部門的監控下,同時中國鐵路總公司作為一個企業,對火車票價的調整有一定自主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票價調整自主權
  • 時間:2013年03月21日
  • 單位交通部
  • 對象:票價
專家評論
不可否認,在市場經濟時代,鐵路總公司作為經濟人、企業,為了保證企業利潤和盈利,可能在淡季會像民航公司一樣,對火車票進行打折優惠,實現薄利多銷,而在旺季尤其是以春運為代表的節假日期間上調票價,多賺錢。換言之,鐵路總公司享有票價調整自主權本身無可厚非,也是正常現象,如同民航公司自主調整票價一樣。
但是,眾所周知,鐵路客運並不同於民航,鐵路總公司的權利並不能一味地複製航空公司的權利。一方面,目前,我國鐵路客運處於天然的壟斷狀態和絕對壟斷格局。只有國有企業鐵路總公司一家壟斷經營,毫無競爭對手,屬於絕對的壟斷行業;而民航系統存在多家航空公司相互競爭的格局,且有少量的民營航空公司參與競爭,更不像公路客運行業有大量私人客運汽車在經營。另一方面,鐵路行業屬於公用事業,公益性、公共性是鐵路行業的最本質屬性,不管是過去政企不分體制,還是現在鐵路總公司經營體制,都不能改變鐵路的公益性和公共性本質,必須以滿足公眾的出行為基本前提和目的。
再者,火車在目前是最廉價的客運渠道,是廣大低收入人群出行的主要選擇方式,一旦授予鐵路總公司調整票價自主權,在供需矛盾之下,必定造成春運等節假日期間火車票價的上漲,從而加重了中低收入人群回家和出行的費用,不僅可能出現一票難求、一票太貴,而且淡季的降價幅度也不會太大,火車票價本來就比客運和民航票價便宜,即使不降價,該乘坐火車的照樣乘坐火車,該乘坐飛機或汽車的不會因為降低幾塊錢而改變出行方式。
事實上,我國鐵路管理體制改革才剛剛起步,還沒有走上市場化的軌道,而且鐵路行業的競爭局面沒有形成,公眾更是對鐵路系統改革持觀望態度。在這種情況下,顯然還沒有形成鐵路總公司享有火車票價調整自主權的條件,管理部門應當慎重下放火車票價調整自主權給鐵路總公司,現在就談鐵路總公司享有火車票價調整自主權很不合適,這會讓民眾覺得火車票價要上漲,鐵路總公司是要通過上漲火車票價的方式,償還鐵路系統過去多年欠下的歷史債務。因此,筆者以為,對於鐵路行業這個特殊行業,尤其是在目前的特殊時期,應當堅持走政府定價機制,火車票價的定價權應牢牢掌握在主管部門手中,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尤其是鐵路行業逐步走上市場化軌道之後,再下放火車票價調整權也不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