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祥

祥祥

2001年8月25日,“祥祥”出生於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中心,是人類首隻放歸野外的圈養大熊貓。科學家們計畫用大量繁殖的圈養大熊貓補充野生種群,“祥祥”在數以百計的大熊貓中被選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祥祥
  • 出生:2001年8月25日
  • 出生地:四川
  • 意義:人類首隻放歸野外的圈養大熊貓
  • 父親:大地
  • 母親:20號龍古
  • 兄弟:福福
單獨生存,放歸野外,曾經受傷,最終死亡,祥祥與飼養員劉斌的故事,簡介,野化訓練 難捨難分,絕境求生 自食其力,野性大發 占山為王,回歸山林 依依惜別,懷念勇敢的先行者祥祥,

單獨生存

2003年7月8日,即將滿兩歲的“祥祥”被單獨放到一個海拔2080米、面積2.7萬平方米的野化培訓圈,這裡有充足的水源和竹子。慢慢地,“祥祥”學會自己找竹子吃,不再跟著飼養員屁股跑,對進餐口哨聲不再敏感;在零下10℃的嚴冬,它能在二三十厘米深的積雪中活動,甚至還學會用糞便築起溫暖的巢。
2004年9月15日,“祥祥”戴著無線電項圈“住”進海拔248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的二期野化培訓圈。又經歷了一年多風霜雨的考驗,“祥祥”已逐漸成長為一個完全獨立生活的大熊貓了。即使面對從小將它養大的飼養員劉斌,“祥祥”也凶神惡煞般地把他驅逐出境。此時,“祥祥”領地意識進一步增強,逐步擺脫對人類的依賴。

放歸野外

2006年2月17日,專家論證認為,“祥祥”已基本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擇機放歸野外棲息地進入第三期試驗——完全野外放歸研究階段。2006年4月28日,“祥祥”戴著野外定位項圈,從圈養場走出去。跨出牢籠後,它一路小跑,頭也不回地消失在山林中。

曾經受傷

“祥祥”在野外生存期間,專家們一直在通過其佩戴的無線電頸圈對它進行觀察和研究。2006年下半年,它在野外的生存出現了困難。工作人員12月22日發現了正在竹林中取食的“祥祥”,其背部、後肢掌部等多處受傷,馬上將其接回治療傷情。
“祥祥”傷口恢復近八成後,經過專家們認真研究後,2006年12月30日,“祥祥”被再次放到“五一棚”白岩區域,繼續獨立的生活。

最終死亡

2007年1月7日,“祥祥”的無線電接收信號消失,科研人員搜尋無果。2月19日下午,科研人員發現“祥祥”的屍體躺在“轉經溝”雪地上。此時,“祥祥”佩帶的頸圈已損壞。剖檢表明,“祥祥”死前左側胸腹肋部嚴重鈍性損傷。從解剖結果來看,大熊貓“祥祥”在第一次受傷、基本恢復並再次返回野外生活後,第二次又因領地和食物與野生大熊貓發生過打鬥,在逃跑過程中曾從高處摔落,左側胸腹肋部撞擊在鈍性物體(如石頭上)導致胸腔變形、組織器官不同程度受傷。因嚴重內外傷痛,加之精神狀態驚恐、衰弱,導致“祥祥”最終休克、死亡。
目前,“祥祥”的皮毛保存在研究中心。屍骨埋在了它生活了近一年的臥龍自然保護區“五一棚”地區。

祥祥與飼養員劉斌的故事

簡介

2006年5月15日,世界首隻接受3年“野化訓練”的大熊貓———祥祥被放歸原始森林已半月有餘,然而一個痴情的川北漢子與科研人員依然風雨無阻地執著守望著這片茫茫的大森林,根據祥祥身上佩戴的GPS項圈繼續關注它的野外生存狀況,目光聚焦:人類與動物、與自然的和諧與關照……
祥祥

野化訓練 難捨難分

2001年8月25日,大熊貓祥祥和孿生兄弟福福出生於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2002年7月,祥祥和福福兩兄弟經過半年多的哺乳期後進入了“熊貓幼稚園”,飼養員劉斌從此成為了祥祥的“全職保姆”,與它朝夕相處,形影不離。
祥祥毛色光滑,性情溫順,外表俊秀,健康狀況良好,從未患過疾病,深得劉斌的喜愛。那時,來自四川綿陽的英俊小伙劉斌初到臥龍幾個月,他對飼養大熊貓充滿了興趣,他教祥祥玩遊戲、踢皮球、上梯子、爬樹枝,教它吃紅蘿蔔、嫩蘋果、窩窩頭等。日復一日,祥祥除了酣睡之外,與劉斌形影相隨,彼此的感情越來越深厚。
在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裡,祥祥漸漸地茁壯成長起來。劉斌成天與它歡快地嬉戲玩耍,在此度過了整整一年自由自在快樂的時光。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為有效地保護大熊貓物種,2003年7月8日,全世界首次大熊貓野外放歸培訓工程正式啟動,作為第一隻接受野化訓練的大熊貓,祥祥肩負著具有創舉意義的使命,獨自被放養到核桃坪後山上,一個面積約2萬平方米的大熊貓半野生放養圈接受野化訓練。
祥祥福福18個月祥祥福福18個月
祥祥才1歲零8個月,只相當於人類的六七歲。對這樣一個孱弱無助的“孩子”,從“飯來張口”到孤零零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自己找吃找喝,它能活下去嗎?在宣布選中祥祥正式接受野化訓練的前夜,飼養員劉斌暗自流了一夜的淚。祥祥當選這一“野化”使命,按理說劉斌應該感到光榮,但他從情感上根本無法接受將要與祥祥的分離。
為什麼研究中心決定選擇祥祥擔此重任呢?因為在所有的大熊貓中,祥祥和福福是一對孿生兄弟,身體狀況相似,祥祥接受野化訓練,福福繼續人工飼養,這樣,祥祥和福福能夠時刻對照,為野化訓練工程提供相關的參考數據。
祥祥的半野生放養圈完全是另一個新天地,最高海拔2080米,放養場上下坡度高差近50米。場地內樹木蔥蘢,流水淙淙,植被良好,竹林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這個場地與大熊貓野外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相符合,對矯正圈養大熊貓的不良生活習慣,加強它們對野外天敵的防禦能力和自身疾病的防治能力十分有益。
從那一天起,祥祥邁開了新的生命歷程,飼養員劉斌也有了新的使命。但他不再像往常那樣以飼養祥祥為主,而是在科研人員的指導下,盡力讓祥祥最終擺脫對人工飼養的依賴,漸漸邁開野化的步伐。當一名大熊貓飼養員並不簡單,如何讓祥祥“自食其力”是飼養員與科研人員共同的任務。
第一天,祥祥獨自進入完全陌生的“家”,起初還感到新鮮。然而,當它見到送行的人們,連同自己親密的“夥伴”劉斌都紛紛離開自己而去時,它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它害怕、驚恐,拚命地追過來,纏住劉斌的雙腿,死活都不讓劉斌離開。
“祥祥乖,不要怕!我會回來看你的!”祥祥根本不聽劉斌的安慰,它把劉斌纏得更緊了,一邊叫喚著一邊伸出舌頭來舔他的臉。當人們抱著它與劉斌強行分開一百多米後,它又趁機掙脫而出,拚命地追上來,緊緊地纏住劉斌的腿,拚命地叫喚著,它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死活都不願意離開劉斌。此刻,劉斌也像孩子似的哭了……此情此景,在場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此時心如刀絞的劉斌清楚,祥祥總有一天會對他這個“最親密的朋友”不再相認,甚至“反目成仇”。但劉斌明白自己和所有科研人員肩負的重要責任:如果祥祥成功野化,今後,將有更多的大熊貓被野化放歸到野外,這對人類保護珍稀動物大熊貓具有震驚世界的深遠意義。

絕境求生 自食其力

祥祥在半野生放養圈裡開始了人類歷史長河中人工繁殖大熊貓野化訓練的第一步。然而,祥祥和所有人工飼養的大熊貓一樣過慣了“飯來張口”的安逸生活,它所面臨的挑戰是史無前例的,因為沒有人知道它將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劉斌在觀察祥祥的生活行為劉斌在觀察祥祥的生活行為
儘管身邊有很多野生竹子,但祥祥一概不碰,它根本沒有自己主動覓食的意識。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里,它也根本不知道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實在餓慘了,祥祥就以大聲哀叫的方式向劉斌“求助”。
每天,劉斌和保護中心的科研人員們藏在不遠處,用望遠鏡對祥祥進行觀察。每當聽到祥祥的“呼救聲”,劉斌心急如焚夜不能寐:“萬一它餓壞了肚子,餓出了問題怎么辦?”研究中心的領導告訴劉斌,放養祥祥並不是對它撒手不管,中心會通過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時刻監控它的生活情況。
幾天后,祥祥餓得連叫的聲音都沒有了。焦急萬分的劉斌得到研究人員同意,餵幾根它最愛吃的紅蘿蔔。當劉斌突然出現在祥祥的面前時,它努力打起精神,把頭低低地埋在劉斌的懷裡,津津有味地吃著紅蘿蔔。吃完後,它竟眼淚汪汪地盯著劉斌,輕聲地叫喚了幾聲,似乎在說:“把我帶走吧,我再也不願在這個鬼地方呆下去了,我不能離開你呀!”劉斌心痛地掉下了淚水,卻又拔腳離開祥祥。祥祥再次奮不顧身地追逐而來,並死死地抱住劉斌的腿,不讓他離去。
在野化初期,祥祥年紀幼小,自身免疫力也比較弱,加上不會“自我清潔”,它的身上一度長滿了草虱之類的寄生蟲。劉斌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他不能幫祥祥清除,要讓祥祥自己學會搞好“個人衛生”。
因為野化之初,祥祥找食特別困難,劉斌和科研人員不得不對它實行半人工飼養,每天給祥祥提供幾個窩窩頭。可祥祥是大胃口,幾個窩窩頭遠遠滿足不了它,幾個月下來,祥祥瘦得變了樣。
在一次考察行動中,劉斌和研究人員看到祥祥突然自己掰下了一隻竹筍,正津津有味地嚼著。從那之後,祥祥的採食能力突飛猛進,它還找到了竅門,漸漸知道了什麼季節該吃什麼竹子,甚至連竹子的什麼部位最好吃它都一清二楚。 一年半後,祥祥已能自己覓食,它不僅吃鮮竹,還吃枯竹、半葉竹……劉斌和科研人員完全停止了祥祥的食物供給。
2003年11月,劉斌和科研人員可謂驚喜不斷:大家發現了祥祥用毛毛草草、枯枝敗葉給自己做了一個小窩,祥祥還會根據季節的變化搬家。看到祥祥逐漸學會了覓食、築窩,劉斌激動得熱淚盈眶。

野性大發 占山為王

祥祥漸漸地學會了自食其力,然而劉斌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憂傷之中。因為按照保護中心對祥祥制定的野化訓練進度,劉斌與祥祥的見面機會將越來越少,祥祥對劉斌也越來越冷漠了。
2004年9月15日,祥祥進入了“新居”———面積達20多萬平米的二期中型培訓圈,這裡主要是由野核桃、紅膚楊、華西楓楊、槐樹等樹種組成的落葉闊葉林,祥祥在這裡“安家”後有了更大的變化:無論是採食還是築窩,動作都越來越嫻熟;它對靠近他的科研人員極其敏感,警覺性有所提高,有了領地意識和自衛行為。祥祥有了較強的野外生存適應能力,可以基本擺脫對人的依賴。
11月份的一天,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劉斌接近祥祥時,發現它正舒服地躺在斜坡上打盹。“祥祥,祥祥,還習慣吧!”劉斌一邊親切地向它問好,一邊輕輕地走近祥祥,試圖撫摸祥祥。祥祥睜開了惺忪的睡眼,竟對著劉斌咆哮了幾聲,並憤然做出驅逐劉斌的樣子。
劉斌發現此時的祥祥跑得特別快,而且喜歡爬到十幾米高的樹丫上打瞌睡,這樣可以避免遭遇猛獸的襲擊。
後來又一次,劉斌和幾位科研人員前來探望它,它又做出攻擊人的姿勢,“小傢伙真野了,翻臉不認人了!”欣喜之餘的劉斌又一次憂傷起來,祥祥對他的情感真的斷了!從那以後,祥祥再也沒有“領”過劉斌的情,每次見到他都把他當成了入侵的“敵人”,一轉眼就躥上了樹,速度快得令人驚訝。“這是野外生存的需要,只有速度快,才能在遇到危險時迅速逃脫。”劉斌說。
2005年2月16日,記者來到臥龍,在劉斌的陪同下探秘祥祥的“領地”。“你們一定要小心,因為祥祥已‘占山為王’,完全進入野生狀態了!”劉斌警告我們。當天下午,我們冒著風雪步行進入祥祥的領地。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我們在雪林中興奮地發現了祥祥留下的蛛絲馬跡。傍晚17時,竹林里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我們終於看到了祥祥。只見它拿著一根鮮竹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野化前祥祥的體重僅有20多公斤,現在已長到了100多公斤,強壯著哩!”劉斌輕聲地說。
這時,一位同行的朋友咳嗽了一聲,祥祥抬起頭來發現了我們。一位朋友見狀立刻端起相機對著它拍照,祥祥當即飛快而憤怒地向我們跑過來。“快跑!它會傷人的!”劉斌大喊,憤怒的祥祥則完全忘記了曾經把它養大的“好朋友”劉斌並向其發起攻擊,將劉斌撲倒在地並將其手咬傷,劉斌好不容易才掙脫了祥祥。
劉斌沒有想到祥祥對人的警覺性變得如此高,“領地意識”特彆強,一有風吹草動,它會馬上機警地看看四周,遇到“強敵”它會迅速爬樹逃生。現在祥祥已到了發情期,所有人都不敢再靠近它,生怕惹怒它並受到攻擊。即使是劉斌也必須和祥祥保持30到50米的距離,尤其是當祥祥變得焦躁、興奮,或從樹上爬上爬下,或在地上滾來滾去時,大家都不敢靠近它,以免“自討沒趣”。

回歸山林 依依惜別

2005年2月16日下午,來自中國、日本、美國等世界各地的數10名大熊貓保護研究專家,在臥龍召開了祥祥野放論證會。專家們認為祥祥的野化進程完全達到了人們的期待,其採食能力強,能夠在寬闊的領地里分區域獨立覓食。它不僅漸漸擺脫了對人的依賴,還具有了極強的野外生存能力。祥祥完全具備了放歸野外獨自求生的能力。
論證會決定祥祥將於2006年4月底野外放歸。隨著祥祥野放的時間越來越近,劉斌也經受著憂喜參半的煎熬。
2006年4月28日上午,國家林業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在臥龍自然保護區隆重舉行了祥祥野化放歸活動儀式。前晚一場大雪,海拔2700多米的巴朗山半山腰以上白雪皚皚,可這天卻迎來了出奇的大晴天,藍天白雲下灑著金黃的陽光,大自然敞開迷人的懷抱歡迎著祥祥的到來。
早晨7:30,祥祥在武警官兵的護送下啟程走向即將放歸的原始森林。在一個多小時的行程中,祥祥把頭趴在毛茸茸的前腳上,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十幾米外的前方就是巴朗山腳下的放歸點鄧生,一大片鮮活的竹子正在風中搖曳著呼喚它尊貴的“新主人”祥祥的到來。研究人員已特別在祥祥放歸處設定了三面圍欄,前來送別祥祥的各級領導、科研人員和附近居民把三面圍欄擠得滿滿的,大家都在迫切地等待著激動人心的放歸時刻。然而此時,劉斌的眼眶卻有些濕潤了,他始終默默地站在人群里,注視著祥祥的一舉一動。
上午9:52,關著祥祥的小鐵籠打開了。“走吧!大膽地往前走吧!大森林才是你真正的家園!”劉斌喃喃地說。
走出鐵籠,祥祥先是對周圍環境顧盼了一下,然後用右爪抓起鐵籠里最後一根竹子銜在嘴裡,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前方竹林小跑而去。僅僅幾秒鐘,祥祥便消失在了茫茫的竹海里。
祥祥走了,走得無影無蹤。
喧囂涌動的人群依然站在原地不願離去,看祥祥是否懷著對人類的“留戀”回來與人們“再見”一面。人群中的劉斌則痴痴地張望著前方的叢林,他強抑制著淚水不要掉下來。幾分鐘後,劉斌突然轉身默默走出人群,衝進樹叢里淚水縱橫——那是一個平凡的大熊貓飼養員為祥祥成功跨出“野化”步履的欣喜淚水,那也是一個鐵骨柔情的漢子與一隻大熊貓刻骨銘心的友誼,難以割捨的淚水……
文/何曉安 萬金龍

懷念勇敢的先行者祥祥

祥祥去世一年多了,偶爾還可見到零零星星的提及。小時候看過無窮多的動物故事,多半都是溫馨歡樂中帶點傷感,因為那些和人類親密接觸過的動物朋友總有一天會離去,消失在屬於它們的大自然中。人類撫育的大型哺乳動物經野化訓練之後成功回歸同類圈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可這一項對大熊貓來說卻是個例外。
祥祥祥祥
圈養不是終極目的,用人工養育幫助繁榮瀕危的野外種群才是一定要走的征途。05年放歸的大熊貓“盛林一號”原本來自野外,誤入鬧市獲救後,在臥龍療養23天回歸山林,但“盛林一號”畢竟和祥祥的意義完全不同,前者為雌性,有相對容易的野外種群生存法則,且早已諳熟,而祥祥,是一切為零的孤獨的探險者。
2001年8月25日出生在臥龍基地的祥祥和雙胞胎哥哥福福是熊貓幼稚園首批住戶中的兩位,祥祥的起點,等同於我們熟悉的任何一隻超可愛臥龍小滾滾。兩歲的時候,祥祥走上了絕然不同的道路,當福福留在基地,成為最友善,最適合與遊人合影的明星,祥祥告別了小夥伴們,獨自開始了長達3年的艱苦的野化訓練。
2003年7月8日,祥祥進入2.7萬平方米的一期野化培訓圈,2004年9月15日進入24萬方平米的二期野化圈,祥祥自己覓食,尋水,利用環境選擇棲息點,對抗傷病蟲害,培養領地意識,在惡劣的氣候下自我保護…… 對於臥龍的人們來說,看著祥祥從依戀到步步疏遠陌生,直至對人類產生越來越強烈的反感和敵意,是個多么喜中帶傷、百感交集的過程,想也想得出,用飼養員的話是,那個憨厚可愛的小朋友只在記憶里了。讀這些報導的時候,終於慶幸自己不是個基地熊貓人,換了我,這種實驗根本無法開頭,因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舍滾滾而去。
2006年4月28日,意義重要的一天,野化訓練結束,山下籠網打開,祥祥邁出世界上首例人工圈養大熊貓回歸自然的腳步,他無視眾多領導、科學家和中外記者的關注目光,去得沒有一絲猶豫,不曾回頭。迎接他的,是著名的野生熊貓棲息地,五一棚地區36平方公里的廣袤山林,這裡溝谷縱橫,複雜險要,自由,未知。所有的人都盼望祥祥能立足於這片山林,繁衍後代,事實上,祥祥在大半年的時間裡表現出色,幾乎已經讓大家得出放歸成功的結論。
2006年12月13日,頸圈信號顯現突發性長距離移動,22日發現祥祥多處受傷,而且有些傷口頗為嚴重,於是麻醉祥祥並接回基地療養一周,30日送回野外。這次情況表明是嚴酷的同類領地爭奪戰,為了避免產生依賴,祥祥離開時只恢復了八成,連驅蟲藥都沒給他吃。
2007年1月7日,頸圈損壞,信號丟失,2月19日,祥祥的屍體在轉經溝一處高崖下找到,不到6歲的祥祥,旺盛的生命期才剛剛開始,季節性的求偶戰還未正式揭幕,便過早的在與同類的爭鬥中失足墜下,重傷致命。轉經溝,已經超出五一棚36平方公里的範圍,傷未痊癒的祥祥無比執著的長途跋涉,只為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領土。
的確,祥祥的戰鬥力不及野生熊貓,可野生熊貓在危困時都有求助人類的先例,從基地跑出去的大熊貓一旦受挫便會自動返回,連“盛林一號”放歸初期都一直徘徊在生活條件相對寬鬆的基地附近,可祥祥沒有,驕傲的祥祥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遠離人類的長征險途,不貪圖幫助,不留戀溫暖,直面激烈的競爭,只要做山林中獨立而有尊嚴的自由生存者。祥祥用生命換回了寶貴的經驗教訓,野化放歸大熊貓的實踐依然會繼續,他的屍骨安葬在五一棚的山林里,實驗的失敗並不能抹去祥祥頑強的影子,不是可愛的寵物,不是安逸的明星,而是遵循本性的高貴物種。
祥祥,你好嗎,也許你早就忘記了童年愛玩的滑梯和搖椅,可我們沒有忘記你。你走了以後,這個熱鬧煩雜的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情,有笑聲,也有淚海,你的家鄉因一場災難遭受重創,好在你曾經的夥伴都還堅強,我們會站在時間的肩膀上一鍬一鏟的撫平地球的傷口,會很忙很累,也會抑制不住的悲傷,可我們不會忘記你,勇敢的祥祥。
文/懶貓百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