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滅論論戰

神滅論論戰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在竟陵王蕭子良的宴席上,范縝發表了反對佛教因果報應論,主張神滅的言論,隨後他又據此進一步寫成著名的《神滅論》。

基本介紹

簡介,人物貢獻,

簡介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在竟陵王蕭子良的宴席上,范縝發表了反對佛教因果報應論,主張神滅的言論,隨後他又據此進一步寫成著名的《神滅論》。

人物貢獻

范縝充實完善《神滅論》
梁朝時,南朝佛教進入了全盛時期。梁武帝篤信佛教,他在天監三年(504年)下詔說:“大經中說道有九十六種,唯佛一道,是於正道;其餘九十五種,名為邪道。朕舍邪外,以事正內。……其公卿百官侯王宗室,宜反偽就真,舍邪入正。”(《廣弘明集》卷四)這道詔令,無異正式宣布佛教為國教,一時朝野上下,佞佛成風。但也就在詔令頒發後不久,范縝不顧他被流放的不利處境,將《神滅論》充實完善,修訂定稿,並在親友中傳播,再一次向佛教發出了挑戰。
斗陣
為了不讓范縝的《神滅論》在更大的範圍流傳,當時最高的僧官大僧正法雲上書給梁武帝說:“范縝所著《神滅論》,群僚尚不知道它的觀點,先以奏聞。”提醒梁武帝蕭衍用皇帝的威嚴壓服范縝。蕭衍欲崇尚佛教,當然也必須搬開《神滅論》這塊絆腳石。但為了表示他的寬宏大量,他首先解除了對范縝的流放,將他召回京師建康,並授以中書郎和國子博士的官銜。緊接著,梁武帝又布置了對范縝的圍攻。為了確保一舉成功,他頒布了《敕答臣下神滅論》的詔書,為這次圍攻的總動員令。他在詔書中首先定了神不滅的調子。詔書說:“觀三聖設教,皆雲神不滅。”同時,訓斥范縝“不求他意,妄作異端”,“違經背親,言語可息”。並引經據典,說靈魂不滅在儒家經典里是有記載的。據《禮記·祭義》說,只有孝子才能使死去的親人享受祭品。《禮記·禮運》說,如果在祭祀前三天進行齋戒沐浴,就能見到所祭祀的鬼神。但是,為了表明自己並非以勢壓人,梁武帝又虛偽地把這次圍攻加上學術討論的裝潢,他說:“欲談無佛,應設賓主,標其宗旨,辨其長短,來就佛理以屈佛理,則有佛之義既躓,神滅之論自行。”(見《弘明集》卷十)所謂“設賓主”,是當時流行的一種問答體論文體;所謂“就佛理以屈佛理”,言外之意是讓范縝放棄真理。
范縝抗爭
范縝對此毫不示弱,他堅持真理,絕不妥協,勇敢地接受了梁武帝蕭衍以及眾僧名士的挑戰,並將《神滅論》改寫成有賓有主、一問一答的文體,共設三十一個問答。蕭衍見范縝不肯就範,於是唆使光祿寺大僧正法雲寫了《與王公朝貴書》,發動朝野僧俗,一齊上陣,輪番向范縝展開進攻。先後參加圍攻的有六十四人,共拼湊了七十五篇文章。可是,他們多是無真才實學的御用文人,才華、文筆、思辨能力距范縝相去甚遠,只能以謾罵代替爭論。他們指責范縝“欺天罔上”、“傷化敗俗”,叫囂取締“妨政實多”的《神滅論》。范縝從容自若,沉著應戰,據理駁斥,史稱“辯摧眾口,日服千人”(《弘明集》卷九)。當然,圍攻者中也不乏辯士。東官舍人曹思文,能言善辯,筆力不凡,接連寫了《難神滅論》和《重難神滅論》,但與范縝交鋒後,亦一籌莫展,不得不承認自己“情思愚淺,無以折其鋒銳”。
在這場論戰中,范縝終於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並被載入史冊。梁武帝對他無可奈何,只好既不貶黜,也不升擢范縝,讓他位居國子博士,直至死。《神滅論》也未予以取締。 大約天監十四年(515年),范縝病逝,終年約六十五歲。他有文集十五卷。范縝有一子,名胥,字長才。他繼承父志,傳父業,亦有口才。官為國子博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