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里鄉

神仙里鄉是仙城鎮一個偏僻村莊,村現有人口4900多人,黨員48名,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根據民眾意願,黨支部和村委會切實加強對環境衛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努力倡導文明新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仙里鄉
  • 人口:4900多人
  • 黨員:48名
  • 主要人物:詹偉添
姓氏,地理,詹氏由來,農業發展,旅遊狀況,文化教育,

姓氏

村里人的姓氏都氏以詹姓為主,有主要人物。詹錫斌,詹宏濱,詹少聰,詹連財,詹偉昌,詹浩然,詹東龍,詹雪燕,詹雪玲,詹丹玲,詹澤濤,詹壯濱,詹壯鵬,詹少文,詹麗娟,詹鴻傑,,詹桂鳳,詹偉生,詹澤明,詹曉升,詹靜麗,詹丹鈴,詹少文,詹文豪,詹曉援,詹育仁,詹燕娜,等人,為創建神仙里文明鄉鎮,做出了不少貢獻。
山

地理

神仙里的臨近村有長春村,容堂村,白墳,鐵桶寨,東浮山,梅徑村,利波村,深溪村。仙城村,然而神仙里村的小孩讀國小的時候都是在四德國小就讀的,中學的時候就在趙學波中學就讀,,交通方便,環境優美,乃人間仙境,固有北有張家界,南有神仙里。之美稱。

詹氏由來

詹zhān
(1)話多,嚕囌 [verbose]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
(2)又如:詹詹(言辭瑣碎,喋喋不休的樣子);詹詹炎炎(喋喋不休的樣子)
zhān
詹姓名人
詹宏濱
中國現代愛國人士,為中國創建文明過度做了傑出的貢獻,出生於廣東汕頭市神仙里村。中學學歷。
詹天佑
zhān tiānyòu
詹天佑(1861―1919) 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師。字眷誠,出生廣東南海(今廣州)縣。中國第一個鐵路工程師,負責修築唐山至天津的鐵路。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建京(北京)張(張家口)鐵路,為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並培養出第一批鐵路工程師。
詹夏來,男,1955年8月生,安徽懷寧人,1970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參加工作,197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
1970年12月至1976年03月,解放軍工程兵第二工區測繪員、班長、代理技術員(其間在南京工程兵學校測繪專業學習2年),
1976年04月至1978年08月,安徽懷寧縣小市公社農機員、代理文書、會計,
1978年09月至1982年07月,安徽大學中文系學生,
1982年08月至1992年08月,安徽省委辦公廳工作人員、秘書、一級巡視員(副處級)、秘書室副主任、綜合處副處長、處長(其間曾任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1988至1998任安徽省委書記秘書),
1992年08月至1993年10月,蕪湖市市長助理,
1993年11月至1995年10月,蕪湖市副市長、黨組成員,
1995年10月至1998年05月,蕪湖市委副書記、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1998年05月至1999年01月,蕪湖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1999年01月至1999年10月,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蕪湖市委書記、市長,
2000年12月至2003年01月,蕪湖市委書記,
2003年01月至2005年05月,蕪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其間:2001年1月至2004年2月兼任上汽集團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5年05月,任安徽省委常委、蕪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8年07月,任安徽省委常委、秘書長。
安徽省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3.詹雅雯:台灣著名歌手,第19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
本名:詹淑貞
封號:台語歌壇才女、台語現代平民天后、台語感恩歌后
英文名:Ya Wen 或 Yu Wen
血型:O型 星座: 水瓶座
身高:157公分 體重:50公斤
興趣: 陶藝,品嘗中國茶
演唱曲風: 日本*演歌*特殊唱腔
專長:歌詞創作(詞曲創作超過300首)
共發53張專輯─ 最新專輯-人生公路 深情海岸
詹 zhān ㄓㄢˉ
(1)說話煩瑣,喋喋不休的樣子:“大言炎炎,小言~~”。
(2)至:“五日為期,六日不~”。
(3)姓。
(4)古代官名,掌皇后太子家事。
鄭碼:RGOS,U:8A79,GBK:D5B2
筆畫數:13,部首:言,筆順編號:3513344111251
詹氏祖周宣王 家族歷史悠長
晉朝的永嘉年間,距離現在大約1600多年。當時,劉淵稱帝,石勒陷洛陽,晉懷帝被虜,造成了“永嘉之亂”的空前浩劫。五胡亂華的長期兵荒馬亂從此開始,而中原地區漢裔子孫的往南搬遷,也自此開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
據歷來學者的考證,當時,隨著戰火的蔓延,中原的姓氏逐漸出現於長江以南的各地,連最南方的福建,也遷入了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這八個姓氏,在南方奠基既早,後來也就自然發展成為閩、粵一帶的龐大家族,子孫遍及各地,長時以來久享盛名。詹氏,是永嘉入閩的八姓之一。所以,一千六百多年以來,一直是南方的名門著姓。
南方各地的詹氏,在過去一千多年間的表現,的確足當“出類拔萃”四個字而無愧。清朝末年的廣東香山人詹天佑,更加大名鼎鼎,他是中國自築鐵路的第一人,所造的平綏鐵路,穿山築洞,工程艱鉅,一直到今天,在北京西北青龍橋畔的平綏路上,仍聳立著他的銅像,供每一個崇敬他的人瞻仰。
但是,南方各地的詹氏家族,當初他們又是打從哪裡來到南方的呢?
這個問題,經過歷來姓氏學者的考證,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原來,詹姓人的始祖,是距今大約2800年以前的周宣王,由於周宣王的兒子之中,有一位被封為詹侯,因而得姓。《姓苑》及《詹大卿體仁家譜》上所記載的:“詹姓始於周宣王支子,賜姓為詹,封為詹侯,其後有詹父為周大夫,詹嘉處瑕以守桃林塞”,即為明證。
此外,春秋時代的楚國,也曾出現過一支詹氏。《姓纂》一書上所說的:“楚詹尹之後有詹何,善釣,昭公九年有詹桓伯,辭於晉”,正是這個意思。
由此看來,詹氏也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古老家族,至少已經有了2800年左右的歷史。然而,如果依照《路史》所說的:“虞封黃帝之後,得詹者為詹氏”,則詹氏的歷史是更加悠長。
這個古老的家族,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最初是以河北、山東交界處的渤海為繁衍中心。然後,才逐步播遷到其他各地的。當然,長久以來稱盛於南方的詹氏,也不例外,他們的老家,就在渤海。

農業發展

村黨支部堅持把發展農村經濟作為建設和諧新農村的第一要務。聯繫實際,集思廣益,確定“做活‘山’字文章,發展旅遊特色產業”的思路,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推廣品種改良,發展名優水果。過去由於技術落後,該村1600畝橄欖、楊梅和荔枝等多數果樹原來產量不高,村黨支部聘請市、區果樹專家到村定期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現場為果農釋疑解惑,同時還對600畝果樹實施低產改造,橄欖產量從原4萬多斤增至現在的20萬斤,其他水果長勢也十分良好,掛果率大大提高。僅果林承包一項可增加集體收入10萬元。近期還從潮陽區金灶鎮引進800株三棱橄欖,聘請專人管理,四年後可為村里增加一筆收入。

旅遊狀況

用“活”旅遊資源。利用天仙岩風景區這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開發獅喉室和紅軍石洞兩處觀光景點。在春節前投入10多萬元,平整山坡地,開闢一個占地10畝的停車場,解決了遊客車輛停放難的問題。多方籌資35萬元,開闢了一條長2.5公里、寬10米的道路通往天仙岩風景區,並拓寬整修通往普寧市湯坑村、大長隴村長2.8公里、寬8米的村道。交通的便利和景區的配套建設吸引了四方遊客,春節期間遊客達15萬人次,不僅村集體收入達10多萬元,且帶旺了村的飲食等第三產業。

文化教育

村委會為加強教育投入,提高村民素質。針對學校教室屬危房的情況,動員在外企業家詹漢標慷慨解囊300萬元,計畫總投資350萬元,建設教學、禮堂和教師宿舍等三棟樓,可解決學位1100個。學校內將配套農民閱覽室、科技實驗室和文娛活動室等,現已累計投入200萬元,完成了主體樓建設,預計新學期可交付使用。同時,村黨支部定期邀請市、區農業專家到村開展農科實用技術培訓班,努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