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潑水節

祈雨潑水節流傳於以卓尼縣納浪鎮為中心涉及周邊岷縣西寨鎮、卓尼木耳鎮、臨潭洮濱鎮等地,並輻射藏漢文化過度帶的以農為主、兼營牧業的洮、岷、宕等地,是當地民眾在伏天干旱時通過祭祀神泉和潑水來祈求降雨的一場民眾性的民俗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祈雨潑水節
  • 英文名:pray for rain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 別稱:要雨、潑水
  • 節日時間:伏天干旱時節
  • 節日類型:傳統民俗
  • 流行地區:洮、岷、宕等地
  • 節日起源:苯教神泉的祭祀活動
  • 節日活動:祭祀神泉、潑水
  • 節日飲食:涼粉、釀皮、土酒
  • 節日意義:祭祀求雨
  • 設定地點:卓尼縣納浪鄉
  • 設立機構:民間組織
  • 設定時間:古老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一、流行地域,二、風俗形成,三、潑水節盛況,

一、流行地域

祈雨潑水節流傳於以卓尼縣納浪鎮為中心、涉及周邊岷縣西寨鎮、卓尼木耳鎮、臨潭洮濱鎮等地,輻射藏漢文化過度帶以農為主、兼營牧業的洮、岷、宕等地。

二、風俗形成

該區域自古為藏、羌、氐、吐谷渾、鮮卑等民族的聚居、流動區,明代以前苯教為本區域的主體宗教,苯教的萬物有靈思想直接指導著民眾的生產生活,在明代以後漢族的大量遷入,一部分少數民族的外遷、漢化融合,同時也將苯教思想融入到漢族民眾生活當中,漢族民眾將自己仰慕的民族英雄和苯教的神靈相結合,形成洮州18路龍神、岷州18路湫神等水神,每年夏季民眾掃街灑水,迎接18路水神遊街;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之間則相互融合,形成了該區域特有的的舟曲藏族、白馬藏族、木家藏族和覺乃藏族等,隨著卓尼禪定寺的興盛,宗教也轉變化為藏傳佛教為主,苯教隨之潛入到洮河和白龍江河谷封閉的農業區域家族傳承,但苯教的生活指導依然影響著本區廣大民眾的生活。
本區域為半濕潤半乾旱氣候,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農業直接依賴天然降雨,在每年春播和伏天禾苗灌漿時極易出現旱災,當地漢族民眾將求雨寄託於當地水神;而藏族依然依賴苯教祭祀,認為神泉可以布雲降雨(本區為洮河和白龍江林區,山大林密,溪流遍布,清泉密集,每個村莊都有幾處特殊的清泉作為自己村莊的神泉),每遇乾旱,民眾就在神泉邊和村莊路邊舉行大規模的祈雨潑水節。

三、潑水節盛況

1、在春末乾旱時,天氣偏涼,民眾只在泉水邊祭祀祈雨。
2、在伏天干旱時,當地民眾就舉行大規模的祈雨潑水節。
在連續暴曬半個月後,灌漿的禾苗曬蔫了,當地青苗會——章尕(小甲)開始召集民眾,組織祈雨。早晨吹響寺院裡的白海螺,召集民眾打掃街道,潑灑清水,然後分兩組,年輕人一組,老年人一組,老年人去神泉祭祀,年輕人在村子潑水。
老年人傳承固定儀式,在特定的神泉邊草灘,燃起柏樹枝和雲杉枝煨桑,點上清油麵燈,唱起當地流傳的12字瑪尼調,然後拿起柏樹枝蘸起泉水灑在泉水岸邊,邊灑水唱起藏族祈雨歌,等泉水灑濕了岸邊,便請來泉神的馬腳(泉神的代言人)降神,唱起悠遠蒼涼的降神歌,在泉神降神後說明乾旱緣由,並在民眾承諾泉神要求且同意降雨後請求泉神離開,一場人神交流的祈雨祭祀儀式結束,但大多數都是泉神不同意求雨(一般都是民眾觸犯怠慢了泉神),只有將和泉神一起的山神通過山神馬腳降神勸解,如果還不同意,明天只有到另一個神泉處祈雨,直到泉神答應降雨為止。
在老年人祈雨的同時,年輕人在村莊的路邊河灘拉開了潑水的序幕,拿來家中的水桶勺子,向路邊的行人車輛潑灑,講究意思,慢慢的在人群中開始互相追逐潑灑,即時興起,年輕人提來整桶的水開始互相潑水,潑水酣處,宗教的禁忌也拋之腦後,一場別開生面的夏日狂歡節開始了,互相潑濕了還不過癮,抓起一人直接扔進河裡,亦或者一大群人推搡著一起倒在河裡,河裡像年三十的餃子鍋,成了沒有年齡、沒有輩分和性別的狂歡,平日裡有隔閡的也藉此化解矛盾,路上行人駐足觀看,好事者也參與進來,成為幾個村莊一起在炎熱夏日裡的清涼活動。
潑水節活動一般連續幾天進行,直到下雨為止。
泉祭祀了,水也潑了,不知是神靈有感還是自然原因,一般當天就能見雨,或是一場陣雨,亦或是下幾滴以應節氣,此辦法屢試不爽,頗為靈異。
在卓尼的納浪和西尼溝兩村,因為有清澈的山溝河水、寬闊的河灘、便利的交通和當地較大的村莊,以及掌握貫通整個祭祀活動和唱調的老人,形成祈雨潑水節儀式最完整、規模最大。在當地漢族村落沒有祭泉儀式只有潑水,在藏族其他小村落只有祭泉沒有潑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